人生真的無常嗎?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生,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人,為了求生存,有時不得不委屈求全,在我們的社會裡一再有先輩長者,經驗告訴我們忍氣吞聲是人類求生存最大的法寶。只要是人們忍不下、受不了,到頭來八成都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
但是,在這裡筆者想說的倒是:「委屈是否求全呢?其實,大部份的委屈都不能求全,而是得到更多的屈辱,如此而已!」頂多是這些屈辱可以因為你的委屈而來晚了些或勢頭輕了些,而不是沒有了和不再來了。所以,筆者認為:「有時一味的屈辱,不見得會得到正面的效果?不如,能忍則忍,不能則走人。」這不但讓你可以很快脫離糾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陶淵明云:「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如此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常勉勵,歲月不待人。」其實,人生與一個人都是有限的生命,等到死期至的時候,也不曾饒過任何人?如何在自己這有限生命裡,讓自己活得快樂及有意義,同時,不使自己覺得虛渡此生或醉生夢死?所以,有效的利用時間,做一些對社會、組織、團體、家庭、個人,有意義的事情,仍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嗎?
吾人很難為自己所有的作為評分、衡量,但有一點確是可以的,即是:「只要自己維護兄長的婚姻是幸福的、快樂的;母親的晚年擁有清福的生活:::」能做到這樣,大概也不用心懷愧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