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愁與情──覆浯江副刊作者小禾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1,030
字型大小:

后湖是我返鄉,都會去的村落。

后湖的新宅沿大路分布,這景象對我來說新鮮有趣,我會細細品看新宅的姿態並臆想誰在裡頭?會是我的師長或同學嗎?於是我會盯著每一戶宅院,看裡頭會不會走出我熟視的面孔。有時候也臆想那是我的宅子,我已返鄉定居,就住在裡頭,而門外那騎著機車一路往這頭看的中年男子為何一直往這兒看?是我認識他,還是他認識我?

  我進后湖,眼睛一直沒歇過,我一直在找認識的面孔,我已經找了二十幾年了,才在那次小禾所說的「重回文學現場」中找到。

后湖村的新宅沿大路蓋,進入村內,路又回復成我熟悉的迂迴小徑。同學許琴貞住在路邊,許玉櫻住家該跟許琴貞隔不遠?一位叫許素的,很能夠跑步。許國強家裡曾開設雜貨店,再過去還住著許金冠、許丕坤、許丕如等,當年功課資優的許俊明高中時聽說成績不好。我相處六年的同學一畢業就散在天涯,當年的同窗僅餘一人留在金門,他是周興邦,在酒廠上班,雖也住昔果山,我找許多次卻沒有找到過。

去年多次返鄉,認識童年之外的許多長者、前輩、朋友。如李錫隆、許能麗、林怡種、陳延宗、王先正等,也曾與議員許玉昭聊了一陣子。

這層結識讓故鄉的關係變近,我得以有機會前瞻而不單單回首。但,每當我接觸這層真實,越會覺得同學們都蒸發掉似地。

我是在「重回文學現場」活動告個段落後,看見尋找了二十幾年的熟悉面孔,他是垵湖國小工友「秋煙」。

我不知道他的真實名字,「秋煙」、「秋煙」地,每一個人都這麼喊他。這一喊許多年,導致我們以為天下間所有學校的工友的名字都該叫做「秋煙」。搬到台灣讀國中時,媽媽有次還問我,你們學校有沒有「秋煙」?她的意思是你們學校有沒有工友。

「秋煙」老了許多,臉形仍可分辨。我遲疑了一下子,便沒有招呼,他不會記得我是誰。我們的共同聯繫是垵湖國小、后湖,還有他在每天上午、午後都會加得滿滿一水桶的熱水。我愛喝熱熱的水,在夏天也一樣。這習慣,或許是在這時候種下的。「秋煙」還負責幫老師準備餐食,還沒有電動下課鐘時,就在主任室旁邊繫著一個大鈴鐺,上下課前,總見他急忙走過來,扯動繩索,震響鈴鐺。而我們總希望「秋煙」早些來敲下課鐘,晚點來敲上課鐘。

昔果山距離學校遠,我們羨慕住在后湖村的同學。從垵湖國小下后湖村那道長長的斜坡是騎腳踏車時很暢快的一段路。后湖村裡有數倍於昔果山的小雜貨店。這些雜貨店已足夠把一個小村落釀得幸福美滿。

我不知小禾跟我有同校之誼。他不知我返鄉,總在尋覓有共同背景跟記憶的人。有一回是在金城一家美容店(我姪女在那裡上班),認識一位垵湖國小畢業校友。她的年代離我有好大一段距離,她提的人我完全不識,我說的人她也沒一個識得。我的同學們又蒸發了一次。

回鄉多次,深刻地感受到金門該建立自己的文學風格,要有機會從閱讀、培育、習作等方向一一做起,完成基礎建設。蓋橋、蓋路顯而易見,心靈建造則無形,其完成的道路更來得孤單而漫長。我在主編幼獅文藝,成立的寫作班也已進入第二年,我很能體會文學建設的心境。

這也是我參加文藝營時,一直環繞內心的念頭。

那次研習營,特地選在前一天回鄉,計劃從垵湖國小後頭的小路到海邊,但我也被霧攔阻了,全家人守在電視機看氣象報告,不時洽問尚義機場跟松山機場,不知何時大霧方散。謝謝小禾認同我那番因鄉愁萌發,而禁不住的大八股談話。陳延宗在︿米香飄揚盡鄉愁──蔡俊邁鄉親享譽國際﹀曾有精采深刻結語:「當下,生活在貴島的鄉親們,或許可以沒有鄉愁,卻不能沒有鄉情。」不久前,李錫隆、陳延宗為了公務赴台,我們曾有一聚,席中我言說,金門該慢慢走出悲情才是,楊樹清回應說:「你真是這麼看的嗎?」

我真是這麼看的。花了幾十年的沉澱,寫了幾十萬字緬懷過往,這是我看到的方向。而且,我也只能說,這僅僅是我看到的一個方向罷了。我沒有招呼「秋煙」,小禾也沒有相認我,但我們卻會常常回顧垵湖國小。

但願這個「愁」字,終能被「情」字替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