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新書介紹─《金門淡水及河口魚類誌》

發布日期:
作者: 余澄堉。
點閱率:1,395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最近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出版了一本新書─︽金門淡水及河口魚類誌︾,在此願藉報端向大家推介。

籌備這本書的調查工作之前,曾有人正告筆者:金門的淡水魚只有五種(包括養殖魚種),根本不用調查。附帶一句:不信,你可以去查查︽金門縣誌︾。果真如此?位在九龍江口、鄰接中國大陸的島嶼,淡水魚類資源真的那麼貧乏嗎?理論上不致如此。難道一萬年前的冰河遺饋真的已經被兵燹、屯墾和外來種魚類消耗殆盡?

所幸,當時筆者的同學余俊欣及時送來一篇寶貴的文獻,那是鄭昭任先生一九六○年發表在︽中國水產雜誌︾的︿金門魚類的初步調查﹀。鄭文中臚列淡水及河口魚類九科十三屬十三種,其中純淡水魚就有六科十屬十種,這些魚種還不包括人為引入的外來和養殖魚種。這篇文章的出現才略略穩住了筆者有些動搖的預想。恰巧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陳義雄博士此時也來電表示:為了探討東亞地區淡水魚演化及播遷機制,海生館有意到金門進行魚類調查採集工作等事宜。談話中陳博士提供我們許多想法和資訊。筆者以為,就是這一次談話使得後來實際計劃進行更順暢,計畫內容更具體。

兩年來,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陳義雄博士和研究同仁們持續調查下,今日始有此書─︽金門淡水及河口魚類誌︾誕生!不但完成了金門魚類生物多樣保育的基礎工作─物種調查與編目,我們也終能藉由此書一窺金門的淡水及河口魚類相的全貌。

本書共分五章,分別介紹金門的地理位置及水文特性、淡水魚的生態類型、河川魚類的分布現況及生態特性、河川生態復育及保育之規劃、和金門產魚種個論,同時附錄中也提供金門產淡水魚類的科別檢索表、魚類名錄、和中英文檢索等資料,不失為有興趣自行研究魚類者的一把入門之鑰。

本書第二章告訴讀者:什麼是「淡水魚」?依淡水魚對水中鹽度的耐受度,可區分為「初級淡水魚」或是「純淡水魚」、及「次級淡水魚」。依據魚類生活史的遷移行為,可分為「淡水域洄游魚類」和「河海洄游魚類」兩大類型。又依魚類產卵地的差異,也可分為「溯河產卵或兩域洄游魚類」和「降河洄游產卵魚類」兩大類型。如何區分?又為何如此區分?想獲得解答和更多資訊嗎?本書中都有詳細說明。

第三章就金門地區淡水魚類的早期調查研究,作系統性的回顧和比較。其中大鱗細︻扁魚︼、花鰍、沙鰍、史尼紅目︻魚代︼和中國沿岸新紀錄種─左拉鯔蝦虎等魚種的敘述,值得我們細讀。本章也介紹了金門和烈嶼各水域的魚類分布情形及生態環境特性。

第四章扼要說明金門淡水及河口域的魚種組成特性、外來種對於原生魚種造成的威脅、河道棲地的保護和改善之道,以及未來建議持續進行的魚類保護方案等。如果讀者目睹了當前金門地區從事河道「整治」的工法與態度,再閱讀本書,相信會更深一層體會作者們的遠見和憂慮。

第五章金門產魚種個論,篇頭先以簡圖介紹魚類的外部形態,接下來就是本書精華所在。本書作者以簡潔淺顯的文字,配合生動的圖片說明魚類的形態特徵、地理分布和生態習性。共介紹了金門產淡水及河口魚類二十五科四十二屬五十二種。

因為海峽阻隔和長期戰地管制等因素,金門有著與台灣本島不同的人文與自然。金門水域棲息著許多珍貴或稀有的魚類,其中不乏在台灣本島已經滅絕或瀕臨絕種的物種。它們外表可能毫不起眼,但確信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正等待我們去探索。全書詳細內容筆者在此不能盡言,就請各位讀者自行閱讀了。

筆者不能免俗地要鄭重介紹作者。本書係由陳義雄、方力行及吳瑞賢等三位先生共同著作。陳義雄先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兼主任,曾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專長魚類系統分類、河川魚類生態、分子演化、數值分析及學術潛水等領域。方力行先生,美國加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專長珊瑚學、海洋生物生理生態學、河川魚類生態等領域。吳瑞賢先生,目前是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他們三位均為國內、甚至是亞洲地區魚類分類和淡水魚類生態研究領域的一時之選,或後起之秀。

最後,謹藉出版單位之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許文龍處長為本書撰寫的序文中的一段話作結。

「當您飽覽金門優美田園景緻,驚艷於草澤森森、羽蹤處處的豐富自然生態之餘,可否願循著綠意走近水旁─無論是溪溝池埤、湖庫,還是河海交匯處的河口域?遇見水中悠遊的魚類時,您想認識他們嗎?相信本書就是引領我們認識金門魚類的最佳工具。

最後,衷心企盼本書的出版能喚起大眾愛護魚類資源的意識,共同為後代子孫留下珍貴的自然襲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