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開的季節
許久前,有一回騎車到姑姑家探望由金門到台北來作客的阿嬤,經過台北市辛亥路的木棉花道,豔紅綻開的木棉花,好似燃燒的火焰,在晴朗的春天早晨,我的心情像快樂飛翔在天際的風箏,想要飛得更高更遠::::::。
◇◇◇◇◇◇
也許是太晚結婚,習慣了跟家人在一起過節的心情,每回農曆春節,別人都特別期待放長長的假期,只有我想到這樣的假期不能跟家人一起過,就覺得心慌慌的。當了媽,有了女兒在身邊,心情終於比較踏實,年初一早上,開心的對另一半說:「感謝蜜蜜來當我們的孩子,謝謝蜜蜜。」看著女兒甜甜的睡著,那樣的滿足真的是千金不換。只是,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嚇得我發抖,電話中妹妹告訴我媽媽三個樓梯踩成一個,結結實實摔了一跤,我問起要不要緊,需不需要趕緊回去看媽媽,妹妹告知習俗說初一嫁出去女兒不可回娘家,怕對娘家不好,所以,要我忍耐,初二早上再回去就好。好不容易熬到終於可以回娘家,看媽媽走路一拐一拐的,很心疼,要他看醫生不肯,標準的『白袍恐懼症』,見到醫生就血壓高,人不舒服,只好勸她好好休息,不要再忙家裡的事。只是,初四早上在婆家,又接到電話告知媽媽又摔倒,這次是後腦勺著地,已經送醫院,怕得直發抖的我,催著另一半快快出發,我想要趕快回去看看媽媽究竟怎麼了。
人在醫院急診室的媽媽,直喊著自己沒事,不過是到醫院觀察而已,只是,這一待,也住了幾天醫院,因為,血壓一直太高,沒找到原因,媽媽建議自己回家休息就可以。出了院,妹妹天天幫媽媽量血壓,還是高得嚇人,逼媽媽到大型醫院看門診,她嫌麻煩,整天喊頭疼,不肯吃飯,住在附近的大舅媽看年輕人忙,天天變花樣煮吃的,希望這個大姊能讓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不必天天提心吊膽過日子,不得已還請出舅舅阿姨們幫我們遊說。好說歹說送到長庚醫院急診室,偏偏這種狀況不是急症,醫生不會特別進行診療;人在公司上班的我,請了半天假趕到醫院,沿途經過新莊的木棉花道,花苞初綻,乍看仍不起眼,沈重的心情讓我無法想像起當年見到辛亥路上木棉花的飛揚心情:::::。還好在門診時遇到好醫生,確定病因,須動腦部手術。開刀後的媽媽,復原狀況不錯,躺在病床上,對前來探望的孩子們招呼著,這一天,由十二樓遠眺林口台地,陽光正好,心上壓著的石頭重量,終於稍稍減緩,多少年來,總覺得媽媽是永遠的補給站,更是最佳後勤支援,在兒女們有需求時,都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最好的援助,這一回,跌倒後的媽媽,讓我們膽顫心驚外,也才赫赫然發見,媽媽也頗有年歲,該由兒女們照顧了。
◇◇◇◇◇◇
去年公司給員工旅遊補助經費,陪媽媽回金門一趟,轉眼,又到了公司的旅遊季節,我提議著要帶媽媽回去走走,「開刀後三個月內不能搭飛機。」媽媽回絕我的提議。多年前,因公司業務需求,媽媽陪我回金門做校園招募,走遍大小金門的各國中校園,因為有媽媽陪伴,讓我可以順利的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務,那個季節,山外木棉花道的木棉花紅豔豔的迎風輕舞,完成公司交付任務的我,是一隻在春風中快樂歡唱的小麻雀,向媽媽報告著我如何與學生們互動。十多年後,陪伴的角色從媽媽陪我轉換成我陪媽媽。想起鍾曉陽在「停車暫借問」裡寫的:一步花開,一步花落。人生,何嘗不是在花開花落中走過。
◇◇◇◇◇◇
應老公之邀請,在星期天下午提早跟媽媽和女兒說再見,因為晚上要一起去參加他同事的婚禮,沒想到宴客地點竟然在新莊的木棉道附近,想起媽媽住院時經過這段路的心情,還真的覺得肩膀不再那麼沈重,抬頭,發現夜空中高高的木棉花真美,讓人很心動,有點戀愛的感覺,不過,更多的心情是好想好想再回媽媽和女兒的身邊陪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