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後豐誌─洪門港燒酒矸
三、後豐洪氏宗祠誌
系出青岐衍派,擁來雲頂奇峰
維我洪氏,源自普公避禍益水,加水於左為洪。居燉煌而族日盛,遂以「燉煌」為郡號,時在漢靈帝時代(西元一六八年)。西元七六○年昺公傳派安徽;宋高宗時皓公傳派江西;西元一二七○年楷公登宋理宗末年進士,授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尉政,擇翔風里二十都烈嶼青岐鄉而居,為我開閩始祖。二世祖府法公傳派同安;三世祖裕庵公青岐傳派;四世祖維達公開基深塢;六世祖坤載公遊學浯洲是我開浯始祖。九世祖興嗣公擇水頭之北,嘉名後豐,拓荒落戶,乃後豐開基祖。洪氏源起迄今一千八百餘年,開閩以來七百多年,浯島傳派五百餘年。燉煌洪氏後豐本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十五世祖諱忠珠、後更諱旭、字弘藎,號念衷。明永曆八年以軍功授忠振伯,心念尊先敬祖,即建後豐「洪氏宗祠」,建構三進落,寬十六公尺,長四十公尺(含埕)板地石,砌牆出磚入石,架棟樑柱悉以杉木良材,紅瓦屋蓋,官職瓦槽,脊雕燕尾,堂皇宏觀。祀奉自浯島始祖坤載公,二世得生公,三世澄深公,四世興嗣公、興讓公,五世欽順公、欽悅公、欽柔公,六世元彰公、元善公、元熹公、元暵公、元懷公、元文公、元謙公、元才公、元樸公、元繇公:::等等祖先神位。
祖龕樑上掛「積厚流光」,中進落堂前樑掛「滄江義門」匾,為王公所賜,惜全毀失名銜。祠前石埕置四個豎旗箍,每個豎旗箍可豎二旗竿,共可豎八面旗幟。每祭祀祖先須先豎旗以示耀威。宗祠迄今三百五十餘年歷史,迨民國四十八年強颱襲塌中進落,復遭風雨浸蝕及砲撼,前後進落結構鬆脫損壞,經二次修整仍難堪,亟須修建。
民國七十六年(丁卯),旅星宗親總管金海經應、清木勸募,捐資啟其端;長仁、明山、總回、清桂、清木、榮選、成進、森德,文章發起促其行;後豐族裔熱切響應集其成。同年冬至日成立籌建會,從故鄉而浯島及於臺灣至南洋等地,籲宗親共襄盛舉。越三年募款達台幣數百萬元。遂於庚午年委任長仁,榮華主其事而策工程修建。
民國八十一年(壬申)農曆五月十九日擇吉動土,原地基地面保全修補,建構悉以鋼筋水泥建築、瓷磚飭牆鋪廳,棟樑堂宇漆金紋采,祖龕良木雕塑雅緻,耗資台幣千萬元,經二年竣工,紅瓦燕脊總體神似原貌,亦新穎雅觀,宏規仍然。
自啟端迄於落成,經時六載,後豐族裔慨然捐輸心力全赴,長老全程參與備受艱辛,期間六位長老先後逝世,應書其諱以誌念。
欽江、長炳、克淵、自在、克鍊、清凱。宗祠落成,三百餘年前之盛況恍如眼前,忠振伯旭公遺澤,後豐族裔傳承,相互輝映以啟後坤。
二十五世裔孫忠振六房文章撰誌
四、後豐廟宇誌
●來鳳宮誌
來龍白秋穿神土,鳳駕碧海眷後豐
來自天穹海疆真佛正神鎮靈地,鳳儀此地斯土善男信女滿後豐
來鳳宮位於後豐港西北方臨海處,為一兩進落紅瓦燕尾脊建築,寬四點九公尺,長九點五公尺,約建於明代英宗年間,因西北方風沙強勁,無開邊門,宮埕前以大石塊擋浪沖擊,那波浪激起浪花飛舞宮前,令人暢懷神怡。現在築成提岸,巴失往昔景觀。
後豐港濱海,海灣兩邊曲伸如展開雙手,呈現胸襟,接受波前浪後連續相繼。海域的延伸西北方至於古寧頭烏沙尾,西南方止於水頭金龜尾端,照面是烈嶼遠及於廈門雲頂巖,自然環抱著大海湖。潮汐的進退、海埔地的縱深,各種魚、蝦、蟹、蚵、螺、貝等類生養棲息其間,聚集著無窮的海鮮。更引來百禽覓食,千鳥翱翔,春夏群燕來朝,秋冬鳳雁降臨,藍天碧海,五彩祥雲,如此鳳海雲山,神仙菩薩自然神往,名曰「來鳳宮」誠神來之筆。
宮裡中龕供奉有王公、王娘,田都元帥是境主;張府元帥、王府王爺、太子爺等供左龕;註生娘娘供右龕;四位軍將爺塑立殿中。中龕上匾「有土瞻依」,左龕匾曰「先天下樂」,右龕匾額「彤管毓英」,廟不宏偉,然神威顯赫。田都元帥、張府元帥,王府王爺及將軍爺等神,都有許多靈蹟顯現,村民相傳信實,冥 冥中對村民的庇佑非常之多。
相傳田都元帥與後浦南門藍濱王義結金蘭,緣起乃因兩尊神於端五節巡境,於金山仔頭,相互研討草藥方治病,彼此傾心,共同濟世救民,因此結緣。許多村民受其施治而癒,並且普及鄰村。據傳賢厝有一村民,染了難治病症,延醫求神都不見效,眼見只是等待時日而已,聞得田都元帥神靈,請求蒞家施治,果真起死回生,該村民癒後致謝神輦乙座,現仍在使用。往昔每年農曆六月十一日為他的神誕,村民熱烈慶祝,並往大陸請戲班演戲,曾有田都元帥親往請戲的事蹟,据戲班主的描述,請戲的人容貌像似田都元帥,讓村民驚訝萬分,對之信供逾恆。
張府元帥是位代天巡狩之神。他來到後豐港認為這地方是他興靈的聖地,就留在來鳳宮鎮守,選了乩童代為村民治病驅魔。每為村民治病時置一碗清水,施為時將碗嚙碎威嚇魔鬼,再以血符令焚灰服之,病即祛除。後豐港濱臨水陸兩地,冥暗中有許多孤魂野鬼,張府元帥為庇佑民,即令造王船載送這些鬼魂出境,保佑村民平安。現在乩童洪長仁,附乩六十餘年。
王府王爺的神蹟是過火堆,過刀梯,神威顯赫,為村民治病指示藥方很是神效。
另來鳳宮供奉有四尊軍將爺,靈異令人信服。約於五十年前,村中有小孩不更事至廟裡拔軍爺鬍鬚去玩,回家後,肚疼滾地,甚為危急,父母驚恐,鄰人告以拔軍爺鬚事,應該即來向神求恕,家人誠敬跪求再三,不久後,康如初。
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四日農曆十二月廿七日,緣有村民洪明山答謝四尊軍爺。是私向大陸價購,是時兩地不能通往,事發須受罪罰,而海濱衛兵監視嚴密,必須設法暗渡,是日清晨三點多鐘,大陸以小船運抵蚵石外緣,村眾須下海搬運,為恐被發覺,先於廟裡燒香紙求神保佑,斯時突有三個哨兵巡海濱,而村眾已將軍爺抬至岸邊,實在無所退路驚險之時,不知為何,三哨兵竟於堡壘中睡覺,村眾趕緊將軍爺抬至廟中,哨兵尚不知,天亮後,班長發現廟中有物,感到奇異也不敢言傳,這是實在神佑真蹟。
●宮仔公廟誌
宮仔公即是萬善公媽,也就是一些被風刮水沖散落荒野的枯骨,無主孤魂也,無人收葬它,後經村人合資蓋個小廟供奉祭祀的所在。後豐宮仔公廟一共有三處,則頂頭宮仔公廟;下頭宮仔公廟、大溝宮仔公廟等。
頂宮仔公廟位於白秋山之西,後公墓東方,七份南面,後豐北面之十字路口,面積約三平方公尺座東面西,供奉許多無主靈骨,因村民祈求平安,屢屢見效,故信奉更為虔誠,甚至賢厝村民也許多前來拜祭,廟僅一公尺餘高,寬約二公尺,廟裡香火不絕,廟兩邊有聯曰:「誠信陰陽香,萬年弟信長」,善男信女誠心供奉,年節必祀之處。
下宮仔公廟,位於後豐聚落之南,後池之北之三叉路口,面積僅一公尺左右,廟小但村人每逢年節均往祭拜,以求平安。
大溝溝宮仔公廟位於新林頂之南、鹹田之北,大溝頂邊,廟僅一公尺左右,香火比較少,僅年節有些人往祭。
●將軍廟
民國五十年間,古崗漁民董水東,出海捕魚,中途發現海面有一浮屍,就將之拖回後豐港村北方宮地,覓一荒地安葬他,過了十幾年,乃有村民楊氏快因神附身,表明他是國軍陣亡軍官,要求建廟,名曰「將軍廟」,楊氏就於墓葬之地起小廟,雕塑金身,祭祀做醮,甚是誠敬。村民往祭者甚多,現廟建於民國七十年間。
(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