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後豐誌─洪門港燒酒矸
五、後豐山田名誌
●新林頂:位於後豐南方,水頭後陳村之北,至於大溝之高地。為後豐墾殖始基的地方,也是後豐與水頭村之界址。一世祖塋墓,十五世祖伯爵塋地於此,故亦叫「大墓」。
● 下:位於新林頂之西,臨靠海岸之間一長條形地,後豐始祖墾拓伊始,結舍居住於此,今尚存有長塊基石,其間葬有許多祖先塋墓,經年久遠而無從查考。
●大溝:從水頭黃厝頂高地流瀉而下的圳溝,經新林頂沿邊流轉至於海,民國三十八年尚溝流不斷,有淡魚蝦蟹等。
●八仔溝:潭自舊金城之北人貢山,彎轉流至海之水流。其流至後豐地段,成一「八」字低平地,因而得名。溝水湧流甚豐,有淡水魚鰻、蝦、蟹、蛤子等,為休閒釣處。民國五十年後因築路而斷流,築壩而蓄水導致下游常致乾涸。
●港仔墘:八仔溝下游出海口段,叫港仔墘,為淡水海水交會處,每日漲潮,魚、蝦、蟹、鰻等爭游其間,夏季可游泳,於今已廢,可惜。
●釣鉤墓:港仔墘南面,大溝北方,靠海岸地,形如釣鉤而名,地質沙量多,較不適農作,塋墓散葬其間,民三十八年後軍方埋地雷於臨沙灘地帶。
●鹹田:釣鉤墓東方,八仔溝之西,大溝之北,港仔墘南方之一低窪田地謂之「鹹田」,因每逢大潮,海水倒灌,淹沒田地,久而鹽份高,是以實質命名的地方。
●西塘仔:八仔溝之北,下大潭南方,賢厝高地以西地帶,可能是賢厝人所名,因其地在後豐東南方。
●蓮花潭:位於八仔溝之東南,大溝東北方,西塘仔之南的一水塘池,長約五十公尺,寬約二十公尺,三十八年水深有一公尺半,有淡水魚、蝦、中斑(鬥斑魚)等,現在已淤淺。
●後壁:沿後豐村背後(即東方)約寬三十公尺許,自北至南之長形地帶,因其在村落背後,是謂後壁。田地土壤良好,適於農作耕種。
●和尚墓:位於後壁東南方,三角潭西面,修建一古墓,取其形如和尚頭而名之。
●三角潭:和尚墓東方,長遼南面,為一小水池,面積約十公尺平方,圓底頂尖,略似三角形,有鬥斑魚,現在淤沒了。
●長遼:後壁以東,三角潭東北,西塘仔之西的長條形地帶。
●下大潭:西塘仔北方,賢厝頂西方,破墓空東方,面積約五十公尺平方,水深一公尺餘可蓄水灌概,有淡水魚、蝦、鬥斑魚等,現在淤淺了。
●破墓空:赤墓之東,下大潭西方,有古早築成磚墓,因撿骨他葬,留下空穴四五個,年代已久,無從查考何許人也。該周圍之地,即叫破墓空。
●赤墓:後壁東方,長遼東北,破墓空西面,葬有洪氏六柱祖塋,其周圍土質為赤紅泥土,是謂赤墓。
●白秋山:後豐東北方,賢厝頂西面,赤墓之北,宮仔公路之南的隴山,是即白秋山,是後豐龍脈的起端。
●後公墓:後豐北方,海岸東面,宮仔公西面,是拓墾後豐二世祖欽順公暨祖妣之塋地,墓前有豎旗石箍,洪裔子孫,每年清明掃墓隆重祭拜,從無間斷。
●七份:宮仔公之北,西潭之南,有長形耕地,共分七份而得名,現今土地重劃而改變,僅存名稱。
●頂大潭:賢厝西面,夏墅(下市)頂之南、白秋山之北,自然成一大水塘,源水甚豐,終年不涸,有淡水魚蝦生活其中,可供周田灌溉,因賢厝先名稱謂西潭,即依舊名已今。
●西潭園:頂大潭西園周圍四地,至於後田為界,泛稱為西潭園,因大潭水源灌溉農耕良田,民三十八年前可播稻,種有香仔米,是珍貴品種。相傳這片田地曾是忠振伯作為女兒嫁妝,贈與後湖人,後代再賣回後豐族人。
●後田:後豐北面,西潭西方,海岸東方之低窪地區,土質含沙較多,但水份多而溫潤,地瓜、芋頭、高粱、玉米均甚適種。
●海沙仔:後田西面,海岸東北,宮地以東,沙園南方之地,土質沙鬆,水份容易消失,不宜農作。
●沙園:後田西北,西宮以東,下市頂南方之地區土質沙多,農作較不宜,重劃後,經土壤改良,種植農作已改觀。
●宮地:海岸海沙地西北,西宮東南方低地,後豐洪氏族人,曾在此建築神廟經久倒毀無存,現址有石板地基、瓦礫、碎陶瓷等。
●油園:位於西宮東南,宮地西方,濱臨海岸之地,為古早榨油廠所在。
●西宮:位於宮地西北方,金山仔西南方,至海岸,其北止於貓空口,這片地方是在宮廟的西面而得名。
●貓空口:位於金山仔西方,通海灘之一條深溝之北,有自然洞穴,因此形狀似貓口得名。後豐與夏墅(下市)以此為界。
●金山仔:位於後豐北方,夏墅(下市)南面,為一高地,是後豐與下市界址,鄭成功在此高地駐軍,以訓練水師,今建延平群王祠,為觀光勝地。
●洪界:位於貓空口西南方的沙灘上,有一堆石坡,刻有「洪界」二個大字,以示洪氏祖先開拓斯土至於該地為界,界碑民五十年間為軍方炸石所毀。另一處在西宮鼻下沙灘上,其中有一塊大石上刻「洪界」二字,字小而淺。
●西宮鼻:位於西宮臨海之端,洪界南端,中礁港東方,是西宮的末端,其下則是沙灘、石塊堆積。
(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