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侶魚蝦而友麋鹿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彥翰。
點閱率:1,071
字型大小:

2020年的清明節,我與賽德克族的友人PINO相約至台灣東部,我們是野外求生狂熱份子,不惜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在東部開拓野營及溪釣秘境。
早春的山區飄著細雨,溫度下探至十度左右,我們在溪畔升起營火取暖,食用過事先醃製的高熱量行軍食物及飲用少許烈酒後,便在營地旁溪釣。
秘境高低落差大,一般魚種無力上溯,惟有激流勇者苦花(台灣鏟頜魚),能憑藉精瘦魚身,以及強大爆發力逆流而上,在此地繁衍,溪流內清一色全是苦花魚。在無其他魚種的競爭下,幾乎喪失警覺心,對餌料來者不拒,就餌速度猶如平地溪流的馬口魚(又稱憨仔魚),搭配18尺以上之八工竿及細線,可輕易釣獲魚體在20公分上下之苦花魚。
  小小苦花魚拉力,透過細線及長竿傳導至釣者手臂,竟能迸發出如半公尺鱒魚般的衝勁,在逆流下幾乎能讓竿先插水,刺激釣者求勝的原動力,令人念念不忘,久久無法忘懷。無法忘懷到將大魚放進活水魚簍後,竟忘記用重石壓住,被水流沖進深水中。
  我索性脫掉衣物,泡進凍涼的高山溪水中摸魚簍,魚簍是找到了,但大魚卻跑了,滑稽之貌,不覺莞爾。
傍晚下起了綿綿細雨,釣者仍釣至日落,全身溼透才願罷休。
  享受完溪釣時光後,我們便回到溫暖的營火旁。回到營火旁才想到,忘了帶帆布天幕,只好拿出隨身的兩用雨衣湊合著,在柴火浸溼的情況下,勉力重新點燃營火。炊事、喝酒、分享人生故事,說明各自的野外求生、生存技能及裝備,例如防滑鞋種類、野外食材、刀具差異、岩石質地、野外魚種、釣法等,天南地北聊至夜幕降臨。
  最後,兩個獵人在營火旁取暖、烤乾衣物,享用行軍臘肉及泡麵,再加上一飲入魂的深水炸彈,在天籟的陪伴下,快速地進入夢鄉,補充隔日續攻略釣技的精力。
身為賽德克獵人的PINO,利用營火與周遭岩石的角度,於寒夜中投射熱能,示範無睡袋也能在寒冷山地野營的技巧;當晚他僅靠身上的衣物過夜。
  第二天,清明時節雨紛紛,但在地形及營火的配合下,我們在雨中渡過溫暖的一晚。吃了自備的吐司(跟魚吃一樣的吐司)、火腿、桑葚果醬三明治,以及熱騰騰的咖啡後,兩人分別朝上下游反方向攻略。
  苦花魚通常在天氣轉換時,容易被激起索餌慾望,坊間流傳著「出水」後釣魚的說法,意思就是在颱風後作釣,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除了出水後,其實天氣突然回暖,溪魚也有瘋狂鎖餌的情況。
好巧不巧,第二天天氣也持續陰雨綿綿,氣溫仍維持在10-15度間,雖仍不斷釣獲小魚,惟大體型的苦花卻不見蹤影,釣者們當機立斷,更換釣組,並改主攻瀨區,細線銀鉤在溪流夾縫中停留、下竄,自然地隨著流水擺動,左凸右進,在魚兒面前挑逗攻擊慾望。
  高山苦花魚禁不住自然擺動魚餌的誘惑,乾脆一口咬下,竿頭猛然點頭向下,魚竿另一端的釣者才警覺魚兒已上鉤,揚竿後又是一場石縫間的藏匿搏鬥,必須小心翼翼地操竿,方能順利請上閃閃發亮的白甲苦花魚。
  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人短暫的生命有各種不同的際遇,「侶魚蝦而友麋鹿」是蘇東坡對漂泊人生、不同際遇的淡然境界。
現代人往往為了現實生活而奮鬥,在人事物的束縛中,拖磨地走完人生的旅程,最後不僅無法達到遠大的人生目標,也忽略走了這一遭的沿途風光,告憾終身。
  或許,在這個追求成就的過程中,尋求生活上的小目標、留心四周的小境界,會帶給人的心靈更平靜的感受喔!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