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白宮歲月 ─訪蔡老大錦清老師
「父親重視耕讀,母親強調:『人不平,天平。』」蔡老大如是說。
服務金門高中三十三年、捧著師鐸獎榮譽走下杏壇的蔡錦清老師(圖左),教學期間,他喜歡跟學生話說當年:「我在金門中學讀了七年!」「老師,你留級啊?」「老師這麼優秀,怎會留級!我可是過關斬將,考上初中部,考上高中部,又考上特師科。」
民國51年,蔡錦清入學金門中學,初中部3年,高中部3年,再加1年的第六屆特師。回憶這七年的學生時代,蔡老師記憶猶新。
首先,同儕的相互激勵。
由東洲鄉下到城裡讀初中,蔡錦清馬上意識到班上有不少知多識廣的同學,他們傳報新知、侃侃而談。少年好強的蔡錦清不甘示弱,暗中觀察,原來這些「有識之士」有上圖書館、看書讀報的習慣。從此,他也開始閱讀書報,且於一段時日後,建立了與同儕對談的自信。
再者,師資的逐步增強。
早期金門中學的師資幾乎都來自軍職,素質參差,縱使不乏學問深厚者,如姚雁君老師、劉枋老師……等等,但濃重的外省鄉音,學生到底無法完全受教。後來,金門本土的保送生完成大學學業,相繼返鄉執教後,師資陣容即遂步增強。
記憶清晰的蔡錦清老師一一細數曾教過他的老師們:數學老師洪福壽、英文老師唐敏智、國文老師董能昭……,尢其是初三的黃天貴老師,引導了他對英文的學習信心。
特別一提的是參加軍樂社。
當年的金門中學常邀司令官蒞校參觀,故戴華校長成立軍樂隊以壯聲勢。蔡錦清於高一入社,那年暑假,學校聘來軍防部示範樂隊的樂手老師,招來20多名對樂器一竅不通的毛頭小子作密集訓練,學校以大手筆提供城中住宿,提供三餐,大家到海邊的雄獅堡練樂器。高二,這批軍樂大軍就挑起了大任,高三,更以學長種子制度,指導學弟們傳承。
民國69年,保送師大化學系的蔡錦清老師,由金城國中轉回金中母校任職,且於民國73年起,兼任了十六年的教學組長。民國102年退休前,更摘下師鐸獎的桂冠。
初任教學組長,難免千頭萬緒,蔡老師以多方學習、接受挑戰的心態自勉,三年後,摸熟了同仁們的個性,即漸趨勝任,甚至能主動提案、積極作為。如以城隍廟獎學金為基礎,開辦第八節;又如辦理暑假課業輔導,教室新裝冷氣;又如發放個人電腦給老師以為教具……等等。
因為「強勢有為」,同仁間半褒半貶地稱其為「大組長」、「蔡老大」。
民國88年起,托金廈小三通之便,金門高中幾乎年年組有大陸旅遊團,且常由金瑞旅行社張老闆親自帶團出遊,不亦樂乎!
「有為」的蔡老大又扮演起「團長志工」的角色,他成為旅行社與金中同仁間的傳達者,行前提供資料,旅途中錄影、溝通;行後剪輯、分送影帶……,可謂勞心勞力。
「談談『團長志工』的甘苦吧!」
「甘多於苦,甚至可說有甘無苦,因為我樂在其中!就像我的兼職教學組長,勝任之後,就能享受愉快!」
民國102年,退休前夕,蔡錦清老師在校方的推薦下,參與師鐸獎的選拔,參選者共167人,經書面初選、面試初階、面試二階,最後入選72人。其間,面試二階時,正巧蔡老師隨旅行團出遊北韓,幸有太太黃秀治的「代夫出征」,大力推介其夫「樂於分享教職生活」的工作特質,成功地摘下桂冠,成就了一段師鐸獎佳話!
「能給自己一句話來形容個人特質嗎?」
「樂觀進取!而且這特質深根於家庭的薰陶吧!父親重視耕讀,母親強調:『人不平,天平。』」蔡錦清老師不加思索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