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煙硝焠煉--八二三砲戰的驚懼
最近伊拉克戰爭頻傳,我每不願也不忍一直重複聽看那些新聞,因為我生命最深處的痛苦記憶好像要甦醒過來,隨著兩岸的和緩,那些驚恐的歲月,慢慢被塵封、被淡忘;我學會往前看,但那些日子畢竟是我生命中烙印很深的記憶。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之前的戰火,我因為幼小已沒什麼記憶,但是八二三砲戰烽火瀰漫的艱險歲月,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我那驚懼的稚嫩心靈,受到多麼深的傷害!
我家就住在現在的國家級古蹟總兵署後面,那裡後浦(金城)人都叫圍後,那時我家和很多金門人一樣是沒有防空洞的,八二三砲戰那一天,我清楚的記得,我們一家六口是躲在自家兩張舊式的眠床下,嚴格說來只有一張半,因為一張是舊式的雙人床,一張是我阿爸都叫板椅,一張比金門人以前常用的長板凳還要寬的椅子,那是我阿爸的床舖,那個年代因為沒有防空洞,我家又住在城裡,也沒有山上的豪溝可以躲,所以母親和父親商量,就要來鄰家剝蚵之後的海蚵的殼,用麻布袋一袋袋的裝好,放在床舖上,或是用麻布袋裝了一包包的沙子,疊放在床上,做為阻擋用。
八二三砲戰前,應該也是有零星的砲擊,我的記憶不是很清楚,只是八二三砲戰那一天,印象特別的深刻,黃昏,我們一群玩伴還在門口玩得正在興頭上,因為我家門口就是大家俗稱的文厝內,有一大片的廣場,那時沒有這樣多的車子停放,所以是孩子們的天堂,玩救國玩救兵玩點主,要不玩顧關,真是熱鬧!天快黑了,忽然連珠砲似的響起猛烈的砲聲,我們有受到驚嚇,身邊是我阿母的呼叫聲,因為我家住最近,我便拔腿就往家裡衝,母親叫我們姐妹快來躲,那時我和大姐躲入舊厝的大間房,那張板椅下,阿爸和阿母帶著三妹四妹躲在中間房的舊眠床下,耳邊的砲聲由遠而近,由稀疏而綿密,砲火顯然將戰情帶到最高點,我總覺得那砲彈彷彿就落在我家的院子一般的近,驚嚇得混身直發抖,最後忍不住放聲大哭,那時我們一家人躲在兩張床舖下兩個房間,因為床下的空間實在太小,但母親不忍心我的哭叫聲,只好隔著砲聲大聲的叫我們跑過去,躲在一起,於是在砲火間歇中,我和大姐倉促奔過門檻,和阿母躲在一起。
那時附近處處都有落彈,因此四處充滿煙硝味,我家那時舊屋仍有一口水井,因此母親利用砲聲微弱時,汲了些水弄濕毛巾讓大家摀住口鼻,避開那煙硝味,可以喘口氣,也讓我才感覺好像又活了過來一般。
耳邊的砲聲持續的在空中響著,此起彼落的落彈聲在我家前後左右揚起煙硝味,瓦礫聲嘩啦啦的掉落在不遠處,我們彷彿身陷重圍,感覺危險得不得了!但是篤信佛教的母親口中不斷的唸著:阿彌陀佛!我感覺佛祖有在保佑我們,砲彈好像都被佛祖撥到別的地方,我們受到驚嚇,但是我們很平安!
今(92)年三月上旬,我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有機會和對岸的中國同胞相見,我說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解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有個年輕的女孩說:我們生活在祖國很幸福,不需要你們解救,你們還是趕快回歸祖國吧!我們各自堅持不同的體制,有很激烈的辯論,而我的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感覺我們像被歷史開了一個大玩笑一般,相信那些參與古寧頭大戰和八二三砲戰的三軍將士,更是覺得生命如此愕然!只因人為的政治體制的一場拔河賽,兩岸阻隔了五十年,和平才是生命最佳的選擇,我們堅拒戰爭的日子;但是金門島上那些戰爭的史實,卻也是湮滅不了的痕跡,我們要讓年輕的孩子知道這一段歷史,但是眼光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