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售希望的商店
發布日期:
作者:
巧爾。
點閱率:886
從住家往菜場距離約300公尺的街道,開設了四家夾娃娃機店,密度之高不下於便利商店。
平常經過商店時並沒有看到店內有很多人在玩遊戲。但一條路上,夾娃娃機店一家跟著一家開設,想來是有不少潛顧客吧。
夾娃娃遊戲,像夜市裡讓幼童撈魚、套圈圈遊戲一般,是一種明知不易得手,還是要試一下手氣的遊戲。它比夜市遊戲吸引人的是玻璃帷幕的小物是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的物品,抓拿物品除了運氣,也要懂得技巧,每次玩樂的花費不多,用銅板價就能體驗遊戲,很容易讓玩者失去警戒心致沉迷而不自知。這樣的遊戲帶有販售希望給人的象徵意義,本質與博弈精神頗相似,但因金額小,不致於讓人傾家蕩產,不會受到世人的譴責。
人類喜將不易得到的人、事、物當成一種目標在追求,美其名為「挑戰」,投入熱情與傻勁當作是追求過程的催化劑,若得不到再找個理由安慰自己,合理化自己的作為。夾娃娃、夜市裡撈魚,套圈圈遊戲也是如此,有點希望、又吊你胃口不易拿到、偏偏玩者不信邪、甘願受遊戲擺弄,癡迷者便掉進陷阱,一試再試。據知,目前網路商城也有販售家庭式的夾娃娃機,提供給愛玩此物的人,在家自娛自嗨一番。
我對夾娃娃機遊戲沒興趣,與它保持距離。但有天晚上外出購物經過菜場附近,看見二十四小時經營的夾娃娃機店內燈火通明,照亮漆黑的市場周邊道路,如城市夜晚裡的一盞燈,為夜歸人指引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這點讓我對它存在的意義多了些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