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山塔建毀始末
︽金門誌︾載:「矛山,由城西(註:城指金門城)出水頭村,別名金龜山,南有矛山塔,明周德興建,:::::隔海與浯嶼相望,乃後浦屏障,亦備海要地。」(註六)矛山山腳臨海處稱塔仔山腳,或塔仔腳,︽馬巷廳志︾載:「金龜尾山,峭石嶙峋,上有塔,俗云塔仔,山腳海中有海翁汕一道,亙數十里,分內外洋,渡臺往北,由汕外經過。」(註七)「金門山海圖」中即明顯的繪出此道海翁汕。
道光十六年(西元一八三六年),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調補台澎兵備道按察使司銜兼提督學政的周凱,為︽金門志︾序云:「顧念金門與廈門相唇齒,雖富庶不及,而地之險要尤甚,其山川則有太武雄峻高聳,為賈泊往來之標準;其險則有料羅、塔腳,為商賈所停泊,渡臺販洋之所自,於廈門為外捍,無金門則廈門孤懸海島。」(註八)
從上述引文中可知,金龜尾和矛山往昔在海防地位的重要,至於周德興為什麼在金門所城南磐山建一石塔,又在僅咫尺之隔的矛山上建一石塔呢?文獻未載,亦未聞前人有相關說明,本研究研判有二:其一者,二塔之間的外海,正有海翁汕一道,居於當時船隻航行安全的需要,故建二石塔作為標竿,以指引航道。其二者,文臺寶塔之建,除航標外,更兼有文峰塔之功能。
四、矛山塔之毀: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撤退後,一夕之間,數十萬大軍進駐金門,矛山一帶也成為軍事重地,並設有幾處砲兵陣地,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中共對金門島群展開猛烈砲擊,由於矛山山區為砲兵陣地,故水頭一帶落彈量甚多,據傳其中有一發命中矛山塔鄰近的第四砲陣地,全體官兵當場陣亡。(註九)
長達四十四天的八二三砲戰之後,中共改採以砲宣彈「單打雙不打」的方式砲擊金門,四十九年六月十七日美國總統艾森豪來華訪問前夕,又爆發了「六一七砲戰」,中共在六月十七和十九日兩天,共砲轟金門十七萬多發砲彈,矛山一帶也是落彈量較多的地區之一。
︽金門縣志︾記載:矛山塔於民國四十八年間毀於匪砲(註十),塔被毀的時間與原因皆有誤。
民國五十年二月印製的「金門縣地圖」仍在南磐山與矛山各標示有一塔,而且就訪問前水頭耆老黃啟政先生,得知矛山塔係毀於民國五十年,當年也同時要炸毀文臺寶塔未果。據金城國中黃靜柯老師告知,拆毀矛山塔之時,正逢他父喪未殯之時,故印象深刻,時間是民國五十年農曆六月初二(國曆七月十四日)後那幾天。
由於矛山塔一帶,當年是軍事管制區,居民並未親眼目睹拆塔的詳情,但在該塔被拆之前,曾聞有兩次巨響,可能是原本欲以炸藥炸塔的爆炸聲,但塔仍然屹立不搖,後來才先將塔頂的葫蘆塔剎拆除後,再用長鐵棍由塔上插入塔內,由眾多士兵用繩索,兩邊分開拉,轟然一聲,塵土飛揚,矛山塔倒了。此塔因軍事需要而建,也因軍事因素而拆,共矗立在矛山頂上達五百七十三年的歲月。
傳說矛山塔被拆時,在塔座底部,有一枕香木盒,盒內裝有黃布聖旨一道,玉尺一支(註十一),有的說還有碗、盤或劍一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畢竟村民們無親眼目睹者。
矛山塔係建於山頂一巨岩上,目前在塔址上並未發現有地宮之營造。拆後的塔石,原本散落在矛山山頂,軍方於塔的下方挖築一個石洞,在洞口外兩邊各砌築一道護欄,所用的就是這些大小、長短不一的塔石,有些則被移作他用,或遭湮埋,估計殘存的塔石,可能僅約原本的四分之一,葫蘆形塔剎略有破損,圓而笨重,不易搬運,仍躺在塔址旁不遠處,還有少數塔石則四處散落在山頂上。
塔址旁朝南約八公尺處,有一塊比塔座略低的巨石,國軍不知於何時建了一座長寬各約二公尺、高約二點五公尺的水泥堡,堡內置一臺發動機,有一支連桿接到堡頂,據說堡頂原有一座探照燈,每晚定時作海面探照及燈號聯絡之用。
戰地政務解除後,矛山一帶的駐軍逐漸遷離,村民重回睽違四十多年的矛山,目睹山石被炸後零散的北坡,以及四處散落的塔石,想起那座有五百多年歷史、往日舉目可及的水頭地標矛山塔,不禁勾起一股強烈的歷史情懷。村民極為期盼能在政府協助下,使這座矛山塔得以復建,其間並曾於十幾年前呈文縣政府,表達協助矛山塔復建的心願。
註釋:
註一: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卷五十五︿沿海寇亂﹀頁五八八 三民書局 一九八五年九月。
註二:同註一頁五八四。
註三:李國祥 等編︽明實錄類纂.福建台灣卷︾頁四六五武漢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註四:莊景輝︽海外交通史跡研究︾頁二七五 廈門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十月。
註五:同註四頁二七三至二七九。
註六:林焜熿︽金門志︾卷二︿分域略.山川﹀頁十四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八二年九月。
註七:黃家鼎 校補︽馬巷廳志︾卷2︿山川﹀ 頁27。
註八:同註六 周凱所撰序。
註九:李金生︽金門水頭︾頁九十六 金門縣政府二○○○年十二月。
註十:民國五十七年版︽金門縣志︾卷二︿勝蹟﹀頁一九○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 一九六八年二月。
註十一:李增德︿金門三塔探訪﹀ ︽執教從政心影︾頁二十八作者印行一九八三年五月。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