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七百年的鹽場歷史──期待一座鹽業文化館的誕生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2,175
字型大小:

公元二○○○年的春季,由廈門市馬巷鎮前往大嶝島作人文之旅。大嶝島原屬金門縣管轄,連接島嶼之間的桁樑兩側都是顆粒雪白的結晶鹽堆,鹽埕和鹽倉的形式,感覺到相當的親切與熟悉。一九九四年金門縣議會以西園鹽場年年虧損為由,決議通過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起,停止所有鹽場的營業,七百年的鹽業正式走入歷史的軌道中,閒置的鹽場空間,製鹽機具,也任歲月剝蝕它的真實面貌,逐漸的難以探窺當年的鹽場風光。

金門地區的氣候乾旱,日光照射強烈,水份蒸發量大,海水的濃度高,凡是有通潮積沙的地方,都適合引海水取鹽。元朝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置福建平海中書省,以泉州為治所統轄諸州,同年在金門建浯洲場征鹽,這是金門建鹽場的最早記錄。該場擁有十埕,埕分上下,上埕轄永安、官鎮、田墩、沙尾、浦頭,下埕轄斗門、南垵、保林、東沙、烈嶼等地。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置惠安、潯美、浯洲、柄洲四處鹽場,原鹽由官府設局賣引,抽取鹽課。剛開始製鹽是採用煎鹽法,設鹽場司令管理鹽政,編列民丁灶充戶,以十丁為綱,共一灶,每歲給工鈔煎鹽,每丁日辦鹽三升,再由官方建鹽倉囤鹽,分召商運,按年收取鹽課。煎鹽須於海水熬煮成鹽滷後,用塗過石灰的鐵盤或竹盤煎製,既費工時,又耗燃料,成本高昂難以達到大規模的生產;逐將本地臨海通潮圍墾的埭田,有崩塌或荒棄的,堆砌小石為鹽埕,日曬滷水,結晶成粒,於是煎鹽變為曬鹽,這種曬鹽的方法一直沿用到近期。

根據︽元史食貨志︾的記載;元代使用曬鹽的方法已頗具規模。曬法是在海濱選擇適當的地點,引海水進入修築的灌池中,使含在沙泥中的鹹分,隨著海水濾過為濃滷,經日曬風吹,析出粗鹽結晶。明初金門照元時編制為十埕,又立十四倉,共辦鹽一萬四千九百七十六引六十一斤(每引鹽四百斤)。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改鹽場司令為踏石司,次年鹽課照元徵催,惟設鹽司總場,百夫長一名管辦,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改為鹽課司,設大使、副使各一員,後來裁掉副使。

明代金門人洪受認為本業是民生的根本,人民如果沒有本業,就無以為生。他分析當時金門人的本業,曬鹽是重要的一部份,他在隆慶二年(一五六八年)完成的著作︽滄海紀遺︾寫著:「浯地隘而瘠薄,加以風沙飄壓之患,民之有常業者無幾。故或有煎曬而業於鹽者,或有漁網而業於海者,或有雜作而業於庸者,保生蓋甚難也。」但自明朝宣德以來,浯洲鹽場受頻年風雨的影響,洪潦橫流,坵埕崩傾,能曬者十無一、二。鹽戶及當該催課人役私整鹽坵曬曝,利用竹木造鑿作格,四方縱橫,七口為一,口分十二坎。

曬鹽這行業的確是要靠老天爺吃飯的,金門的俗諺說:「日出呷鹽坵,雨來呷蚵堆(採收牡蠣)」是鹽場曬丁克勤克儉的生活寫照。明代萬曆間的︽同安縣志︾指出:「夫浯、烈皆海中地,飛沙走石,耕種不足糊口,惟於海濱積沙潮到之處,砌石為坵,以曬鹽營生,故鹽值最賤,遇久雨,或終月不能曬鹽。」鄉諺稱:「六月天,七月火」,又戲稱:「六月天曬的-乾干」(因乾干的閩南語本意為因過度曝曬而成的乾貨,諧音大官,另指兒媳對公公的稱呼),這段時期出鹽最多,收成的背後隱藏著太多辛苦流汗的勞力付出。

清朝仍設浯洲場鹽課,清末南洋的謀生機會增多,金門人口外移皆遷南洋;時尚「走番屏,呷番飯,寄番銀,起大厝」,於是曬丁日少,坵坎漸壞,而產額也大幅銳減。民國成立後,一九一三年廈門鹽務總局在后浦街設立鹽埠,全島居民食鹽須到埠採買,但鹽從外地運來,多含雜有沙土,售價昂貴,人民引以為苦,而金門本地所產的鹽又被總局定價收購,轉銷內地;復恐民間偷漏,於是派兵員駐守鹽坵,不許粒鹽外漏。

一九一六年政府又以派兵駐守鹽埕,軍需費用龐大,遂下令剷除劉澳、浦邊兩鹽坵計一千五百三十五坎,瓊林鹽坵計二千一百七十七坎,西浦頭鹽坵計七百五十坎,古寧頭鹽坵計七百四十七坎;按照坎數給價三元或二元不等,僅留西園坵五千七百四十一坎,烈嶼坵三千六百三十八坎,大嶝祥豐坵八千一百六十六坎,鹽產量也減去三分之一。

一九一九年奉令開放自由曬鹽販賣,官方就場徵稅。一九三三年福建鹽務管理局以金門地區交通運輸不便,產量稀少,逐令剷除僅存的西園鹽坵、烈嶼鹽秋與祥豐鹽坵,至此金門遂不曬鹽,所需都由一水之隔的蓮河鹽場供應。

日本軍隊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上岸佔領金門後,為供應日軍對華戰爭的軍需,次年在西園建立新式鹽田,面積達二十一萬三千餘平方公尺,計年可產優質食鹽二百萬公斤,可運銷福州、廈門、汕頭等地。

一九四五年秋,福建鹽務管理局派蓮河鹽場職員來接收金門鹽場。次年拿福建沿海各鹽場交通、產量成本皆優於金門的理由,下令剷除金門各鹽場,獨以西園居民陳情具結,保證不曬私鹽,方准保留結晶池,其餘的都毀棄。

一九四九年後,為供應全島十萬軍民的用鹽,才修復西園鹽場。一九五○年起,台灣鹽務總局及製鹽總廠,先後派專員來金協助指導,經修復前此平毀的鹽田十一副,計面積八萬四千餘平方公尺;一九六八年以前,再修復廢棄鹽田,共有鹽田十九副,全面積十五公頃。

一九七○年西園鹽場運鹽改為機械運輸設備。一九七七年精鹽加工廠設備完成;次年元月耗資二百餘萬,設精鹽加工廠,正式生產高品質精鹽。但在一九八四年鑑於食鹽生產過剩,無外銷經濟價值,乃將原十六至十九副鹽田,配合田墩海堤工程改闢為養殖池,開曬面積十二點四八公頃,鹽場的經營也漸出現負成長,直到一九九四年五月金門縣議會第一次定期大會,審查八十四年度預算時,認定鹽場虧損經營,無遠景可圖,終做成在一年內完成裁併的附議,隔年的七月一日,西園鹽場宣告關閉。雖然當時地區藝文人士希望以產業文化的觀點,將現有的製鹽機械、運輸設備集中陳列展示,並保留鹽倉和部份的鹽田闢建成「鹽業博物館」或「鹽業紀念館」的建議,但六年來一直未有具體的實施方案,而且有面臨到變更使用,讓鹽場歷史消失的危機。

金門人嘴頭上常唸著:「無鹹不成甜」來說明日常生活中對鹽的依賴性。用顆粒較大的粗鹽(本地人稱粗花)來醃製蘿蔔乾和鹹菜,海產類的螺貝、蚵、魚及蝦蟹,或製作豆豉等佐料都曾是島民的共同記憶。長輩們總是會說著:「吃到甜、憶著鹹」,希望後代子孫不要因為現在能過好日子,而忘記應有的憂患意識。走訪金門鹽場的舊址,岸邊還可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夾沙陶碎片及石器工具,足見這些區域也是先民豐富的漁獵場所,西園鹽場外的鹽田雖然無法呈現大概的輪廓,但面臨找尋到遺留的石碾(用來碾實鹽埕的池岸或埕底)及拆除廢棄的鹽倉底石,竹木或磚石圍成的鹽埕和用來舖設結晶池底部的缸瓦陶瓷片(自宋、元、明、清以來都有,是常民使用陶瓷器文化的蒐集地點之一),我們迫切的期待早日成立一座鹽業文化館,為金門的七百年鹽場歷史作見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