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下的傷口
烽火下的金門人,除了要具備刻苦耐勞的本質外,還要學習遺忘悲情,忘記傷痛。幾經戰火摧殘蹂躪,金門人的尊嚴,金門人的生命,就是老人家口中說出的一句─嘸值錢。
聽阿母說,我有一個明眸皓齒、菱嘴朱唇的二姊,卻早逝於無情的砲火下。那是在八二三之前,一個惶惶心慌的早上,阿母依例到溪邊洗衣,沒來由的心頭一陣忐忑,讓她洗衣速度快於往常,急急回到了家中。
天井瀉下的一道強光,緊接著碰─咻─轟!一聲巨響,阿母一手拉著大姊,一手抱著二姊,飛似的越過天井,衝出門口。這時,匪邊的第二發砲又緊隨在強光後,轟─咻─垮!阿母被震得沒有了聽覺,也失去了意識。待她醒來,已被安置在醫院的病床上了。
恍惚中,阿母只記得自己是抱著二姊,手牽著大姊的,現在為何置身醫院?右腿受制,重如鉛鐵,而孩子呢?當時身旁的人都還瞞著她,不敢告訴她抱在手上的二女兒已重傷不治,大女兒逃過一劫,自己則是腳掌嚴重受創。
自此,阿母開始了她的顛簸歲月,伴著她的是一顆傷痛的母親的心和一隻不健全的腳,她的苦往肚裡吞,她的淚往腹中流,是誰奪走那寶貴的小生命?是誰把苦難加在她身上,仰首問蒼天?蒼天也無語。
大哥出生在八二三開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刻,受過驚嚇,吃過大虧的阿母,整整一個月都躲在又陰又濕的防空洞裡,有一餐、沒一頓的喝著砲擊空隙送來的地瓜粥,「做月子」這回事在此刻,簡直是天方夜譚,遙不可及的字眼,能糊口填飽肚子,已是萬幸,難怪阿母腰酸臂疼,不斷糾纏,而甫落地就以洞為床的大哥,身子也不夠健朗。
在我懂事開始,便知道單號的傍晚,必須在幫忙農事的當兒,儘早趕回家,以免不長眼的砲火胡亂襲擊,遭無妄之災。劃過天際的亮光後,便是一枚砲宣彈接踵而至。亮光如果強烈的在身旁罩下,表示落點十分接近,這是聽砲聲長大的孩子練就了辨識的能耐。
雙號的夜半,可惡的中共並不放過砲轟的機會,熟睡中的我們,常被大人拉到防空洞時,依然痛苦的和瞌睡蟲搏鬥,掙扎了半天,又被巨大的砲聲嚇醒。防空洞內,老老少少,個個屏氣凝神,聆聽砲聲遠近、一份患難與共的情緒,在此醞釀產生。
有一回,落砲點很近,彷彿在洞口處不遠,大家議論紛紛,待砲聲歇止,外頭人聲鼎沸,原來是蕃薯仔家中了砲擊,蕃薯仔的弟弟屁股被削掉一大塊,所幸沒有擊中要害,否則小命鐵定不保。可惡的中共,攪得金門人生活失序、惶恐不安。何時,我們才能擺脫鑽防空洞,朝不保夕的夢魘?
民國六十七年,是我剛換去國中制服的那一年,傳來了一則震驚國內外的消息─「中美斷交」,美國與中共建立邦交,中共心中大悅,停止了幾十年來對金門的砲擊蹂躪,在愛國心高漲的彼時,我們滿心憤慨美國的見利忘義,毀棄盟約;另一面又慶幸著:可憐的金門人能夠就此遠離烽火硝煙,這是多麼矛盾與無奈的情緒啊!
多少年來,金門人的無奈、悲哀,一時間,宛如肩頭卸下重擔、心上放下石頭般獲得一絲輕鬆自在。很多苦過的人,在砲火下含恨而去,很多人在砲聲隆隆的歲月中鬱鬱終身。苦難的金門人啊!我們該向誰討回公道?
阿母的腳烙下的傷口,使她腳掌扭曲變形,不良於行,當天氣轉換的時候,難奈的疼痛挾著陳年風濕痛,讓她苦不堪言。常有的夜半時刻,陣陣錐心刺骨的酸痛,使她要下床來,或坐或站,才能和緩下來。那動盪的年代下,甘苦如阿母者,不知道有多少人?
戰火下,多少無辜的生命,淪為逞強鬥勇威權下的犧牲品。人命何貴?誰無父母子女?當慘痛過後,誰又記得曾付出的代價?誰又該為受害者烙下的傷痛負責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