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懷念的露天電影院

發布日期:
作者: Hugo。
點閱率:1,687

晚餐後出門散步,走進一條小暗巷,竟然遇上就架在小巷兩側的難得一見露天電影院。
 小巷的一側,是一家小小小到沒注意看就路過的小宮廟,宮廟裡的燈光中飄著香火的煙味,然後淡淡地飄出屋外,一位老先坐在宮廟門前的小凳子上,獨自抽著菸,煙和屋裡飄出來的香火煙味混在一起,然後往上緩緩飄向未知而逐漸暗下來的向晚天空,但我注意到,除了香火的煙味外,還有輕輕飄出的誦經聲,這聲音並不大,應該是哪位神明的節日吧,不知道,但這不大的聲音也可能為了不影響到小巷裡的人家作息吧,那老先生穿著一件白色汗衫,想必天氣有點燠熱,他出來坐在門口透透氣,抽抽菸,瞥見我路過,也沒抬起頭來,只是又低下頭抽起菸來了。露天電影院的銀幕一端,就用繩子綁在小宮廟門前的一側,另一側綁在對面的牆壁上,舊型的放映機也擱在宮廟前不遠的小巷馬路中央,反正這時候的小巷也沒多少人,想通過的話,就低著頭穿過拉高的銀幕就好啦,神明會想看這露天電影嗎?
 我覺得會,因為我小時候的南部老家,經常在廟會時有露天電影院與布袋戲和歌仔戲打對台,神明應該也喜歡這樣的熱鬧吧,廟公也是吧。
 但這廟公一樣的老先生,卻一點也熱鬧不起來,因為沒有其他布袋戲和歌仔戲來助陣,也因為地處小巷裡,為了露天電影的聲響不影響鄰居更熱鬧不起來,但不知道宮廟裡的神明是怎麼想的。這一天的晚上,小巷的露天電影院的電影播出的還是黃梅調老電影,那種老到我小時候才看得到的黃梅調電影,銀幕上的電影色調也退化得厲害,很像已褪色的老照片,只是演員還是在上面又唱又演的,放映的聲音也不大,走近時才聽得清,顯得有點沙啞,這老電影真的很老了,那放映機外觀看起來雖然還閃著一點銀色的光澤,但從播出的聲音判斷,也是跟那老電影的年歲一樣老了吧。
 整個小巷裡,只有我駐足在一旁觀看,那廟公似的老先生一點也沒興趣觀賞,自顧著抽菸,而神明應該有在看吧,因為那黃梅調電影雖老,但很令人懷念,已經很難得看見了,神明應該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很懷念吧。這一切都很有意思,老露天電影院老電影老娛樂老懷念,一下子都讓人回到過去站著看免費露天電影的童年時代了。
 當然,也只有遇上哪位神明節慶時,在我小學附近的大空地上才會出現露天電影院,歌仔戲、布袋戲,甚至真人演出的時代劇,那一定是戲台下人群滾滾,戲台上也熱鬧滾滾,有人在戲台邊的柱子上,或戲台布幕的一角貼上了連在一起的一串串現金鈔票,哪個戲台或露天電影前擠的人潮最多,贏得最多掌聲,就有人繼續貼起一串串現金鈔票作為鼓勵,想必這些鈔票都是由不同的宮廟廟公所為吧,大家都聚在一起請來不同的露天電影院、歌仔戲、布袋戲,和時代劇,一起為神明慶祝,為了競爭、為了熱鬧、為了神明,這種作法也是可以增加熱鬧氣氛的。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在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這裡的後台看看人家換衣服演時代劇,那裡看看布袋戲後台是如何舞動手中布偶的,甚至去瞧瞧那放映機是如何操作的。
 那時的露天電影院,就在空地上一角擺起來,把音量開到最大,跟不遠的布袋戲歌仔戲和時代劇打對台,如果看了一半的電影,忽然間銀幕一變黑了,所有翹首盼望的人群就會噓聲四起,我們小孩子們也會跟著大叫,因為那時的電影雖然彩色電影剛剛興起,但多數還是黑白片,可以說對絕大多數的鄉親和孩子來說,布袋戲是很精彩啦,歌仔戲和時代劇也是,但他們都屬於大人居多觀看的,我們小孩就對那銀幕老是隨風搖晃,電影焦距也老是對不準,有時電影的人物還會跑出銀幕外,而大感洩氣似的不滿,但我們小孩就是喜歡那看起來很新奇的露天電影,我們跑到銀幕前跳起來,看看銀幕上出現我們黑影的樣子,我們很興奮,但一大群大人就不高興了,我們也會繞到銀幕後面,看看反著看電影的演出,也很有意思。
 就算在夏天,被蚊子咬得滿腿包包也無所謂,那時,有廟會有神明節日的日子,我們小孩是最高興了,晚一點寫作業、晚一點睡、晚一點被家長罵也沒關係,先去逛逛布袋戲,那裡的好人壞人正打得厲害激烈,幕後耍布偶的人也汗流浹背,我們在戲台前拚命拍手,而歌仔戲戲台的演出也不遑多讓,拿刀拿槍的都盡量在節奏上拉近,好讓武戲的對打更激烈可觀,所以敲鑼打鼓的和嗩吶三弦二胡等等也將音量調到最大,那時代劇的更不用說了,音量轟轟的響,因為每個粉面上戲的演員,也將官兵抓強盜或小偷的戲誇張起來,滿場追著跑,從幕前追到幕後,然又從幕後追到幕前,這樣再加上緊張似的口白,像真的一樣,也讓台下的觀眾看得緊張兮兮,目瞪口呆,有時偶爾有女演員稍稍露出一點大腿,台下更是口哨聲四起,簡直要將戲台翻過來一樣的嗨。我是不知道神明會喜歡哪齣戲啦,但我想神明和廟公至少都會很高興吧。
 那真是很有意思的夜晚,比過年時還有意思,誰都會期待那一天、那一晚的來臨。
 這樣的廟會,有時不只一天一夜,會上演幾天幾夜,哇,那對我們小孩來說,那簡直是不想讓我們好好睡覺的日子嘛。但晚一點睡,通常也不是很嚴重的事,因為大人也會抽空去跟著熱鬧一下,那是很難得的日子,可以免費看戲,晚點睡,被蚊子咬,都比不上我們在大空地上的各戲台間滿場跑。
 我最喜歡露天電影院的電影,不論演的是時代戲或是古裝戲,那時,我覺得那電影上的故事情節好像是真的一樣,有時一部舊戲,我也久看不膩,這不知是否導致我稍長後總是不好好唸書,卻老是偷偷去電影院流連的原因,我不知道,因為那種似真似假的幻覺似的電影畫面,總會吸引我,即便後來離家背井去台北讀書了,寫得最多的也還是小說,胡編瞎編出來的想像所演繹出來的天馬行空小說故事情節,直到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想必,童年時喜歡電影,喜歡露天電影,多少冥冥中影響了我的興趣和寫作吧。
 而在我少小離家的好長一段歲月裡,在流浪中就很少再遇上露天電影院了,在我浪跡北京十數年的生活中,只聽說北京的郊外有汽車露天電影院,但我還是無緣一見,不過那還不是真正意義上我印象中童年的露天電影院,個個從自家裡搬個小凳子去大空地看的露天電影院,那種感覺,應該是絕然不同的。時代在改變,誰還能懷念起露天電影院了?
 那向晚,我牽著單車,低著頭穿過那小巷馬路中央的銀幕下,我就知道,這令人懷念的歲月對許多人來說,露天電影院和它的老電影都已不算什麼了,因為老了,就彷若應該被時代拋棄一樣,所以這小小宮廟的廟公不邀請布袋或歌仔戲請神明觀賞,除了可能有經費的考量外,想必即使請了布袋或歌仔戲,也不會更加熱鬧吧,那麼能從儉就儉,沒熱鬧也沒關係,退一步想,有給神明的節日慶祝了,也算是禮到心意到了,神明應該也能體諒的。
 所以,整條小巷裡沒人出來觀賞這露天電影院和老電影又如何,抽抽菸,上上香,在怎麼說小宮廟也有值得祈福的小神保佑吧。
 晚風,在小巷裡徐徐吹著,香火的煙,飄向夜空,我看著那老先生默默走回小宮廟裡,露天電影院的黃梅調老電影繼續播放著,整條小巷除了我駐足外,沒半個人。
 我想轉身離開時,才發現在小宮廟門外黑暗的一角,還有一條小狗踡趴在那裡,牠望向銀幕的方向,懶懶閒閒的,望著,牠似乎還有一點興趣欣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