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書寫戰役史蹟】由大膽上的「紀念碑誌」兼談大二膽戰役

發布日期:
作者: 鄭有諒。
點閱率:1,958

大、二膽戰役經過了七十周年之歲月,因為有三谿部隊在古寧頭、登步及大二膽戰役,創造了臺海三戰三捷的偉大勝利。也因為它們傑出的表現,讓國軍也體認到海島作戰的困難度及應有的戰術作為,爾後做為外島及離島經營戰備的依循,因為有三谿部隊在大二膽戰役的勝利,讓地區駐軍部隊得到海防守備應有的幾點省思:
  第一、共軍以為有其優勢的兵力及強大的火力就可以一舉打下大、二膽島,但沒想到我守軍三谿部隊75師二二五團第一營之固守陣地英勇表現及反擊部隊之快速反應,終將共軍的海島戰術思想給予瓦解。
  第二、大、二膽戰役,共軍之所以失敗,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共軍登陸部隊最大的弱點就是對天候、海象、地形及狀況不能完全掌握,而防者「守軍」三谿部隊75師二二五團第一營卻可先處戰地而待敵,切實掌握部隊取得主動,及時發揮攻擊精神,大膽反擊,致人而不致於人。
  第三、三谿部隊75師二二五團第一營要求官兵堅守「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的作戰觀念,並徹底貫徹三不打政策「看不見不打、打不中不打、瞄不準不打」。在時間短、距離短必須速戰速決,才能左右整個致勝的戰局。
  第四、指揮官史恆豐能判明其敵主力所在時,即「集中全力於決戰」,不畏首畏尾,遲疑不決,集中兵、火力,先打北再打南,終將敵徹底殲滅,反擊用兵作戰至當獲至全勝。
  第五、三谿部隊75師二二五團第一營同屬江西,忠肝義膽,生死榮辱同心一體,了解退此一步即無活路,不愧為「革命軍人高超志節之表現」,這就是他們榮辱在大膽,成敗在大膽,生死在大膽,具體的決心展現。
  因此三谿部隊75師在大、二膽戰役中除了給我們駐軍以上正確的省思之外,另對離島作戰七十年來,也提供駐軍建立更正確的防衛觀念:就是島嶼防衛作戰是一個獨立的速戰速決作戰,其勢險,其節短,要就是全勝,要就是全敗,沒有中間路線可以選擇。
  島嶼防衛作戰因為有海岸線作天然地障,利於防守,更利於打擊。敵人登陸選擇在兩個部隊的接合部,﹙脆弱地帶﹚防者必須要有統一指揮,準備發揮統合戰力的能力。
  早期警報及監視觀察,對島嶼防衛作戰特別重要,務必盡早判明敵主登陸地區所在,適時快速反擊。
  「死守必生」、「活用必存」是島嶼防衛第一線部隊應建立正確觀念,唯有「死守」才能使其他部隊有「活用」的餘地,唯有「活用」才能使「死守」的部隊「必生」,二者相輔相成。
  「機動打擊,圍殲必勝」島嶼防衛作戰唯有機動打擊,才能終獲勝利。
  大膽島宛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誠如六十周年在大膽島上實兵操演之情況
  總而言之:民國39年7月26日至27日大、二膽戰役的勝利,具有極富歷史的意義與價值,也更奠定了我中華民國的國運。今年適逢大、二膽戰役勝利70週年,老兵英雄們,重返榮耀,歡迎你們!也謹此向這場戰役中為國犧牲奉獻暨陣亡捐軀的英雄致敬!
  「偉哉將士來者勿忘」,白雲悠悠,青山永在,碧血灌溉斯土,緬懷英烈,不禁肅然起敬,更希望我全國同胞飲水思源、團結奮勉、繼志承烈、兩岸和平、則大、二膽戰役成仁取義將士之英靈,庶可安然瞑目於九泉、長眠於地下矣。最後謹錄王調勳將軍作解甲有感詩句勉哉!
  曾經戰地歸 不見旌旗影
  殺賊固我倖 丈夫志未逞
  默默臥故床 已無風夜警
  抱書仰聖賢 丹心尚耿耿
  塊雲散海疆 頑陽沉西嶺
  坐久數落花 花落在人境(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