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廟好祠
古老的夙願: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三生石上天定良緣,乃亙古不變所求。
誰人不盼,情路暖風繾綣、繁花錦簇;可惜想像很美好,現實卻往往兜頭一盆冰水……無緣時,不知情何以起;情動時,恐情深不壽,懼錯付真心;哪怕情牽三世的姻緣,也會有波瀾!忐忑徬徨的心情,和理想情愛的企慕,蘊育出邱比特,神話中小愛神金箭所及,兩心相伴永浴愛河。似乎有神話護持,即使險遇荊棘歧途,亦可迎難向前。
不同於西方想像,中國肩負婚姻重任的,是位手拄杖拐耄耋老者,俗稱月下老人。月老信仰普遍認為緣起自唐傳奇,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軼聞怪談:主人翁韋固,機緣巧遇持幽冥之書老人,二人言談間,韋固得知受紅繩栓縛一起男女,「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即所謂夫妻千里一線牽。
只是,故事後半發展,漸入微妙。男子按老人諭示,一探未來妻子究竟,結果平地起驚雷──映入眼簾乃菜市中尚在襁褓的女娃,何況女孩貌似無鹽!如此結果,韋固怎失望二字了得,滿腔憧憬炸作猙獰烈焰,心念一轉,竟磨刀霍霍欲除之後快。
這般偏激成狂,令聞者瞠目結舌外,難免生出幾分如鯁在喉的……尷尬。捫心自問,容色昳麗、顧門當戶對的神仙眷侶,可遇不可求,得之自然心悅;若無緣,失望沮喪固然情理之內,但又非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何至於殺人滅口?故有一說,認為根本之因在於門戶之見,由此推敲〈定婚店〉應源自階級森嚴的國度,血脈家世的印記炮烙骨髓,世代承襲,互不通婚,結親犯禁世所不能容。
姑且不論月老傳說係經在地化的舶來品,或土生土長原生種,月老信仰著實屹立深根民間。祭祀盛日主要有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以及西方情人節與月老的誕辰。雖然月老在台灣,似無廟宇專供主祀,但祂老人家主司終生大事,就算不為自個兒,也為兒女求,存在感不容小覷。
甚至有廟宇因月老靈驗而紅,特別府城四大月老廟,型塑專業分工的趣味形象,從說因緣至斬爛桃花術業有專攻,信眾可按需求前往,像大天后宮專供月老籤詩,指點迷津;重慶寺月老則以缸醋矸馳名,相傳變調的戀情藉攪動醋矸,促重歸和諧。遊走各廟,不少信徒提著鮮花甜食,可專為月老祂老人家而來。即便諸事順遂,無欲無求,亦有遊客衝著月老名寺歷史幽遠、聲名遠播,懷抱著觀光心態踅一圈。
只是,本該參悟熙攘世事,勘破情愛過眼如煙的老者,卻守候著飛揚熾熱男女姻緣,問祂為何……老人無語,低眉淺笑中目光和藹,許是看透,形單影隻獨走來時路的孤澀蕭索;明白身畔有所依心則安,哪怕行到水窮處,攜手終能笑看雲起時。因為懂得,所以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