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節,阿嬤說故事
哪吒
1、哪吒出世
商朝,總兵李靖的妻子懷孕了三年六個月,胎兒卻久久不落地。
「生了!生了!」忠僕終於報訊。
但落地的是一顆肉球。
李靖拔劍破球,球形分化成蓮花,從中蹦出一個粉嫩可愛的小男嬰,光溜溜的男嬰隨手摘下一瓣蓮花,化為身上的紅肚兜。
不久,太乙真人道士乘白鶴來訪,收男嬰為徒,為他取名「哪吒」,先以仙丹育成他,再贈以七尺渾天紅綾、乾坤圈。
2、追戰夜叉
天旱,百姓以豬、羊、百果……祭四海龍王,祈求天降甘霖。但龍王不稀罕這些祭品,他要吃童男、童女。
這一天,東海龍王又派巡海夜叉上岸來抓童男、童女。騎著梅花鹿的哪吒正和一群孩童們在海邊嬉戲。
跑遠的小妹被巡海夜叉抓走了!
孩子們驚呼:「哪吒!哪吒!救人啊!小妹被抓走了!」
哪吒追戰夜叉,相戰數回合後,哪吒使用乾坤圈,往夜叉的頭上旋轉擲去,這一擲,巡海夜叉竟然腦袋開花。
3、追戰龍王三太子
小妹救回來了,龍王卻大怒!
龍王三太子自告奮勇,上岸要來收拾哪吒。
兩人激戰對打數回合,這一次,哪吒拋出七尺渾天綾,把龍太子活活綑住,露出龍形。
「正好!看我抽出龍筋,送給爹爹當腰帶。」
4、四海龍王討命
失去巡海夜叉,又失去龍太子,東海龍王氣炸了!
他聯合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北海龍王,集合四海龍王一起來找李靖算帳。
「李靖,你竟然教出這種殺人的惡子,還命來!」
「我們四海龍王將聯合起來,連下十天大雨,讓你們百姓水患成災。」
說罷,狂風大作,暴雨急下,百姓苦不堪言。
5、哪吒自殺
李靖知道兒子闖了大禍,要哪吒向龍王賠罪,但哪吒不肯:
「我沒錯,是他們先抓走小妹的。」
東海龍王堅持要上告天帝,事情似乎越來越大條了!
李靖不得不舉劍要殺自己的愛子。
劍起,頹然落地。
哪吒先對東海龍王大呼:「一人做事一人當,龍王!你不要連累我的父母,連累百姓。」再轉身向李靖謝罪:「爹爹!我把骨肉還給你!」
說完,哪吒拿起地上的劍,往脖子上一揮,以命償命!
眾人為哪吒的犧牲而落淚,連梅花鹿也漠然不動。
反之,龍王廟、水晶宮裡鑼鼓喧天,四海龍王慶賀著大勝利。
6、師父相救
死了的哪吒,魂魄隨白鶴飄向山上,由師父接引而去。
師父為他作法七七四十九天,以蓮花、荷葉修補他的身體,以仙丹滋養他的氣血。
哪吒在山上練功。修行三年。
三年後,師父告訴少年哪吒:「下山去吧!你在人間尚有天命。」
臨行,師父再送他一對風火輪、一枝長槍,以增其功力。
7、孩童保護神
下山的哪吒直奔東海龍王廟、水晶宮,單打獨鬥蝦兵、魚將,再以一擋四開戰四海龍王。一度,西海龍王用火困之,一度,北海龍王用冰困之,幸有信天翁飛來一一解困。
終於,哪吒以火炸彈降服了四海龍王,平定了海底世界。
回到家鄉的哪吒,受到眾人的歡呼!
少年哪吒再現江湖,斬妖除魔,仗義行俠,成為孩童的保護神!
西遊記
1.猴王出世
東土有座花果山,山上的靈石吸取日月精華,蹦出了一隻石猴。
牠進入猴子王國,因發現水簾洞福地而被擁為猴王,自稱「美猴王」,「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為了當個稱職的猴王,石猴決心拜師學習勇敢、智慧、本領。美猴王以「師門立雪」的誠意打動師父,菩提祖師教其觔斗雲、七十二變,並為他取名「孫悟空」。
藝成,孫悟空回花果山,制服混世魔王。
2.龍宮取寶
孫悟空駕著觔斗雲,可上天可入海,但他總覺得手上少了件得力的武器。
對了!去向東海龍王要件武器吧。
小小的猴王要見大名鼎鼎的龍王,先要通過蝦兵魚將重重的關卡,正在跟娘娘下棋的龍王敷衍著小猴王。但一批又一批的兵器,孫悟空都嫌太輕。
7200斤,還是不夠重。那麼只有海底那根13500斤的鐵柱了!
孫悟空跳進海底一看,柱上寫著「如意金箍棒」,「變大!變小!變粗!變細!」,哈哈!果然是盡如「猴」意。
3.大鬧天宮
志得意滿的美猴王,乾脆自封「齊天大聖」。這個封號可惹惱了天帝,派四大天王要抓孫猴子。
哪吒和孫悟空,還來了段亦敵亦友的戰和場面。
太白金星獻計,既然硬抓孫猴子不成,不如用軟的,請他來天庭當「齊天大聖」的官職吧,管理王母娘娘的「蟠桃園」。
蟠桃大會,孫猴子不請自來,吃仙桃、喝仙酒、吞仙丹,大鬧天庭一番後,駕著觔斗雲溜回了花果山。
4.難逃佛掌心
齊天大聖撒野過頭了,簡直無法無天。但是誰也無法制服他,玉皇大帝只有請出西方佛祖了。
佛祖與孫猴子打賭,只要孫猴子能翻出佛祖的手掌心,佛祖就認輸。
「簡單!」孫悟空一口答應,連續翻了幾個觔斗雲,自以為翻到了天邊,還特地書寫「孫悟空到此一遊」,且斗膽地撒泡尿。
再翻回來,且待回神之後,才明白,他並沒有翻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這時,如來佛一反掌,反把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並預言,五百年後,山下會有一段師徒緣。
5.師徒喜相逢
五百年後,唐太宗資助唐三藏,由東土往西天取經。
臨行,唐太宗送唐三藏一盆土:「故鄉土勝過千兩黃金」。
唐三藏行經五指山,等候五百年的孫悟空一見佛僧,即大呼,請求唐三藏爬上山頭,為其撕下「佛」印封條。
爬出五指山的孫悟空,一心認定要保護師父到西天取經。
為能管住野性頑皮的孫猴子,觀世音特別誘使孫悟空戴上漂亮的髮箍,只要唐三藏一唸「緊箍咒」,孫悟空就會頭痛難忍。
接著,唐三藏又收了豬八戒、沙悟淨為徒弟,師徒四人結伴同往西天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