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記者節 懷老報人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為學。
點閱率:1,904
字型大小:

九月一日,是記者節,它是屬於勞苦功高、天天與時間賽跑編採報人的節日。
從以前我住鄉下,到後來搬到城裡賃居,有幸結識一些報業前輩、記者朋友,在此佳節,擬就早年論交的一位老報人,略敘結緣過程,為自己留下紀錄。而這一位前輩,就是筆名「風衣」和「敬文」的顏伯忠先生了。
前幾天,我偶然聽聞楊樹清先生說,顏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廿八年了,當下覺得時間過得真快,沒想到顏先生大去迄今,竟已這麼久遠了!
我和顏先生結緣,是樹清拉的線。那時,我在中正國小服務,在一個星期六午後,樹清和我結伴到顏先生位於模範街的家,彼此見面後,經樹清幽默風趣的一番介紹,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三人在客廳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簡直不像才剛結識的。
此後,我周末午後一有空閒,就往模範街跑,每次經電話確定顏先生在家,我就從學校步行前去,約莫十分鐘光景即抵顏宅,他常常早已砌好茶靜候。
顏先生因編務關係,每天上夜班,深夜趕回金城,如不感疲累,常要再看書報後才就寢,如是養成晚睡習慣,翌日晏起,已成他生活日常。我趨府拜訪時,習慣隨手攜去新近出版的書借他。閒暇時,他喜歡剪貼報紙,讀到心儀的文章,喜歡用紅筆標註日期和出處,然後整齊堆成一疊,請夫人幫他分類剪輯成冊,在他書房兼工作室裡,堆滿了一本本的剪貼簿,有些因年代已甚久遠,手寫的書背和邊緣都已泛黃甚至破損,但他仍視若珍寶,不肯輕易丟棄。他說,這些剪報,是他寫稿及翻查的資糧,時不時會用得到,可不能暴殄天物喔。
很幸運的,後來我教到他們夫婦最鍾愛的小女兒—靜筠,從此,我們有更多的互動,每天我在「家庭聯絡簿」的紀錄,他們都會細看,然後給我友善的回應,使我教資優班的信心大增。
有一次,我因行政業務需要,請他蒞校向全校師生做「編採甘苦談」專題演講,從他生動有趣、且具生活化、饒富哲理的內容裡,全體師生對較為陌生的編採領域,有了一次令人驚艷的邂逅。
記得他說,他是一個粗人,本身沒讀過多少書,也沒有甚麼學問,只是運氣好,碰到貴人,才有機緣進入金門日報社服務,他從基層學習起,憑著一股不服輸和認真的態度,終於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亮點。
依稀記得他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裡,一再地勉勵小學弟、小學妹們:「如果連我都做得到,你們也一定都能做得到的!」演講結束後,我親手遞上薄酬,他說什麼都不肯收,一再感謝學校肯給他機會,他還說這次演講,是他大姑娘上花轎—生平第一遭,難免會緊張,卻也難掩興奮之情!
記得有一次,靜筠感冒了好幾天,沒能來學校上課,我知情後,特地告假去看她,到得模範街,但見他們夫婦圍在一旁照顧,焦急的神色,愛女的深情,溢於言表,他們一看到我,都熱情的打招呼,多日來的操勞與鬱悶,由於我的造訪,得到了紓解。
巧的是,不久之後,我的大女兒也感冒了,在一個夏日傍晚,他趁上班之便,載了一大箱水果來看小女,家人初次親睹顏先生風采,都驚服於他得體的談吐與和藹可親的態度,稱讚我有幸結交伯忠先生。
那天他騎的是新買進的名劍125機車,其流線型的設計加上油亮亮的車身,馬上吸引了家人的目光。然後,他向我借了《茶史茶典》、《未埋庵短書》等書後告辭,臨行前,我請他路上小心駕駛,他卻說:「老弟,你不知道,這種車在中央公路(今伯玉路)上奔馳,騎得越快越平穩、越舒服啊!」
幾年後,他因公積勞成疾,身罹重病,我到模範街看過他幾次,彼此還是有聊不完的話題,他雖身體違和,但只要看到我去,仍勉強拖著病體,跟我閒話家常,跟他鶼鰈情深的夫人,每次都在一旁守候,夫人是公認的大家閨秀,其秀雅端莊的儀態,舉手投足間充滿智慧與氣質,當年不知傾倒多少追求者,但她獨獨鍾情於伯忠先生,她們是一對鄰里稱羨的神仙伴侶。
我常想,伯忠先生在年少輕狂時,偶會弗受繩尺,其後之所以幡然悔悟、卓爾奮進、淬礪奮發,其夫人循循善誘、勤儉持家、時相惕勵、相夫教子,稱職的巧扮賢內助的角色,其為家庭、為夫婿辛勞付出的功勞,自是不容輕易抹滅的!
他不幸於民國八十一年仙逝,其遺蛻暫時停放在金城車站斜對面的天主教堂,那一天,適逢金湖中小學到太武山遠足的日子,我騎著50cc機車,跟著隊伍先抵太武山,然後告假,冒著稀稀疏疏、時斷時續的小雨,到靈堂給他上香,夫人和家屬在一旁答禮,祭拜時,我忍不住悲從中來,眼眶盈滿淚水,祭拜後,我們禮貌地寒暄時,夫人還一再跟我說:「忠仔生前,說有好多好多話想要對你說,但不知道對你說了沒有?」話語至此,我更相信當天我祭拜的對象,不僅僅是一位亦師亦友的知己,更是一位視我如弟的大兄長啊!
伯忠先生此番遠行,已整整廿八年了,每當我收到夫人或靜雯、靜筠姊妹傳來的訊息,不管內容寫些甚麼,最後總會異口同聲地說:「陳老師,謝謝您心目中一直有忠仔(或父親)。」因他們從報章上看到拙文,定能感受到我對伯忠先生的思念與感懷。
誠如林怡種先生(筆名榆林、根本)的大作「那一拐一拐的身影」,他筆下的伯忠先生,是如此的好學、敬業與重情重義,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那一身傲骨,尤其是寫方塊文章針砭時事,那一副威武不屈的個性與氣魄。
遺憾的是,如今,那一拐一拐的身影已漸行漸遠,但那馳騁在籃球場上的敏捷身影、那騎著名劍125風馳電掣在伯玉路上的身影、那一生為金門報業打拚的身影,毫無疑問地,都將永遠留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
我不期然想起那句話:「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對報業門外漢如我來說,顏先生充滿傳奇且有風骨的一生,雖只是短短的五十四個寒暑,但他對金門日報報格的維護與啟發,早已幻化為「報社精神」的一部分,勢必也將繼續鼓舞一代代的報社同仁邁開大步、無畏挑戰、奮勵前行!
敬愛的伯忠先生,我懷念您。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獻上虔誠的祝福,祈願您:記者佳節快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