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必也正名乎—烈嶼菜包

發布日期:
作者: 飛花逐雲 。
點閱率:2,605
字型大小:

吵出來的美食
傳說是這樣的:有一對夫妻吵架了,老公憤而奪門而出,老婆則化悲憤為力量,做菜包發洩情緒。後來老公返家,聞到家裡瀰漫著一股食物的香氣,開口向老婆要吃的,老婆因為還在生氣而不予理會,老公就氣沖沖的說:「你不給我吃,難道要留著給客兄吃嗎?」因此戲稱烈嶼菜包為客兄粿。
以訛傳訛的誤會
金門開放觀光後,青岐的烈女廟,因主祀王仙姑非常靈驗,遊客絡繹不絕,聰明的村人便在路旁擺起小攤子賣些吃食、乾貨、紀念品,後來為求整齊清潔,在廟旁規劃出一片區域,供商販擺攤,其中就有烈嶼菜包。而導遊向遊客介紹菜包時,往往會說口感類似客家粿(草仔粿),可能在互動之間,有遊客聽了就戲稱它為客兄粿,雖然只是一時的玩笑話,但也許這樣的名字比較聳動,具有傳染性,久而久之,大家反而稱它為客兄粿。
必也正名乎
2017年5月,有位洪先生聽到導遊的介紹後,在臉書社團反映:「此地乃神聖烈女王仙姑廟,在烈女廟前叫賣客兄粿有辱仙姑聖名,希望本地導遊人員能有自覺,如此褻瀆神威的導覽,非但自陷不光彩,更令在地女性臉上無光,為蠅頭小利如此實不可取。」客兄粿的議題就此發酵,甚至為了是否為客家粿爭論不休。最後烈女廟的管委會使出洪荒之力,扭轉此一不雅稱呼,攤商也從善如流,不再以客兄粿譁眾取寵,而是採用烈嶼菜包的閩南語發音,掛上「蕾絲菜粿」招牌。
早先客兄粿名氣太響亮,讓很多人以為它是客家粿的改版,其實這又是一個誤會,可能是大家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它的口感與草仔粿相近,又以「粿」名之。我詢問過老一輩的人,他們說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前,金門人的日常生活圈是廈門,很多人幾乎都是每日往返,根本不知道有台灣這個地方,反倒是對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較為熟悉,因為每個村子幾乎都有人去落番。而且金門以閩南人占絕大多數,客家人的比例很小,在這種情況下,客家美食能夠在金門大流行,甚至家家戶戶都會做?令人非常存疑。
俺母今年八十多歲,她說每逢冬至,烈嶼人有個規矩,供桌上必備兩樣供品,一是湯圓、二是菜包。俺母說小時候是俺嬤教她做菜包,俺嬤則是小時候跟她俺母學的。先民生活艱困,就算是菜包,也只有在冬至應景時才吃得起。至今當地人冬至依然遵循這樣的傳統,證明地瓜做的菜包在金門傳承已久,應該是屬於閩南人的特色美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叫它「菜粿」,因為對俺母來說,它就是菜包。
烈嶼菜包是先取黃色地瓜煮熟去皮,至於為什麼不用紫色或紅色地瓜?因為蒸出來顏色不漂亮,很像發霉,所以被嫌棄。爛熟的地瓜加上地瓜粉和成麵糰(俺母說她小時候連地瓜粉都自己洗),再揪成一個個小劑子,包入切碎的菜餡,最後上蒸籠蒸熟,就是好看又吃的菜包了。
烈嶼菜包有著奶黃色的質樸外皮,色澤晶瑩半透明,口感類似水晶餃、草仔粿跟肉圓的Q彈,可是不黏牙,一咬就斷,吃起來特別有一種古早味。菜包內餡非常豐富,各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一般是塞滿了高麗菜、筍絲、豆皮、胡蘿蔔、青蔥等配料,一口咬下,吃得到滿滿的幸福,無愧菜包之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