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怒海潛將終不悔 海龍升天白雲邊--悼洪鴻鈞學長 念我金門勇將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延林。
點閱率:2,467

黑鷹失事舉國悼
 年初空軍UH-60M黑鷹直升機不幸於台灣北部山區失事墜毀,從故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以降等多名菁英將校及總士官長殉職,軍民舉國哀悼,從台北到金門都舉辦相關追思活動,其中最讓金門鄉親心感不捨的是前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室(聯二)助理次長洪鴻鈞將軍。洪鴻鈞學長為金門土生土長子弟,是筆者金城國中及中正預校前期學長,求學期間先後自師長們口中得知這位優秀學長既是同鄉也是軍中長官。猶記民國八十年八月中旬三軍官校新生於開學前集中至鳳山陸軍官校進行入伍訓練,洪學長是入伍生團所有連隊中體能最驃悍的上尉連長,頭頂三分小平頭足履黑色野戰軍靴,立足部隊前方外型不慍而威。入伍生部隊在南臺灣高溫烈日下穿長袖草綠服操練三個月期間,不論是野外戰鬥教練及五千公尺體能戰技,他瘦高英挺身影總是身先士卒帶頭領導在大部隊前方,令人印象深刻。
 從中尉排長到少將指揮官,鴻鈞學長一直堅持這樣以身作則信念帶領部隊,軍旅生涯中陸續以優異外語能力和體能戰技遠赴美國突擊兵學校(Ranger School)受訓並完成美國國防大學三軍工業學院深造教育,從戰術到戰略涵養中西兼備。許多後輩學弟妹在安排軍旅生涯規劃時,洪學長完整精實的國內外學(經)歷無疑是大家仿效最高標竿讓我們在後面追趕仰望。民國八十三年洪學長在美國喬治亞州班寧堡(Fort. Benning )接受步兵軍官高級班訓練時,筆者在南卡羅萊納州就讀堡壘軍校(The Citadel),因緣際會從軍校戰術教官(Tactical Officer)雷諾邦少校(Maj. Rennebaum)口中得知洪學長在美受訓,可惜沒有機會在異鄉碰面。畢業後因不在同軍種服役,在幾次軍方涉外工作會議活動場合與洪學長多有互動,學長多年積累深厚專業素養且其英文造詣令人讚嘆,後期學弟們對前輩優秀學長努力表率都是源自內心敬佩。今年初人在海外驚聞學長殉職噩耗,因疫情學弟無法返台目送學長最後一程,心中無比沉痛,反覆思考後謹在今年九三軍人節前藉由金門日報副刊一隅,從後進學弟角度仰望悼念這位故鄉海龍勇將,以拙文讓更多鄉親明瞭洪鴻鈞將軍優秀軍旅事業表現。公務繁忙之餘下筆百密一疏,文中若有任何遺漏部分,敬請鄉先輩及軍中同袍指教。
怒海潛將終不悔
 除了各級長官賞識愛才之外,認識洪鴻鈞將軍的軍中同袍或學弟妹對他優秀本職學能及文武兼備學經歷無不折服。從全年班同學中表現優異而獲選中華民國陸軍官校實習旅長到升任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室(聯二)助理次長,洪學長一生軍旅生涯就是實踐黃埔優良傳統「親愛精誠」精神,革命軍人堅持「責任,榮譽及國家」三大信念。
  2001年在美國由小古巴·古丁所領銜主演勵志電影「怒海潛將」英文片名為「Man OfHonor」,字面直譯為「榮耀的男人」,確實為片名下了一個十分貼切註解,用來描述洪鴻鈞將軍國內外軍旅奮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影片敘述卡爾布瑞賽(Carl. Brashear)生長在美國肯塔基州(Kentucky)的窮鄉僻壤,由一南方佃農之子從軍奮鬥向上成為美國海軍第一位黑人總潛水長的奮鬥故事,其中文譯名「怒海潛將」,強調怒海深具特殊義涵,汪洋大海不分晝夜起伏不息,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驚濤駭浪,如同真實人生奮鬥戰場中喜悲交叉且禍福難測。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電影,它是美國海軍黑人潛水士官長卡爾布瑞賽一生逆境向上奮鬥史。劇中男主角卡爾小時候出生在一個黑人佃農家庭,父親幫替地主耕田養家活口。某炎炎夏日眼見父親滿身揮汗用馬拖犁仍無法按時耕好田地,小卡爾想下田去幫忙,卻被父親嚴拒並趕著他去上學。此時剛好看到地主派別人替代父親工作,小卡爾站在一旁想幫忙卻無能為力,這一殘酷場景如利刃般刺傷了一個鄉下孩子心靈,當下立志將來一定要離開偏鄉奮鬥闖天下。
  不論古今中外在艱困年代環境下,偏鄉小鎮年輕人投身軍旅似乎是一條最好出路。卡爾在離開家鄉告別父母當下,父親要孩子允諾將來面對萬般困難絕不退縮,絕對不可半途而廢。父親臨別送兒一台簡陋的木盒收音機,上面用刀尖刻著A.S.N.F.(A Son Never Forget)幾個字母,簡意是「兒不忘本」,卡爾不敢忘記這是故鄉老父臨別叮嚀與深切期望,從此伴隨著他到海角天涯追尋夢想,時時刻刻鞭策著自己要完成此生壯志光耀父母。猶記當年我在台灣本島北部防警司令部擔任上尉連長,休月假三天返回左營和新婚妻子一起去看電影,看到這幕時我不禁潸然淚下,愛妻問我何故,當下久久不能自己,我想許許多多國中畢業後就從金門老家離鄉從軍或求學及工作的鄉親們都會有相同感觸。
  美國二十世紀五○年代實施種族隔離,一個南方黑人青年在如此惡劣環境下,不畏外界白人至上聲浪,憑藉堅苦卓絕勇氣信念戰勝自己命運,克服軍中同儕歧視等不平等排擠,逆轉難關並終其一生青春奉獻軍旅。卡爾布瑞賽是美國海軍第一位黑人潛水員(NavalDiver),也是美國軍史上第一位以非裔美籍(African American)身分榮任海軍潛水長傳奇人物,逆流向上扼住命運咽喉一生以榮譽為名男子漢「Man Of Honor」。「潛將」終其一生在海中戰場搏鬥,潛游在最險境,每次出海勤務都是與生死命運做殊死戰,有幸上岸也是為下次搏鬥再做準備。在波濤不定「怒海」中,一位黑人潛水長搏命挑戰大海考驗終能成為成就傳奇而留名青史。洪鴻鈞學長為國內少數赴美國完成突擊兵訓練,步兵高級班及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將才,並曾在故鄉擔任陸軍兩棲偵察營(海龍)營長,陸軍航特部參謀長及副指揮官。洪學長是國軍少數具有國內外豐富特種及兩棲作戰訓練將領,更上層樓實屬指日可待,不幸於此次黑鷹直升機失事罹難,國軍特戰部隊折損一員勇將。
海龍升天白雲邊
 洪鴻鈞學長老家在後浦北門,自小即立下投筆從戎宏願,金城國中畢業後在父母及家人支持下赴高雄鳳山就讀中正預校,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56期,並以優異學術科成績獲選為陸軍官校76年班實習旅長榮譽,奠定後續軍旅發展堅實基礎。洪學長畢業後為步兵戰鬥官科經多年歷練,從基層排連長一路到高司單位擔任國防部長辦公室任上校情報官並以46歲英年升任少將,為金門再增添一顆將星。此後陸續歷任陸軍花防部參謀長、台東地區指部指揮官、國防大學陸軍學院院長、管理學院院長、航空特戰指揮部參謀長和副指揮官等重要軍職,後接任國防部情報次長室助理次長。筆者因個人家庭照顧及生涯規劃已退伍多年,回想我和學長最後一次碰面是數年前在台北松山機場,我出差後飛國際線離台,洪學長應該飛國內線回花蓮,當時洪學長已官拜少將著深綠色夾克英挺的身影,肩上左右兩顆金星在排隊人群鶴立雞群中十分顯眼。我先認出學長並舉手致意,但是因彼此登機在即我隨即趕跑至二樓國際線安檢區出境。登機座妥後空服員幫我收起西裝外套並遞上冷飲,我望者窗外軍用停機坪有一架空軍C-130運輸機旁邊有許多著迷彩服士兵肩扛背包排隊準備登機,回想從當年在鳳山入伍生初見洪學長擔任上尉連長到此時在台北機場巧遇洪將軍。少年十五二十時,離鄉從軍旅程洪學長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持人生理想及精研軍事專業數十年如一日,方能如願摘星真是不容易內心更替他感到高興。如今學長已為國殉職英年早逝天人永隔,古諺「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身為學弟心中不勝唏噓並感傷天妒英才。早年金門前輩們為求生計發展遠渡重洋到異鄉各國打拚謀生而譜寫成一篇篇辛酸血淚史,包括:「出走搏生機!逾半死於海上,成功者僅萬中取一」。我們後一代金門人出外求學及工作或從軍,雖不若上一代搏命辛苦,但離鄉背井求學及工作的箇中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因此在驚聞學長殉職噩耗時,金門鄉親們感同身受同理心格外強烈。
英名永存天地間
每一個出外金門鄉親到異鄉工作發展或投身軍旅生涯,每一次都是拿自己不確定的未來當對賭。在未來前景渾沌不明及陌生環境等不友善因素籠罩下,讓每一個旅人不論從料羅(新頭)登艦及水頭碼頭上船,或者從尚義機場登機起飛的金門鄉親,在還沒看到彼岸陸地前,遊子們永遠不知道在碧海藍天下渺小的船艦及飛機會不會成功靠岸或平安落地?洪學長從軍報國三十多年以來,從中華民國陸軍官校實習旅長到升任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室(聯二)助理次長,英勇光榮走完這一場精采奮鬥人生,國人金門鄉親及軍中同袍對他優秀學識及文武兼備學經歷無不欽讚。人生在世,生死之關這班列車每個人早晚都會上下車,凡夫俗子死有輕於鴻毛,金門戰地勇將因公殉職,重如泰山英名永存。農曆庚子年後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等不確定因素,讓個人相關公務工作更加繁忙,心中緬懷洪學長常在我心。洪鴻鈞學長給我們後輩鄉親許多人生奮鬥正面啟示,他像標兵一般永遠在直挺挺駐立在正前方豎起一根標竿讓我們見賢思齊。從當初起心動念提筆到最後定稿用掉許多周末及晚上夜深人靜時間,整理複雜思緒時常聽者另一名優秀金門音樂文化人鄉親李子恆「落番」專輯,他渾厚低沉的鄉音有奇妙「治療鄉愁功能」,每次聽完都讓我這中年異鄉遊子疲憊身心得到些許舒展。其中一首用閩南語吟唱「隔別白雲邊」詮釋了男兒離鄉從軍報國豪邁心境及父母對兒女的深切關愛及期待,倚門倚閭望兒早歸鄉,世間白髮人送黑髮人何等感傷,天涯若彼鄰,此時此刻用最虔敬的心悼念鴻鈞學長在天之靈永護浯島。
  「映望飼子要奉承……無疑飼子要做兵……/子兒出門訓練要認真……後來鎮國跟領兵/離開家鄉隔別白雲邊……餘眼何處是……/賜我賢妻我子兒等待功名若成器返來回鄉歸故里」
  在民國一○九年九三軍人節之際,謹向金門海龍勇將,故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洪鴻鈞將軍致最敬禮!他用一生奮鬥讓金門人驕傲,鄉親會永遠記得這位勇將子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