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組曲
1、歸家途中遇雨偶感
分明回家的路很近,可突然的雨來,在雨中騎車,就覺得路好遠。
生這條路,何嘗不然?遇到風雨,就覺得這路好遠好苦,看不到盡頭。一旦風止雨停,又覺得春風得意,處處芳草。路,再遠又何妨!
穿過雨簾,終究回到家。路遠或路近,總在一念之間。
又念及東坡詞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2、拔牙
那天醫師告訴我這顆牙齒怕是留不住了。約個時間拔掉吧!
離開醫院的時候,好多心緒湧上心頭,年紀越來越大,能留住的人事物卻越來越少。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是,新的不一定比舊的好。我能想到的古樂府詩〈上山採蘼蕪〉「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可以為證。更何況遇上無法替代的情況,或人或事或物,掙扎糾結是必經的過程。
為了保留這顆牙,姑娘我可是吃盡千辛萬苦。問了好幾位醫師。三年六個月的忍耐、治療、期待,最後,她還是必須離開我,方能解除我痛苦。
斷捨離,很難。有不得不做,也有歡喜做。我們短暫的一生,於人,於事,於物,不總是在聚散之間擺盪,不總是處於斷捨離之中嗎?
別了,我的牙,別了我的痛。
3、局
下午與同事有約,站在她家樓下等她的時候,對面學校教室透過麥克風,傳來老師在講堂上賣力上課的聲音。
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細縫潑灑而下,微風輕輕吹著,我仰起頭尋聲仔細聽著……在這樣曾經身為老師的「局」裡,第一次有「局外人」的感覺。聽是聽著,但有聽沒有到。畢竟我不是王冕,不像他常常會特地抽空到學堂走走,認真旁聽教席諄諄。我則是湊巧因著路人甲的身份,對在圍牆外聽老師上課,備感新鮮,又天馬行空了我的腦。透過清亮的嗓音,我幻想著講台上的老師是美魔女?還是親切的大嬸?對學生好嗎?學生喜歡她嗎?
腦中浮出〈蝶戀花〉「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對啊!牆內佳人在「局裡」,笑語盈盈,歡歡喜喜;牆外行人蘇軾在「局外」,傷春送春,愁緒滿懷。反過來說,在浮浮沉沉的仕途上,蘇軾是「局內人」,「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而「局外佳人」,或許青春正盛,荳蔻年華,哪怕春謝了,在她眼裡依然有另一種美好。哪怕她知道蘇軾的遭遇,沒有太多的生命歷練,可能也無法體會多情的蘇軾為何會因為她笑聲漸悄,而著惱吧。
局裡,局外,角度不同,心境自然不同。
人生何嘗不是個局?生是局,老是局,病是局,死是局。常常我們會設局,也會被設局。男孩想跟女孩求婚,設計了一個浪漫的局,感動了女孩,願與他琴瑟在御,攜手共老,這是喜悅的局;親人有重疾,不久人世,親朋設局隱瞞當事人,這是痛苦的局;小說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歷史上「鴻門宴」,乃至影響外蒙古獨立的「雅爾達會議」,這些政治上的謀略,何嘗不是局?所有惡意的,善意的謊言;所有真心的,無心的語言,無非不成局。至高至遠,乃致影響至大至深。
這樣說來,人生旅途上所有經歷的悲歡離合,所有遇過的風霜雪雨,於我們,只能有兩種選擇,不是在局裡,就是在局外。有時是運氣,有時是運命。然而,花無百日紅,同樣的,飄風也不終朝。
行到水窮處,我常常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只要人生還在,終有一日能有機會成為「坐看雲起時」這樣禪定自在的「局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