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20這一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慶。
點閱率:1,319
字型大小:

2020這一年,是我人生悲喜交錯的一年。
悲的是嵩壽103歲的母親,於5月13日與世長辭。我與母親有著75年的母子深情,母親的辭世,悲傷的心緒久久不能平復。每天回碧山老家,已見不到母親慈祥的容顏,而是她的遺像和神主牌位,內心的傷悲不言可喻。想寫一點紀念母親的文字,竟一時無從著手,實在愧對母親75年的養育之恩。但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因為母親還活在我心中,即便不能寫出她精彩的一生,至少可記述她人生的片斷。因此,我把紀念母親的文章容後再寫,想必老人家不會怪我不孝吧。
喜的是《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出版發行,並於7月18日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5日在金門睿友文學館,各舉辦一場新書發表會。
這本書能被翻譯成越南文,首先必須感謝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特聘教授居中牽線,並邀請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學文學系黎光長主任,及潘秋雲、阮黃燕、胡玉明、黃氏秋水、阮東朝等五位教授,共同來翻譯書中的六篇作品。然後由國立金門大學與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學聯合出版,越南文化—文藝出版社發行。
出版單位於2019年11月8日,在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文學系、主辦的「越南與東亞文化、思想之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同時舉辦《陳長慶短篇小說集》越文本新書發表會。會中有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等4個國家近200位代表共同參與了這場盛事。雖然邀我參加,但基於個人因素使然不便出席,只好婉拒他們的好意。可是陳益源院長還是幫我錄了一段感謝辭,以視訊方式在現場播放。大意是:
今天我的心情格外地興奮,因為我的作品《陳長慶短篇小說集》將在貴校舉辦新書發表會。身為這本書的作者,理應前來參加,並來向諸位致敬與致謝,但因個人因素使然,不能親自出席,除了深感抱歉,也請諸位體諒。
這本書能翻譯成越南文在越南出版發行,首先,我必須感謝兩校聯合來出版這本書;如此,對一個僅讀過一年初中的老年人來說,更有不凡的意義。所以對兩所不同國度的高等學府與陳益源院長,我必須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和謝意。
繼而,我必須感謝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學文學系黎光長主任,如果沒有他和諸位老師克服萬難,逐字逐句把我的作品翻成越南文,這本書依舊無法呈現在越南讀者面前。對黎主任和參與翻譯的老師們,同樣地,我也必須以一顆誠摯之心,致上最虔誠的敬意和謝意。
雖然越南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可是兩國之間的歷史和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在我的作品裡,為了凸顯金門這座島嶼的鄉土色彩,我經常會在文中穿插一些當地的民情風俗和俗語,以及駐軍獨特的專用名詞,所以翻譯起來是較為困難的。而黎主任和諸位老師,還是一一把它克服,並呈現出它的原意,讓我相當敬佩。
這本書能在越南出版發行,可說是我從事文學創作五十餘年來最大的殊榮。縱使我不懂越南文,但內心的興奮不言可喻,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能讓越南的讀者和朋友們,充分地瞭解金門的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
不久,這本書又獲得越南文評家黃如芳、陳黎花箏、阮廷明奎、阮秋賢等四位教授的重視,相繼撰寫專文推介,讓我感到與有榮焉。而這本書能翻譯成越南文,並蒙受越南學者和讀者青睞,必須歸功於陳益源院長。倘若沒有他穿針引線,這本書勢必沒有機會在越南出版發行。
然而,當越文本受到越南學者和讀者肯定後,陳益源院長發覺臺灣有許多越南人,包括十幾萬的越南籍配偶,以及八、九萬的勞工和留學生,他們的母語是越南話;另有數十萬的越南新住民子女,他們的媽媽看得懂越南文,於是院長又興起出版中越文本供他們閱讀的念頭。當他提出這個構想時,立即獲得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的重視,以及范燕燕參議的支持。於是在陳益源院長運籌帷幄下,不出數月,《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就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出版面世。這本厚達四百餘頁的中越文對照本,為我五十餘年的創作生涯,留下一個極為珍貴的記錄。
繼而是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辦的首場新書發表會,即使陳益源院長事前曾徵詢我要邀請那些人參加。但因母親剛過世,重孝在身,實在不方便親自出面邀請任何一位親朋好友來參加,所以一切尊重院長,由院長做主。院長也能體會我的心情,絲毫不勉強,由他開具名單親自致電邀請。可是台灣文學館的工作人員,深知老館長的為人處事和人脈關係,以疫情為藉口,提醒老長官勿超過八十人;而院長給我的名單已超過百人,尚不包括成大中文系助理,與台文館的工作同仁在內。
院長邀請的貴賓和朋友們來自各階層,有政府機關,學術單位和民間團體,以及越南籍通譯、修女、教師、留學生,台灣新住民及其子女……等等。其中台灣文學館除了現任館長蘇碩斌,又有鄭邦鎮、李瑞騰、陳益源三位前館長與會;著名作家、成大特聘教授蘇偉貞亦撥冗前來參加;總統府資政、詩人吳晟也特地從彰化趕來;台大文學研究所所長黃美娥、金門縣政府台北服務處主任孫國欽、金門文化局前局長呂坤和、《金門文藝》社長楊筑君、律師陳芸……,亦專程從台北南下;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侯明福、執行長吳春福,台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陳瑞華、副理事長何柏霆……等人,亦出席共襄盛舉。現場嘉賓雲集、氣氛活躍,的確讓老朽受寵若驚。
當新書發表會尚未正式開始時,台灣文學館安排了一個文物捐贈儀式。我不敢說捐贈的是文物,因為還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由台文館邀請審查委員來審定,通過後才能正式登錄為文物。但這些東西對我而言則相當重要,別人的保險箱放的或許是金銀財寶,而我存放的則是下列這些被我視為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
《金門文藝》部份
一、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62年9月局版台誌字第0049號,局長錢復)
二、金門縣政府營利事業登記證(65年4月10日金商登字第1711號,縣長譚紹彬)
三、中華民國雜誌事業協會會員證書(70年5月6日國誌證字第0408號,理事長任卓宣)
四、《金門文藝》第1期至第7期各乙本(第7期為報紙型)
五、《金門文藝》革新第1期至第4期各乙本(第4期為報紙型)
個人部份
一、《寄給異鄉的女孩》著作權執照(62年11月台內著字第5939號,內政部長林金生)
二、內政部公函(文號:62.11.20台內著字548132號,部長林金生)
三、《寄給異鄉的女孩》乙本(61年6月20日,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發行人林佛兒)
四、《螢》著作權執照(63年2月台內著字第6202號,內政部長林金生)
五、內政部公函(文號:63.2.6台內著字562276號,部長林金生)
六、《螢》乙本(62年5月20日,台北林白出版社出版,發行人林佛兒)
七、《失去的春天》手稿330張
八、《失去的春天》乙本(86年7月,台北大展出版社出版,發行人蔡森明)
九、《失去的春天》乙本(92年,金門縣政府出版,發行人李炷烽,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承製/發行)
十、《秋蓮》手稿184張
十一、《秋蓮》乙本(87年10月,台北大展出版社出版,發行人蔡森明)
文物捐贈的緣起,係受陳益源院長多次的鼓勵,加上自己也有如此的體認,與其把這些東西放在箱子裡,或是將來留給子孫,還不如捐給國家文學館來保存,較有實質上的意義。因此,我並沒有跟任何人商量,逕自裝箱寄給蘇碩斌館長。今天趁著《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在台灣文學館舉辦新書發表會時,典藏組特別安排了文物捐贈儀式,並由蘇碩斌館長親自頒給感謝狀乙紙。台文館對文物的重視,對捐贈者的尊重,可見一斑。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