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歲月話艱辛
閱讀本(七)月八日金門日報載:為尊重議員意見,與眷戶權益,「中和五眷村」改建,縣府決採自資籌建,預定八月廿七日前,改建計畫,送中央核定,民國四十九年以前,進入改建階段。又據縣府財政局長林德恭提出三個執行方案:招商合建、自資籌建、讓售土地,其中讓售土地風險最低,但有失信眷戶之嫌,最後多數議員傾向縣府「自資籌建」,由縣府酒廠出資籌建,扣除一百三十一戶外,最少還有百來戶可售,在台鄉親居住。
回溯金門於民國四十五年七月,實施戰地政務後,四十七年再逢「八二三」劇烈砲戰,居民遭受砲火洗劫,死傷民眾數百人,民房倒塌數千間,學校停課,居民如驚弓之鳥,躲在防空洞裡過日子,政委會文職公務員,已編入民防戰鬥序列,不准請假或辭職,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以「死守金門」,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後亡地而後存,戰鬥精神。政務委員會,為安置文職人員眷屬,俾服務戰地人員無後顧之憂,乃選在台北中和積穗,當時原為水田,因「八二三」砲戰後,有數十戶金門逃難鄉親,在此落籍居住,通稱「金門新村」,所以當時政委會第一期眷村「太武山壯」,選中在中和地段與「金門新村」民有街毗鄰,同是金門鄉親,彼此也可相互照應,以後續建復興、九如、太湖、浯江等村。
第一期太武山莊眷舍,於五十年元月十七日,會天字第○二四○號令,劉安祺司令官分配,眷村甲等八戶、乙等十戶、丙等二十二戶,共四十戶,後增建五戶,甲等三房二廳廚廁,三十餘坪,另有前院,乙等二十坪,二房一廳廚廁,造價二萬五千元,丙等一房一廳廚廁十六坪,造價二萬元,甲等分配委員、縣長、監察官、乙等為科室主管、丙等為股長、科員以下文職人員眷屬居住,據所知當時每坪地價新台幣二百元,現增值公告地價每坪為新台幣二十四萬五千元,可謂獲利倍蓰。確是劉安祺司令官對服務戰地公職人員一項惠政。
太武眷村,用杉木洋灰瓦片和紅磚材料建成,水泥地板,且乙丙等級,二十至十六坪,十分窄狹,只可稱之為「可避風雨」而已,唯當時政府財政極度困難,同仁也能共體時艱,政務委員會也盡最大之努力。當時眷村政委會派縣府建設科建設股長陳四德,執行監造,每戶用竹籬笆作圍牆,家戶常遭小偷光顧,小偷將竹籬笆竹片接起,進入後院開鎖偷竊,月有數起,防不勝防,眷戶不安,後請政委會撥款家戶裝防盜鈴,發現小偷蹤跡,即按鈴通報各戶,共同緝盜,晚間請財經學校加派衛兵至村中巡邏,才堵住小偷光顧之懼。
眷村因係水泥瓦片房屋,至為克難簡陋狹小,乙丙等家戶多數用竹片搭建廚房,才可敷用,眷戶甚少使用電器,用煤球生火,晨昏炊煙四起,濃濃一股煤臭味,顯示當年金門戰地軍公眷屬生活之寒愴。眷村房屋、竹籬笆圍牆,數次遇颱風被吹倒,也遇八七水災等數次房屋淹水,全村住戶家具被褥泡水,損失頗大,房屋瓦片被損壞等,後來竹籬圍牆因年久腐爛,改建磚牆,較為美觀堅固,也因地震地層變動時壞時修,住戶瓦片天蓋屋頂,亦因時受颱風侵襲,或白螞蟻蛀蝕侵害,數十年經二、三次大翻修,每次一、二十萬元,住戶自費,尚有門戶窗戶經常換修,概括而言,自五十年元月分配住戶九十二年迄今,四十多年累積,每戶最少花費四五十萬元維護費,如照二十幾年前房價計算,可以買到二十坪左右國宅一間,現在水泥片老舊眷村,已成為古董,多年風雨歲月,已無保留殘餘價值,祇有土地增值一坪二十餘萬元,縣府可獲一二十億元收入報酬。
太武眷村,設有自治會,有會所、會長、幹事服務,年節有時舉辦同樂晚會卡拉OK助興,或家戶烤肉聯誼活動,也是選舉活動拉票戰場,原本平靜無波眷村,此時如過雷雨驚動蟄伏活躍,選民投下神聖一票權利。太武眷村,每年春節元旦,清晨八點鐘,全村戶長同事長官三、四十人,在村內圓環集合,舉行元旦團拜,推由程縣長如垣主持,排兩行相對鞠躬行禮,互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禮成鳴炮。三十多年來團拜持續不輟。近年來,老一輩眷村住戶,年多古稀,或因體弱血衰,長者逐漸凋零,所剩不過十餘人,新一代又因分出外住者眾,元旦團拜,聊若晨星,因此數年春節團拜,已經停擺,不堪回首,令人唏噓!
中和五眷村,今縣政府已決定「自資籌建」,希望此次能真心誠意,實踐諾言,更祈望能派員到眷村探詢眷戶提供意見,不要閉門造車,瞭解中和發展遠景,住戶需要,放寬房屋居住空間,如三十二坪至四十坪格局,三房兩廳以上,眷戶多已三代同堂,可以集中同住,過小則無法容納。至於房舍分配辦法,假設按甲、乙、丙等級標準分配房舍,甲等三十四坪,乙等三十二坪,丙等二十八坪為基準,假使丙等住戶人多,申請三十四坪才夠住,扣除其二十八坪應有權益外,多出六坪,則按造價自費購買,解決舉家合住問題,又如眷戶如有需要上下樓、或同排左右相連,亦可申請自費購買,其餘多出戶數,更歡迎賣給金門籍鄉親、或同鄉會,因彼此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相同,有相互照顧安全感,做到各盡所需,雙贏境地。
總之,中和五眷村,渡過漫長四十年艱辛歲月,希望主管當局,拿出魄力早日改建完成,保障住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