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憶舊》女自衛隊憶往
古寧頭的戰場景點開發後,參觀的人也多了;阿兵哥也因戰事要訓練,撞球台也就沒人在打了。收起撞球台,父親再把房子重新隔間,全家人就住在一起了。那時的我又失業了,書也不能再去讀,撞球台也沒做,只得認命隨著父親去當小工人。早上起床,天還沒亮,大約五點鐘先去田裡澆菜,田離我們家很近,古寧頭的大門口還站兩個衛兵,所以沒有什麼好怕的。澆菜回來,吃過早飯就坐公車去金城工作,那時金城工作多,商家的店都重新蓋,父親承接了;北門的商店好多間,接著又承建舊金城一間國民住宅。在每天日曬、早出晚歸、拋頭露面下,我就不想再和父親去做小工了。先在家裡幫阿兵哥洗衣服,後來父親申請營業執照給我開店,從此又經商,這也是命中注定的吧!經商時不乏好笑的事,家裡買了黑白大電視機,本來是做生意要給客人看,沒想到村子裡買電視的人少,我們就好像開了電影院似的,樓梯都坐滿了大人小孩。每天六點鐘大家都會跑來看電視,坐滿了每一層樓梯階的人,連椅子也都被坐完了。連吃晚飯的椅子都沒得坐,父親、母親及奶奶都很高興,奶奶說放假嘛,開學就不會這樣多人了。果然如此,開學後就沒那麼多人了。只有兩位婆婆還是每晚都會來看這黑白的電視。有時候天氣不好,只有聲音沒有螢幕,她們也聽得很高興。天氣冷了,每天晚上看完電視要回去實在冷,也因喜歡電視,她們也就自己買一台電視看,省去每晚的寒夜路程;家裡也就變得較清靜,有椅子坐著吃飯了。但也很懷念人多的時候,古早人講「人的腳印會肥」家裡的黑白電視到現在還在喔!已經不能看了,只當著桌子用。
村裡有一位叫阿興的男孩子,那時只有廿多歲而已,每次單日打宣傳砲時他老兄很勇敢地爬到屋頂去看砲彈落到什麼地方,隔天早晨大約三點多就把砲彈殼和瓦片撿回來,那時鄉下都會有人來賣麥芽糖,這位賣麥芽糖的仁兄也會順便買砲彈碎殼和瓦片,再拿去金城打造菜刀的專賣店賣。如果價錢公道阿興就賣,他的生活費也就有著落了。砲彈落到海邊,海就有一個洞,等海水退了,只要拿兩個桶子到海裡抓魚。一個桶舀水,一個桶就可裝魚、蝦、螃蟹、蝦姑。現在蝦姑很少見了,這些算是好東西;如果落在民房那就苦了屋主;如果落到農田,作物受損,農人就沒有收成。家家戶戶都不喜歡單號的日子,只有阿興最喜歡看共匪打宣傳彈和撿砲彈賣,因為這些都是他生活的本錢。
我們的新房子有廿人的防空洞,村裡的阿海去台灣讀大學畢業,後來便回金門教書,單日他老兄特別怕,每晚六點準時到我家報到,全家人喔!有媽媽、太太、兒子及女兒,他們都五點多就吃飯,和阿兵哥一樣的用餐時間。來到我家時,我奶奶才在煮晚餐,家裡的防空洞是兩層的,父親自己在洞裡隔一層木板,這樣就算很多人也可以睡覺。冬暖夏涼的防空洞也是我奶奶午睡的「冷氣房」中午奶奶飯後就會到洞裡午休,這洞真是好啊!我一生中最敬愛的奶奶也在六年前以九十九歲的高齡蒙佛菩薩接引,榮登西方極樂世界。
民國六十六年元月一日,我和外子結婚,嫁到榜林村。公公曾經在碼頭工作,也被砲彈嚇壞了!聽說那一年到料羅港搶灘,一起工作的自衛隊員有三個人被砲彈炸死,唯有公公平安無事。據說當時公公忽然聞到一股很沉的香味,若有神助庇蔭地在砲火下逃過一劫。從此每逢單號,他老人家七點一定要到我們家門口的防空洞,在防空洞裡說故事。公公為人忠厚,和鄰居的梭伯母一定在防空洞等共匪的宣傳彈停止才敢回家。那時小姑、小叔年紀還小,也都一起到洞裡聽公公講古。六十七年女兒誕生了,每次到了單號,公公一定要婆婆抱著孫女和我一起到洞裡;怕小孩聽著砲聲會嚇到,一定要到洞裡。在防空洞裡要待上一小時,公公就講一些戲劇的故事,現在回憶起來,真是字字珠璣,都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做人的無上哲學。
我發現老人家沒讀什麼書,戲劇的故事講得很好,忠誠結義、情天薄海、齣齣勸人為善。公公也在八十三年往生了,現在還是很懷念著他老人家呢!
回想單打雙不打、躲防空洞、談天說地、聽老人家講古以及操槍、基本教練、打靶、課堂考試、參加閱兵的日子,晃如昨日、歷歷在目。如今的金門,是開島以來最太平盛世的好日子,過去的事情可以從老一輩的鄉紳口中聽到。但願大家珍惜當下,共同為金門的千秋萬世、瓜瓞綿延子民努力奮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