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金門史話》金門百姓的「胡司令官」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829
字型大小:

「九三砲戰」前後,部隊已大部分遷移到山上野外的碉堡了,軍民的接觸減少,磿擦減少,糾紛自然減少。即使偶有糾紛,也有相關的機制可以處理。同時有關當局陸續在金門設置了軍樂園(軍妓院),將台灣從事色情行業的婦女送到金門,其中也有些是因家庭經濟問題,自願前來金門賺錢的。金門自設立軍樂園後,這些年輕的戰士有發洩的場所,社會的強暴案件才逐漸減少,軍紀也才進一步獲得確保,金門婦女的安全得到保障,社會也才日趨安定。

至此民眾對部隊的觀感也大幅改變,呈現「軍民一家」的景象,這種現象可以從部分軍人的回憶亦可得知,曲知平先生回憶說說:「(民國四十四年)我第一次到金門,那時金門還沒有營房,防禦工事非常簡陋,除第一線的作戰部隊住在防空洞和碉堡外,後勤單位、指揮機構還有一些預備部隊仍住在學校或民房內。我在師部擔任少校參謀,住在山外村陳朝金的家裡,金門百姓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純樸,也很樂意幫助政府。那時軍民的關係很好,我們白天在陳家的大廳辦公,晚上就在同一地點打地舖睡覺。陳家大小對我都很好,尤其是陳老太太,她雖然已經有七十多歲,但身體仍非常硬朗,她每次炒花生都會特別招呼我,送給我一些炒花生,讓我這位異鄉的遊子,覺得有家的感受,我對這戶人家至今仍非常感激。」

十、金門百姓的「胡司令官」

  胡璉將軍不但是一位軍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古寧頭戰役、大二膽之役和八二三砲戰都是他的戰果,他為自由中國在危疑震撼的時刻立下不朽的戰功,提振了民心士氣,為台澎金馬五十年的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對金門人來說,他更是金門人的「恩主公」,在軍事管制時期,他愛民的心滋潤了百姓枯竭的心靈,使戰火中受苦的百姓有了新的希望。 他兩度出任金門司令官,任內的一些行政措施為金門立下長治久安的基礎,他的愛民措施不勝枚舉,所以廣受百姓的愛戴,因而金門百姓都稱呼他為「我們的司令官」。

其實最初的軍民關係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之下,在胡璉︽金門憶舊︾有這樣的一段描述:「由於大局急劇逆轉,中央正在播遷,古寧頭戰後的金門,得不到足夠的後勤支援。為了要打敗敵人的再度大舉進犯,構築防禦工事便成為軍隊中要務的要務。但構工的材料那裡來?金門無樹可砍,不得不借用民間門板,軍民雜處,室無門以分內外,民眾當然發生反感。有的海岸邊已無板可借,便祇有拆毀民屋。加上軍民之間爭燒草,爭水吃。以及管理連絡員,今天查戶口,明日盤問底細,民眾安有不勝其擾之理?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期間,筆者(胡璉)巡視軍隊到鄉村,人民見到我無不投以厭惡眼光,好像我就是當年山東河南人心目中的孫殿英、劉桂堂─『土匪頭子』。有一天我從沙美到瓊林的路上,看見一位老嫗工作陌頭,我趨前致候,慰其辛勞,嫗對我卻大發雷霆,指手劃腳。我不懂金門話,但可以瞭解是責難,側面一位青年農夫,向嫗介紹:『他是司令官。』嫗怒更甚,詬亦加厲。問彼青年以嫗何云?青年曰:『彼謂彼知你是司令官,故意罵給你聽的。又謂你的士兵擾民太甚,田埂上的石塊,都被搬上海岸構工。雨季來到,水沖禾失,民食何來?』我默然而去。」 胡璉因而感嘆亂世帶兵的苦況。

但軍民的緊張關係全靠胡璉的用心經營來化解,他認為軍隊是保國衛民的,怎麼可以欺侮老百姓呢?那時在金門服役的楊世英回憶說:「他(胡璉)告誡部隊說:『我們現在是軍人,以前是老百姓,退伍之後還是老百姓,我們為什麼不愛民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