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金門美麗的鳥—戴勝
喜歡賞鳥的朋友,如果有機會在野外和戴勝相遇,相信都會有驚艷的感動!
根據金門縣野鳥學會的莊西進老師說,金門人稱戴勝為「墓坑鳥」,因牠們常棲息或營巢於破墓穴(閩南語墓穴音為蒙崆)而名。也因為牠們常在墳地出入,故金門人認為戴勝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不過這樣的一種行為,站在今天的保育觀點來看,卻反而讓戴勝有更寬廣的生活空間,莊老師說如果要選拔最能代表金門特色的鳥種,戴勝最是當之無愧,金門縣野鳥學會已經將戴勝列為會鳥。
戴勝的嘴長而下彎,黃褐色的樸素身體,披著黑白相間的羽翼,頭頂戴著印地安酋長般的漂亮羽冠,波浪狀的飛行姿態,非常的引人注目,戴勝在台灣為春秋兩季稀有的過境鳥,金門為普遍之留鳥。
大抵營巢於土穴裡,雛鳥受驚時會由皮脂腺排出極強的霉味,故在大陸有臭婆娘之稱。通常在地上單獨或2~3隻成小群,鳴聲「hoopo,hoopo」,故英名Hoopoe。
雖然牠們在地上奔跑快速,但飛翔卻不快。喜歡捕食蠅、蜘蛛、蝗蟲、蚯蚓,或蜥蜴等小動物。
戴勝,羽色為雌雄同色,全身大致為土黃色,頭部、上背、小覆羽為土黃色,尾上覆羽及下腹白色,其餘為黑色且有白色橫斑,尾羽十枚,有一白色橫斑;戴勝拍翅緩慢,通常喜歡在落葉堆或腐木中啄食昆蟲或蠕蟲,一般單獨或小群出現於海岸附近之農耕地,開闊的土地或林地,繁殖期五─六月,不築巢,下蛋於樹洞、堤岸縫隙之中,蛋約五─九個,呈白色,亦有淡黃、淡綠等不同顏色,雌鳥抱卵,十六─十九天孵化,雛鳥晚成性。
我進入國家公園工作之前,因為在學校服務,學校有賞鳥社,因此曾經參加賞鳥活動,金門縣野鳥學會的莊西進老師帶著我們這一群喜歡「鳥」的朋友,一起去賞鳥,莊老師和我是金門高中的同事,我有機會向他學習很多;後來我離開了學校的教學工作,進入金門國家公園保育課工作,更有機會經常接觸到和鳥類相關的資訊,金門國家公園曾經委託中央研究院鳥類專家劉小如研究員調查研究金門的鳥類生態,據劉教授的研究金門的鳥種已經有284種之多,最近又委託台大袁孝維教授調查研究金門夏候鳥栗喉蜂虎的營巢環境,所以,常常有機會和這些研究人員接觸,對於鳥類生態更加了解和增加濃厚的興趣。
我因為工作和興趣,便常常帶著家人一起到野外賞鳥,有機會在旱田裡驚艷般的和金門的特有鳥「戴勝」相遇,當時的驚喜如今仍甜蜜的留在心上,後來更常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跑野外時,三不五時,會在聚落內的屋脊上意外相遇,記得有一次在金門水頭有名的古蹟『酉堂別業』(私塾)的半月形園池邊,見到一隻美麗的「戴勝」,後來在「水頭蔡開國、蔡開盛」木雕著名的古厝前的電線上,也見到一隻戴勝,和蔡家的大嬸談起,她對這一隻戴勝也頗有感情,原來牠就生活在這裡,所以他們都當牠是好朋友一般的疼惜。
今(92)年七月,我辦了「夏季鳥賞鳥活動」,金門地區的民眾反應十分熱烈,來了許多喜歡鳥的好朋友,我們在金門縣野鳥學會的老師李慶豐、莊西進、許永面、李明治及生態專家廖東坤、周民雄、梁皆得老師的帶領下,悠遊於田野的懷抱,享受大自然的驚奇,記得在金門縣農試所的田野,有一處堆放了金門酒廠釀酒後的酒糟,那些酒糟對鳥朋友來說,是最豐美的食物,有的來吃酒糟,有的不一定是欣賞酒糟,但是酒糟卻引來了其他的昆蟲,而鳥朋友喜歡的昆蟲在這裡跳躍著,所以我們透過望遠鏡可以分享鳥兒快樂覓食的畫面。
七月底有民眾送來受傷的亞成鳥「戴勝」,那模樣像個剛出生的小嬰兒,那樣天真、可愛!叫人打心底的喜歡牠,初始由同事莊先生照顧,莊先生對於野生動物救傷有豐富的經驗,最重要的是他很有愛心和耐心,而且細心、用心;每天餵食「戴勝」麵包蟲,我們是看著牠一天天的茁長,看牠在紙箱中輕拍著羽翅,像個學步的小娃兒,蹣跚、搖擺、逗趣;讓我們分享生命的喜悅!
後來,莊先生要到台灣出公差,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照顧,我的孩子適逢暑假,於是便高興的接手當個「鳥奶媽」,先由鳥專家廖東坤老師現場指導,再請莊先生一旁協助示範,於是八月上旬,我們一家帶著「鳥寶寶─戴勝」回家,還有牠的一干寶貝,如麵包蟲、葡萄糖、針筒(餵食葡萄糖水用)、夾子(夾麵包蟲用)等,都暫時帶到我們家,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剛來我們將鳥放在二樓,記得廖東坤老師在指導時,說鳥媽媽餵雛鳥,大約二十分鐘餵一次,他要我們至少要三餐餵,於是上班時間,孩子剛好放暑假,就由他們負責,有時晚上我們下班,便一起幫忙,先生和兒子合作,剛開始要一人協助把鳥的嘴打開,一人再夾麵包蟲餵進去,一次約吃個五、六隻,我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隨著時間的累積,鳥兒精神和體力也在增強,彷彿嬰兒在成長中,越來越茁壯。
慢慢牠會自己從紙箱中鑽出,跳到箱子的邊緣,在那裡張望,眼睛烔烔有神,像個天真的小娃兒好奇的瞧著,偶而我們的舉止驚動了牠,牠立刻豎起牠那美麗的羽冠,讓我們驚艷不已!像個印第安酋長一般的威武、神氣!牠和孩子似乎很有緣,有時也肯跳到孩子的手上,那般的親密,宛如我們家的一員。
「戴勝」在我們家生活了一段時間,食量在增進中,現在可以一次吃個七、八隻,甚至更多,而次數也在增加中,但是令人高興的是牠日漸長大,會在紙箱中有力的轉動、踏步;並且常常跳出紙箱,在我們家的客廳走動、輕飛;看來牠回野外的日子快了!
後來同事莊先生出公差回來,我們就把「戴勝」送回國家公園,結束這段與「鳥」為友的甜蜜生活,那是一種很特別的生活體驗,讓我們對生命更加珍惜,更知道和大自然一起生活、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