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世界無車日的啟示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775
字型大小:

1890年文明史上的偉大進程之一│第一部汽車的問世,為人類生活帶來相當多的便利。汽車的普及,讓人與人交流更加密切,不同地區的物產得以交換,城市也因此獲得擴張。然而今天,全球汽車總數已逼近五億輛,汽車的氾濫已然形成新的環境課題。汽車所帶來的能源消耗、空氣與噪音污染、交通安全、空間擁擠等問題,威脅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就在這樣的背景,法國土地規劃及環境部門在1998年9月22日在三十多個城鎮發起「無車日」活動,規定除公車、警車、消防車等公共車輛外,私人燃油運具一律不准進城。原本這一具有烏托邦色彩的社會運動,竟然得到許多城市的跟進:1999年,法國有六十多個城市參加,法國以外有一百六十多個城市響應;2000年,進一步成為全歐洲的「歐洲無車日」,廣受城市居民的歡迎;之後,影響力更逐年擴及中南美洲、亞洲的城市,哥倫比亞的波哥大、中國的成都及太原都曾經響應舉辦。台北市,在2002年的9月22日,首次加入全球一千一百二十個城市的「世界無車日」(Earth Car Free Day),平日車水馬龍的仁愛路及中山南北路,十五公里長的道路讓位給直排輪、滑板車、腳踏車及行人。今年,預計會有更多城市加入,報載高雄、台南、花蓮都有意試辦。

歐洲的無車日運動,其實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價值。回溯世界城市史,法國巴黎的城市規劃奠基1850年代拿破崙三世的巴黎市政長官豪斯曼(B. Haussmann)之都市規劃與設計,他剷平了中世紀的舊牆窄巷,代之以寬敞的林蔭大道(Boulevard),讓巴黎一躍而成世界之都,進入「美麗年代「(La Belle Epoque),成為全世界大都會爭相效尤的典範。然而,就在百餘年後,豪斯曼的巴黎被他從未見過的汽車給癱瘓了,人們驚覺香榭麗舍大道不再是閒逛者的天堂,城市不再屬於行人。這樣一種覺醒,促成了「由下而上」式的無車日運動,城市居民向汽車奪回空間的自主權。這不但是一種新的人權運動,也宣示了對人性化生活環境的嚮往。

過去數十年,和許多第三世界相同,台灣城市交通建設主要以汽車為主體,政府對大眾運輸投資不多,導致私人交通工具大量成長。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城市道路不斷開闢及拓寬,這又引來更多私家車的成長,惡性循環、飲鴆止渴。在這樣的情況下,街道成為名符其實的「車河」,人們行走、生活於其中的權利被剝奪。道路不再是有趣的空間(著名的美國建築師路易斯‧康曾說過一句的名言:城市街道是一個小孩成長過程中,可以找到未來志向的所在),相反地,城市道路是不友善且具危險性的地方,特別是長者、婦孺及肢體不便者,「馬路如虎口」是我們從小被耳提面命的警語。

金門都市化的歷程較晚,相對於台北、高雄、泉州、廈門仍有較佳的環境品質。不過,近五年來,汽機車數量成長速度驚人,車禍時有所聞。我必須提出警告,若公部門再不積極規劃、建立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如環島輕軌電車),而放任私人車輛這樣成長下去,城鎮地區勢必會面臨塞車、停車之苦(殊不見總兵署廣場停滿了車輛),景觀道路將會大量被拓寬,金門的生活環境及觀光產業將受到更大的打擊,更遑論作為一個永續發展的生態之島了。

我不是反現代化的主張者,要大家回到步行或獸力的年代。我是希望透過「世界無車日」運動的引介,提醒公部門未雨綢繆,及早全盤、前瞻考量輕軌電車的舖設,並且呼籲大家一起找回「失落的空間」,找回我們的街道、廣場與廟埕,確保生活環境的品質與價值。廈門的鼓浪嶼,全島禁止機動車輛(僅有垃圾車、消防車及救護車三輛),確保了居民及觀光客的步行樂趣,連當年貴為國家領導的鄧小平,上鼓浪嶼島都靠走路。近年,不想走路的觀光客則可坐上電池動力的小列車。店家或居民若需要運送貨物,則仰賴人力板車。看起來不方便的規定,卻成為一種極具魅力的特色,鼓浪嶼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參考。

強調要與世界接軌、明年準備舉辦「世界島嶼會議」的金門,「世界無車日」運動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