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現代化———前世、今生與未來
前言:
九月十四日參與了地區知名導演董振良關於︽解放戰地︾影像書發表座談會,期間臺灣來的桂冠出版社老闆賴先生在言談間幾度戲稱我們金門為「貴國」,在當今選舉至上、政治為先、言必稱公投、建國的臺灣社會,如此言論,自是引得在場鄉親深感心有戚戚焉。
是日晚上八點多,有幸到縣府同李炷烽縣長見面,指陳對金門發展的期許與看法,雖屬管窺之見,深幸縣長能容我敷陳並大發厥詞。從與李縣長的聊天中,概略知道縣府作為地方政府施政之不易與無力感,也知道地方官員與議會民意代表努力建設金門的用心。誠然,金門今天尚有千百個阻礙發展的理由,都需要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及所有鄉親共同來面對、解決。當晚由於時間有限,言語未能盡清晰、脈絡相連之意,故略作消化並訴諸文字,望能同熱愛金門未來發展的鄉親共同交換意見。
金門雖小,困難實多,作為有執行力的領導主事者,須能洞見並擬定有創意的發展策略,在艱困的挑戰中,拋出議題、誘發輿論、協調溝通、凝聚共識後全力執行以創造歷史。
●文化老人與經濟侏儒
金門的開發雖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大抵不脫避難邊陲和軍事要塞的角色,歷史的宿命在此兩度演繹:明鄭及國共內戰。雖然也有過理學教化、文風燦然的歲月;有過幾近於政軍中心的烽火激情;但都是在中原板蕩、國家危傾之際。
金門的前世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官兵、百姓、流民和強盜的汗水與血淚。作為海隅孤島,金門歷來海盜肆虐出沒,明初江夏侯周德興築城於今舊金城,置守禦千戶所,明末鄭成功並在各重要海防據點設置巡檢司,金門自此成為海疆防禦重鎮。
明崇禎年間,清兵勢盛而明朝遺族紛紛避難閩浙,永曆四年,鄭成功號為「招討大將軍罪臣」進駐金、廈二島,並迎魯王以圖反清復明,至此改變金門從西晉未年以來歷經南北朝到隋朝所扮演的避難邊陲的角色,一變而為兵家爭勝之地。近代則自民國三十八年,國軍撤守臺澎金馬,並因金門幾次戰役而奠立國共對峙之勢。
金門作為中原文化(大陸文化)引入臺灣的橋頭堡固有可喜之處,對先民開台亦有不可磨滅之功,文化上,金門也有自己的主體性格,這方面近年來金門文史工作者著墨甚多,對於金門文化的發煌厥功甚偉。
從文化層面檢視,過去苦難的代價│古蹟、戰地遺蹟、開發落後而幸得保留的生態環境,反倒成了今日觀光立縣的思考基準。無疑的,在文化上金門也算得上有些年紀的老人了。但是,從經濟角度看金門,自古而今,卻一直都是體弱多病的侏儒。
金門近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離臺灣經濟體太遠、島小勢孤,距離大陸又近,隨時處於軍事威脅之下;這情形跟大陸福建經濟發展的最大自然障礙是多山而且中原隔絕而造成地域封閉、腹地受限,同時資訊不靈的道理一樣,同時福建也直接面臨大陸與臺灣關係不確定的威脅。但是,今日看來,往日的缺點卻也成了今日的機會,對福建來說,對台的地理與文化優勢,反而成了今後整合成為閩南大三角以對抗以上海、蘇州、杭州等為帶頭的長江三角經濟區,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主的珠江三角經濟區,及以大連、青島為主的渤海經濟區。對金門而言,臺灣與大陸的真正三通未必對金門有何實質利益,但是地理上靠近廈、泉、漳的優勢,讓我們對金門今後的經濟發展多了可選項,金門如何將往日的敵人,變成今後的戰友、如何將威脅轉化成機會、將劣勢扭轉為勝勢,都將考驗著金門島民的智慧。
●選擇大陸化、全球化或是區域化、邊緣化?
我們對於過往自然及文史的搜羅,多半是一種文化的「定格」動作,但是作為一個連續性的發展主體區塊,每一階段的經濟狀況經常與文化性格相互形塑。金門在經濟上可說鮮有可稱道之處,我們固可以歸咎於長達三十六年的軍管戒嚴,歸因於歷代的盜寇強梁。但是,解嚴之後的今天及未來,是否有更進一步的作為?我們盡可將金門的前世交付給熱心的文史工作者作為研究的功課,但是,金門的現在及未來的經濟發展卻是我們每一位鄉親責無旁貸的切身議題!如何擺脫被「邊緣化」的危機?該不該大陸化?或是如何區域化與全球化中找尋出路?也就很自然的成為每一個金門鄉親所應該深入思考與關心的。
基於這樣的情感認同,我們不得不把金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從兩岸長期對抗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來,甚至,應該從如何整合金廈資源、台海兩岸資源以創造雙贏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深感未來政治不該再阻絕金廈的實體往來發展。看看連南北韓這樣的敵立情勢,也阻擋不了板門店鐵路的連通。何況目前的金門、廈門至少沒有這樣的敵對氛圍。雖然政治上臺澎金馬一體,可能讓我們縣府官員夾在兩岸間而顯得動則得咎或行政上多所窒礙。但說到金門經濟發展,任何一個不太笨的人都可以體會,金門不可能也不應該擺脫近在咫尺的廈門或福建這個主體。我們在看待兩岸或金門未來發展時,似乎應該有更高的策略意圖,應該努力從臺灣與大陸對立競合的現實中,尋找金門任何可能存在的微弱優勢,以便讓金門未來成為福建、甚至是中國發展的制高點。
金門的經濟發展應該借鑒大陸改革開放中幾大特區的發展經驗,其成長模式大體存在三大要素:政策、人才、資金。金門的發展似乎最迫切的就是需要穩定、寬鬆而且開放的政策。有了政策,才可以擺脫並扭轉戰地給人充滿風險的印象,今後不管是落實「離島建設條例」、爭取金門和平經貿特區化或是思考如何協助兩岸科技產業分工整合並引進外資以創造就業機會等,都不應停留在政策宣誓或競選政見階段,我們應該清醒的意識到,連臺灣都無法漠視於大陸這個強大經濟體,我們蕞爾小島又何能例外?
發展金門經濟自非易事,但凡綱舉目張,舉其大者易無非特區政策、金廈交通、人口優化、產業發展、行政效率等。
●建設金廈大橋,擴大金門經濟腹地
金門在島內的交通網固然發達,甚至號稱公路網密度全球第一。但畢竟 侷限於一隅,金烈大橋雖可將大、小金門連通,但猶不能改變金門封閉及腹地狹小的問題。「金廈大橋」的規劃、興建實則刻不容緩,只有金廈連通,才能扭轉金門經濟發展的困境。如果,金門依然自成隔離之勢,即使大、小金門連成一體,對金門的發展幫助實屬不大。即便連阿扁總統競選政見提及的「建設金門為免稅觀光特區」的美意也得以實現,沒有金廈一體的助威,發展格局將極其有限。當然衡諸現況,金廈大橋尚有政治上所謂國家認同與安全的諸多考量,但這些發展蕃籬應該是現階段民意代表及地方官員要極力爭取克服的。當然,十年來地方鄉親期盼的金烈大橋工程預算已多達四十多億,一旦中央成全「金烈大橋」,則未來即使兩岸三通,將來「金廈大橋」的預算編列勢必困難重重、遷延多年。
最近這條被鄉親戲稱為「選舉浮橋」的金烈大橋在選舉前又露出了曙光。此事固然值得高興,但是,在金門這個微小的經濟區塊尚未顯露任何巨大經濟利益之前,所有的龐大建設經費皆需仰賴政府籌措財源。從發展金門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初期建橋的公共投資經費只能在「金烈大橋」與「金廈大橋」擇一而行,我想「金廈大橋」應該是更值得被優先選擇的,這樣的說法,也許讓小金門數千鄉親不以為然,但是,如果代之而建的金廈大橋選擇先從小金門與廈門間做起,我想對發展小金門應該更為直接有效。雖然如此會讓大小金之間繼續維持一段海上交通形式,但是,金廈大橋的優先連通,換得了金門發展的展略縱深,對整個金門的長遠意義更為重大,金門由於金廈連通而與廈門乃至閩南三角形成實體經濟區塊,對於小三通完全開放後,大小金門的水域分隔,正好為金廈之間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時空緩衝,等到兩岸三通交流各項管理臻于成熟及百姓間的互信相處更為融洽,屆時,由於金門地理位置已經與閩三角形成戰略整合,一方面擴大了金門發展腹地,同時也解決了發展生產產業所需的勞動力與人才問題,延後金烈大橋的興建,雖然暫時讓小金門數千鄉親期待落空,但縣府卻可逐步跳脫觀光立縣格局,從而制定及規劃各項產業發展計劃,讓金門在兩岸經濟競合上,擺脫被邊緣化的危機。
我們今天應該瞭解,影響金門乃至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的正是金門經濟發展困境能否打破?而金廈大橋卻有可能是解開金門經濟發展之鎖的第一把鑰匙。建設金廈大橋的經費所需,除了編列公共工程預算外,也可以採兩岸分工,以國際招標、路權收費抵用投資的辦法,這在大陸許多省市的高速公路都被採用。一旦金門、廈門成為一體,金門的發展才能進一步加深並落實。相信金門地區絕大部份的百姓、民意代表都認同金、廈一體的想法,但是,金廈一體如果不排除交通上的問題,只圖發展金廈生活圈,結果自然是金門有限的資源逐步被廈門所稀釋,金門在生活上「廈門化」,但經濟上卻「去臺灣化」、也無法「大陸化」,那將會是一種懸在半空,更加使得金門加速「邊緣化」。從小三通實施至今,多半金門鄉親應該多已經前往過廈門,也有許多人在對岸投資置產,根據廈門相關報導:金門民眾至少已購買了廈門三千多戶房子,若以平均每戶台幣一百六十萬(約合人民幣四十萬)計,3000x1600000=4800000000,地區民眾已經在對岸投入近五十億台幣。平均攤在金門五萬人口上,無論男女老少,光是房產每人就已投入10萬台幣。這將使得今後金門人不再只是關心金門的發展,廈門的發展也將牽動本地父老鄉親的心。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