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的現代化———前世、今生與未來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炳洳。
點閱率:1,021

廈門最近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全力發展海灣型城市,期待成為中國繼香港之外的另一個維多利亞港,其間數次公開向學界與社會大眾徵詢對廈門未來發展建設的興革建議,據廈門日報及相關媒體報導,也有金門鄉親提供建言。其中提及「金門廈門互補」一說。這是很傳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從現實層面來講,金門有求於廈門者多,廈門有求于金門者少,甚至可說沒有。對岸百姓認知中的金門,是帶有強烈臺灣圖騰與色彩的。其實,這正是金門「被邊緣化」的最潛在危險。

在中華民國看來,金門是屬於福建省行政管轄,在臺灣民眾看來,金門以前是個戰地、前線,現在是個離島,在金門民眾看來,金門是金門,臺灣是臺灣,這其中是明顯有認知落差的。但是,在大陸百姓想來(當然包括廈門)金門跟臺灣是一樣的,金門之於臺灣就像桃園、新竹之於臺灣是一個道理。在三通未施行、小三通尚未全面開放時,兩岸因為資訊不對等所造成的認知落差,讓廈門多數人以為金門就是臺灣,也認為金門的經濟發展應該與臺灣相去不遠!

金門在大陸與臺灣間的取捨定位或許見仁見智,但金門在政治上傾向臺灣,在經濟上靠向福建閩三角或廈門卻可能是我們不得慎思的出路。金門發展自古不如廈門,於今尤甚。金廈的發展,歷來都受制於島小孤立,廈門本島自從有鐵路及橋梁連通內陸,發展之勢遂起。金門也唯有打破孤立之勢,方能談經濟發展。從經濟角度看,我們會寄希望於臺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拉長時間軸來看,我們又會傷感的發現,臺灣之于金門,無異于另一個謀生的「南洋」。

金門只有真正融入所謂的廈、漳、泉閩三角經濟區域內,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發展才有可能逐漸化被動為主動、甚至起到樞紐作用。一旦閩三角的角色裏有了金門的身影,金門才有可能擺脫邊陲劣勢,甚而反守為攻。從長遠看,福建的發展少不了臺灣,福建應該是大陸所有省市行政區中最期盼兩岸三通的,金門在政治上應該爭取兩岸認同以成為政治中立區及經貿特區,這點許多地方有識之士早已提出,行政院研考會、金門縣政府、國立中山大學所主辦的金門縣地方發展公共論壇研討會曾就金門地區發展相關議題與策略展開討論,其間,省主席顏忠誠在該會議開幕典禮致詞表示:金門在發展上,雖然過去是以戰地聞名中外,由於定位不明,在經濟上,臺商對於投資金門也裹足不前,深怕兩岸重啟戰爭,投資化為烏有(其實,廈門或福建同胞也以同樣顧慮認為臺灣問題是制約他們快步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顏主席希望中央重新將金門定位為和平特區,以利整體發展。金門縣長也在該閉幕式上建議:中央應將金門定位在和平經貿特區,只有如此才符合離島建設條例的立法精神,也才能有助於金門的未來發展。開幕、閉幕均已提及金門作為特區的定位呼籲,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實。畢竟,金門今日的軍事戰略價值已不若往日,成為和平特區,應該更有助於屏障台海安全。況且,金門已經為政治付出過可觀的時間代價,現在政府應該正視金門的長遠經濟發展。

●發展金門:借鑑「閩三角」經驗,打破觀光思維

金門的發展,試圖以觀光帶動原本無可厚非,如果純就金門與廈門本島(包含鼓浪嶼)的旅遊資源相比,金門應該略優。我們有相對豐富的旅遊與生態資源:戰爭遺蹟、聚落人文、古蹟名勝、自然景觀、保育生態等;但因缺少整體規劃,導致特色分散、無法突顯。同時,由於金門經濟落後,一方面沒能帶來大量商務旅遊人口、同時也無法與旅遊活動形成幫襯,以提升金門旅遊經濟的規模。今後即使中央大力推動「金門地區綜合建設方案│觀光建設計劃」,縣府也願意牽頭整合地區旅遊資源、形成集體行銷。但是,如果在金門經濟的發展上依然沒有突破性作為,整個金門的經濟還是只有一個「高粱酒」,金門的其他的品牌的塑造還是任由地區特產業者小打小鬧,那永遠也成不了大氣候,一旦兩岸實質三通,金門緩衝地位頓失,島內企業缺乏逐鹿中原應有的格局,整體旅遊業亦很難獨領風騷,這一點應該很容易從今日的香港困境可以看出端倪。

金門立委吳成典及馬祖立委曹原彰等,今年初也提案建議開放設立「金門自由貿易港區」、「馬祖自由貿易港區」,藉以繁榮金馬地區以提昇百姓之收益,並落實陳水扁總統的「金馬免稅特區」政見,以振興觀光事業。提案立委表示,自由貿易區開放,萬商雲集,金馬就業機會大增,四面八方湧入的觀光客倍增,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昇,政府的投資當可數倍回收,金馬兩縣的建設經費也不必政府張羅,一舉數得,回饋金馬百姓,創造離島生機就在此時。

從我們的立委構想中不難發現其發展金馬的邏輯是:爭取成為特區以振興「觀光」、繁榮地方。事實上,爭取成為特區是發展前提,有了前提後是否將發展重心擺在觀光則可再行議論。現在讓我們從對岸福建及閩南金三角廈門、泉州、漳州三地的發展脈絡中尋找值得借鑑的經驗吧!

在一九七九年中共中央確立了對福建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之前,福建經濟總量在全大陸二十九個省級地區中名列第二十三,人均總產值甚至落後於西北五省區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陝西之後。直到九十年代初,福建利用改革開放的優勢並把握了自一九八八年後大陸與臺灣的關係解凍及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機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起飛」。二十年間,福建經濟發展明顯,在九十年代中期,福建經濟成長速度一度高居全大陸第一。同樣的,廈門也把握了一九八四年鄧小平巡視廈門,並應允廈門成為特區的歷史際遇,徹底從長年與金門軍事對峙的桎梏中解脫,蛻變成目前福建最有特色、外向度最高、風景最優美的海上花園城市。另外,泉州(很多鄉親應該還記得在2001年來金門演出的泉州歌仔戲吧!)在大陸只是一個地級城市,在福建省內,就行政層級而言,跟省會福州及特區廈門是無法比的。八十年代初,在閩南金三角「廈漳泉」三者中,泉州的經濟狀況排在倒數第一。但如今泉州的GDP不僅超越廈門和福州,高居福建第一,而且在全大陸的地級市中也僅次於蘇州和無錫排名第三。泉州經濟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下轄的晉江、石獅等地活躍的民營經濟及一批敢拚敢衝的民營製鞋、製衣企業。而原本在閩三角中與廈門、泉州鼎足而三的漳州,地理上位於九龍江下游富庶平原,氣候好、物產豐,因此,自我定位為「海峽兩岸農業示範區」,全力發展農業,但因為缺少工業版塊,因此在閩三角競逐中,已被廈門、泉州拋在後頭,甚至淪為廈門市的「副中心」。當然,近來漳州已經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全力發展工業,臺灣燦坤就是這兩年來漳州發展工業的招商成果代表。

從泉州、廈門與漳州的各自發展經驗與定位中,我們應該有所體會,有道是:無工不立、無商不富。金門要發展經濟,在環境開發上應該借鑑廈門,在工商或企業發展上應該效法泉州,創造寬鬆的企業環境、培養勇於冒險的創業精神。我們當然應該大力發展觀光業,但也應該理解任何一個試圖現代化的地區,僅靠觀光是無法全面提升經濟的,這點可以從大陸或東南亞許多已經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旅遊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看出所以。事實上,金門雖然名為國家公園、也一貫強調「觀光立縣」,但是,這樣定位的對錯,對於一個具有中長期前瞻視野的地方行政團隊是值得再次評估考量的。但是,不管發展觀光是否為我們的終極追求,可以肯定的是:金門今後圖謀發展的第一要務必須在政策上取得形同特區的地位,否則只有再一次坐等機會的流逝。

●金門教育特區帶動生產性人口發展

一旦金門可以順利成為集商業貿易、工業加工、科技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的「自由貿易港」或「自由貿易區」或「免稅特區」或成為貿易流通樞紐及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則意謂著金門已經側身於經濟發展的起跑線。這時,諸如:爭取在金門設立加工出口區,借大陸低廉勞動力發展金門等產業發展方案才有實現前提。金門一旦取得特區政策許可,無論傾向于何種發展定位,都必然會面臨另一個關鍵:人口結構問題,亦即如何扭轉金門人口稀少、老齡化的現象,並且增加及創造就業人口。這個問題看來十足龐雜,但是解開的關鍵道理卻是與金門爭取特區身份及以大橋實體連通金廈是一致的。從放大的閩三角經濟區塊來看,金門實則無足輕重,幾乎欠缺所有的生產性資源,如果金門可以取得類似特區的有利的政策以營造寬鬆的產業環境,相關政策研擬部門便可以擘劃特區發展重點、成立招商引資部門,建立一批試驗企業。

當然,在這裏可能碰到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通常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外是市場、內是人才」。不論我們要發展何種產業,人才都是首要問題,眼下的金門不說缺乏人才,連「人」都缺乏。沒有人談發展似乎流於空談。如何增加人口,應該是金門執政者的另一要務。金門需要生產性人口,也需要消費性人口。如何將生產性與消費性人口同步增長攸關金門經濟發展。

(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