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古鳴今》戰火與煙火、軍歌與校歌
金門高中應該要考慮更改校歌了。
今年中秋節是金廈同放煙火的第二年,與其說是特地吧倒不如說是偶然,著名的現代詩人鄭愁予出席了這場盛宴,並送給金門一首特別的短詩─「煙火是戰火的女兒」;洛陽兒女、門當戶對,詩人吟來、意味深長。我們深切盼望自今而後兩岸永享和平,永遠以煙火取代砲火,繼而共同開創金廈兩門的繁榮昌盛。從詩人的戰火與煙火的詩句,讓我想到了金門高中的校歌。歌詞如下:「青年英雋,立志金中,德智體群,我學所宗,肩起時代使命,不畏艱難任重。聽匪砲亂轟,打開了我們的心胸,看祖國河山,遍地血腥哀鴻。我們要發揚金門精神,向民族敵人進攻。這才是青年的抱負,這才配稱革命的英雄,我愛金中,我愛金中,我要做時代的主人翁。」
這首更像是軍歌的校歌曾陪伴許多金門子弟走過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但無可諱言,當兩岸(至少金廈兩門)日漸走向和解、並實際以煙火代替炮火後,金中校歌在年輕的同學聽來應該會顯得格外突兀吧?對於民國六十七以後出生的金門學子從未聽見匪砲來打開他們的心胸;對於兩岸通航後(尤其是金廈直接小三通),踏上廈門的鄉親也並未看見祖國河山遍地血腥哀鴻。更弔詭的是今天可能沒有幾個金門人能說得出什麼是所謂的「金門精神」(即使是自圓其說也罷),要怎樣才能向「民族敵人」進攻?不曉得金門精神,又無法向民族的敵人進攻,那青年的抱負到底是什麼?革命的英雄革什麼命?對於中秋夜在金門慈堤邊、海濱公園沙灘烤肉、賞月看煙火的青年學子而言,有幾人能清晰的描繪那一段歲月?
我想總有人認為繼續保持這首軍歌式的校歌可以提醒年輕學子「局安思危」,畢竟金門曾是戰地,歷史上也數次為戰地,未來也難保不會再成戰地!戰爭對金門的烙印既深且久,要忘記自非易事,此時鼓吹換掉校歌還可能招徠「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之譏。只是守著不合時宜、不切實際的誓言而冀望學子長保居安思危之心,此舉與古代守株待兔的宋人何異?歷史雖然總是反覆,但畢竟還是往前進化的。古代的思想家韓非在其「心度篇」就闡釋了進化的歷史觀,認為「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故聖人之治民,法與時移,而禁與治變」。因為現實是會改變的,今日有可能不同於昨日,所以「世異則事異,事變則變」也(韓非五蠹篇)。何況學校是養成青年人格、傳道授業解惑的殿堂,我們總不能一方面告誡孩子漢賊不兩立,卻又當著孩子的面和所謂的「賊」把酒言歡吧?抑或是大聲嚷著要向民族的敵人進攻,卻又成天往來穿梭於敵後盤算著各式各樣的商機買賣?教育貴在浸潤品德,如果傳道者連最基本的言行合一都無法做到,又怎能期待莘莘學子成為德智雙修或五育並進的俊傑之士呢?
最近網路上有則呼籲家長不要忽視孩子模仿力的文章,說有個孩子對其母親非常不屑,因為這位媽媽在客人來訪時總是熱情洋溢,但客人一走就在背後指謫批評,表裏不一,讓其殊難苟同。可見道德或品德的形塑永遠脫離不了我們自古堅信不移的根本價值「誠」與「信」。「誠」者,不自欺也,不自欺之誠待之於人就是「信」。尚書大禹謨有四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後世公認的修持及實踐道德的心法。人之形於外者,未必與內在一致;而真理(道心)和偽理之辨也不明顯(惟微),只有至誠不欺(精)、純正無邪(一),才能不偏不倚(允)、恰如其分(中)。總之,道德的教育就是品格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教導人們「人我兩得、兩不相欺」的道理。
金中的校歌之所以慷慨如軍歌自有其時代背景,原是無可厚非;但是,學校畢竟是培養智識、品格的地方。教育可貴之處不在告訴學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自然而然的將對的(當然不見得一定對)行為理念呈現。
當兩岸偃息砲火,於是有了女兒般姣好可人的煙火於海峽爭輝。但是,當我們的孩子們逐漸擺脫了童稚,準備迎風高唱時卻發現校歌是如此的沈重!在此呼籲能夠讓學校回歸文化的本來面目,雖然它只是一首一直被這樣唱著的─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