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築史學與考古學的遭遇北京楊鴻勛教授《宮殿考古通論》一書的引介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556
字型大小:

從「風格分類學」到「科學」的建築史

︽宮殿考古通論︾即是建築考古學方法論的集大成之作。在書中,楊先生進一步闡述了其認識論與方法論,指出科學性的復原對建築史研究的重要性,「建築考古學的核心是復原研究。:::復原的首要原則在於忠實於遺跡現象;另一點是,古聚落、古城、古建築的復原,需要借助於必要的有證據或根據的科學論證」。換言之,我們可以清楚理解,建築考古學是一門嚴謹的實物復原科學,必須透過理論的辨證獲得新的詮釋;同時,也與一般的人文學科的歷史研究不同,因為「任憑文獻的歷史學方法研究古代建築的演變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在考古學研究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建立起可靠的建築史學」。

在這裡,我認為楊先生的見解事實上已經觸及到一個核心的老問題,那就是常規建築史可說是一門「風格的分類學」,以形式主義的風格作為鋪陳建築史頁的主軸,而建築考古學所欲指涉的已經是一個科學性的認識論範疇,一方面透過考古史料復原建築實物,一方面也還原了古代建築在社會文化發展的應有地位。

破解中國與日本上古史之謎

在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部份乃是關於上古史「崑崙」的論證,以及日本原始神社建築的起源。首先,楊先生旁徵博引,以建築考古學、語言學的知識,指出古籍中所載的「崑崙」即是「干欄」(ganlan),而「京」就是干欄的原始語音,其形、音、義都表達著原始「明堂」──「社」(奉祀農神)與「稷」(穀倉)。這一論點的提出,除檢證了干欄是上古時期極為神聖的建築形式外,也直接證實了︽史記︾中記載「黃帝時明堂」的正確性。

不但解決了上古干欄建築形式之謎,楊先生把握在日本擔任客座教授的時間,考察了彌生時代的「社」,以鳥取縣羽合町長瀨高濱聚落遺址、群馬縣前橋市鳥羽聚落遺址為例,推論這種原始氏族晚期的「社」(後世日本「神社」的祖型)應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繩紋時代後期)從中國傳入了稻作技術與原始的農神崇拜(即為「社」),到了三千年左右的彌生時代聚落,「社」的設置已然普遍,而「社」的建築形式就是干欄。據我所知,這個觀點的提出,在日本學界造成極大的震撼。因為在過去,日本考古學界總相信繩紋時代與彌生時代的文化是源於日本本土,而非來自中國的影響。楊先生的觀點,徹底翻轉了現有日本上古史的看法,讓許多人啞口無言。

宮殿建築的發展:中國建築史輝煌的一頁

在這本巨著中,楊先生隱含了一個時間的序列,以大量的、嚴謹的資料論證清代以前中國宮殿建築的發展,其中包括我們目前尚不熟知的「南越王和閩粵王的宮殿」、「渤海國上京王國」、「西夏皇帝的陵塔」、「元中都宮殿遺存」、「明中都與南京宮殿遺存」等,這樣一來,完整且豐富了中國宮殿建築發展史的脈絡,也為中國建築史提供了輝煌的一頁。

古代建築史的研究,在楊鴻勛先生以建築考古學的科學方法下,運用了建築學、工程學、考古學、民族學、工藝學等多領域的觀點,大大開展了我們對於消失了的建築的理解,也具體考證了過去史籍對於建築記載的真偽。無疑地,這項工作站在世界學術的尖端,是繼梁思成先生之後,讓中國建築史學界向前邁出一大步的動力。

後記

也許也是受到梁思成、楊鴻勛等知名前輩的感召,我也獻身於建築史學的文化工作。為了讓這座島嶼的歷史文化可以發光發熱,這兩三年來,我率領了一群工作團隊,日以繼夜地工作,一方面讓金門成為我國歷史建築數量最多的縣市,為未來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作準備,一方面也籌劃大型的學術活動,讓世人的目光注意到金門豐富的人文資源。在極為忙碌的生活中,我仍然勉力為金門日報撰文推廣理念,或到各鄉社參加座談晚會推動社區營造。我常這樣問自己,這樣的努力所為何事?::::我想,是一種理想的實踐吧。

在這座並不開闊的小島,外地人的我不寄望掌聲或肯定,只求別受到無理與情緒的排擠。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