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風景中參禪

發布日期:
作者: 汪聞賓。
點閱率:519

明代的王守仁,發揮了陸九淵的思想,主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天下無心外之物」。是兩宋理學轉變為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在傳習錄有如下的記述: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四部叢刊本,王文成公書‧卷三‧語錄‧傳習錄下︾

風景之心

風景畫││即中國的山水畫,濫觴於宋朝,確立於盛唐李思訓、吳道子的年代,在西方則發展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北歐,到十七世紀荷蘭的雷斯達爾才畫出純粹的風景畫,從風景畫在美術史的確立而言,中國比西方領先九百年,可見東方人和西方人對風景的關心及自然觀的懸殊。風景畫始於藝術家對自然風景的模擬,我們可以肯定的:一個風景畫家對於真實風景的模擬能力是基本的能力,對真實風景模擬的活動是最基本的活動。

所謂的「藝術創造的想像」並非指那一憑空杜撰,新奇怪異,胡思亂想的能力,而是指如何剪裁、組織、綜合、演繹那些來自真實世界的資料的能力。我們要特別強調在對真實世界的模擬中,藝術家自我的具現。因為我們所謂的模擬自然;不是無選擇地模擬自然。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模擬活動,是在藝術家主觀的觀照下的活動;這便是主觀的想像與客觀的具體事物之間的關聯;這便是一個藝術家所依存的世界與自我世界的不可分,在藝術品中這兩個世界已渾然一體而主客觀合一。

就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而言,他的自我感情與意念,不是率直的呼號或渲洩,而是通過客觀的具體事物模擬出來,所以藝術家的模擬活動,又非以逼真自然為滿足。它是藝術家的主觀的觀照下的有目的的製作。即使是極端的自然模擬論者,絕對的寫實主義者的作品中亦莫不如此,絕非只是自然的再現。風景畫家對於自然風景的模擬,必須置於這一基礎上來理解;所以王陽明主張「無心外之物」。因為這雖是通往外界事物的一種表現方法,自表面觀之它是模擬外界事物,逼真於自然;但是在模擬與逼真的過程中,吾人不能忘卻藝術家同時把想像注入了外界的現象與事物之中;也就是藝術家把自己的生命注入外界的現象與事物之內,使藝術家的生命與外界的現象與事物相結合;是藝術家的主觀的關照下的客觀世界,也是通過這一套客觀世界傳達出來的藝術家的主觀世界。所以明代的山水畫王履在其作品(華山圖卷)的序文中說:「:::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

風景開眼

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曾經寫了一篇短文,將中國的成語故事(黃粱一夢)加以改寫,故事的內容大略與中國相同;有一個書生,不幸急症病逝,前來協助喪事的道士,忙著用爐火煮祭拜用的黃粱,但是黃粱尚未煮熟,書生又起死回生悠悠醒來,道士深感奇怪,就問書生:黃泉路上走一回,可曾看到什麼?書生就把看到的情形述說了一遍:大意是書生經過十年寒窗,終於進士及第,且因皇上選婿;成為駙馬,接下來官運亨通,屢次升遷,可是因為得罪朝中小人,被貶流放外地,歷經困頓波折,其後皇上查明事實,又將他召返京城,並且付予重任,恢復其官職,晚年則子孫滿堂,安渡餘年。

在中國的成語故事中,結局是:當書生將黃泉路上所見的情形敘述完畢後,就領悟了人生無常的道理,所以就隨道士上山修道。但是芥川龍之介改寫的結局則是:當道士問書生是否已經悟道,是否願意隨同前往深山修道?書生卻回答:我沒有真實的活過,怎能領悟呢?所以拒絕同往修道。

原版故事的書生,其思考可以說是「先驗的」,改寫後的書生則是一個「經驗主義」的人。我們常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常說:「醉後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在藝術論的範疇中,有相當多的篇幅在探討「美感經驗」。美感既然是「經驗」;那麼鑑賞者或藝術家的「體驗」,就是審美活動或創造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體驗」有「感於衷而動於外」也有「感於外而動於衷」。而禪宗故事,也有風動、幡動、心動之辯。

前文所謂「藝術品乃是藝術家模擬自然的主客觀合一的產物」,風景畫家的創作既然是始於對自然風景的模擬,畫家對於真實風景的模擬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那麼對自然風景「體驗」的深刻與否,就與模擬的基本能力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對自然風景的「直覺」,其細膩與粗糙程度,會影響到藝術表現的最終結果,所以「真實地體驗」,儼然是藝術模擬論的核心,它構成了風景畫的美學脊椎骨。

藝術家在創造的活動中;進行「體驗」的方式,固然有萬千個法門,而「寫生」則是最普遍的手段,不過,即使是最普遍的手段,也有不同的層次差異。這是因為每一個藝術家的出身不同,其學習過程所累積的意識形態與習氣,不免影響到他的觀察與表現形式,也因此在同一片風景中,不同的畫家一起寫生,風格卻各異其趣。何以致之?因為每一個畫家都通過他們的主觀作了不同的選擇;同一片景色在他們的心靈中必然產生不同的瞬間感覺;為了把握並表現這個瞬間的審美感受,便要選擇不同的色彩、線條、明暗和氣氛。

 客觀的自然對象是同一的,但經過藝術家各自的主觀介入,從映入每一個藝術家的眼簾開始到模擬活動結束,其過程是人殊人異,所以同一的對象,對每一個藝術家而言永遠是新鮮的。這種主觀的差異性,造就了人類藝術史上的百花齊放。對驅山走海的諸位畫友而言,那就是:一片風景,九種凝視,一個金門,各自表現。可是大家一致的信守則是:只有回到自然的源頭,重新徹底的審視以往學習的背景,在自然中焠鍊淘洗所有的造形表現方式,並且從中尋找出正確而有助於個人意象表現的方法,才有增進作品精神深度與建立個人風格的可能。(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