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所知道的前水頭舊地名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國龍。
點閱率:1,469
字型大小:

墩仔頂--墩頂是一個小高地,墩仔頂多加了「仔」子,就是比墩頂小而且低的高地,從墩頂往海邊的方向走,接下來就是崛仔頭,往前一個小丘陵地,就是墩仔頂了,此處是金水黃氏三房榮祿大夫的墳墓,每年都會有族人來此掃墓,所以印象深刻。
萬金不斷墓--三房驃騎將軍(清代武散官正二品階稱,黃紀)墓地別名,黃紀,諱承都,字寵暹,號俞臣,官銅山參將,卒於1698年,葬於謝厝後墩仔腳,遠望其地層層而上,有如金交椅,由此地環顧四周,有五座山脈圍繞其間,後方高處延伸甚遠,故老名之為「萬金不斷」。
頂後田仔--後田仔位於墩頂和洪山仔兩塊高地之間,由於田地地勢低下,終年潮溼,地點又位於村莊之後,故名「後田仔」。再以「西中路」為界,靠蜈蚣山頂的方向叫「頂後田仔」,靠西埔邊的方向叫「下後田仔」。
下後田仔--西中路旁有赤潭,此為二高地之「山谷」(窪地),俗稱「山腰帶」,中午時分,炎陽高照,腳部易生疾病。後田仔土地溼熱,長時間的耕作,難產生「燥鬱」,如有一時的不如意,更容易發生不測。曾經有一個二十餘歲的養子,可能平日受到的工作要求很高,再加上被動輒以不給飯吃相威脅,有一天的中午,眼見午飯時間已過,卻不見送飯者,絕望的跑到頂後田仔樹林中上吊自殺。下後田仔則發生孩童「熱斃」事件,原來有一位丈夫有「工作狂」的大嬸,帶著孩子上山下田,專注於工作而忘記孩子的防熱措施,等到發現情況不對勁為時已晚。在此特別提出這二位鄉親的不幸遭遇,讓大家反思。
錦地舖氈--顧名思義,此地之美原有如錦繡般的華麗,上面又再舖上一層織有漂亮圖案的紅毛毯,簡直是美上加美。這裡埋著李氏最早的幾位祖先,每年族人都會來此掃墓,近幾年雜草樹木沒有砍伐,要祭拜都無法進入了!今年清明過後趕快僱用怪手清理,四座祖墳總算重見天日。遙想元代,幾位老人家抵達水頭開疆拓土,不禁肅然起敬,向他們深深的一鞠躬。此地位於下後田仔北方的一片臺地,遠望獅頭山,明堂開闊,背後高地層層疊疊,由正後方而上是墩頂,大後方則是蜈蚣山,兩側高度左右對稱,真可謂四平八穩,環顧墓地,四周的植栽蓊鬱,翠綠色的長方形,彷彿一件刻意舖在大地上的地毯一樣。
大崛頭--在西中路的末端,轉往紅山據點的左邊,附近有一大崛,也就是大池塘,大而且深,久不利用,林木參天,旁有一深水井,入內極為危險,靠西中路有蔡世榮剛修復的墳墓,典雅肅穆,墓地遍種韓國草皮,維護極佳,一根雜草也沒有。左後方為「錢銀壓垮樓椽」主角夫婿-黃席豐的墓地,墓由他擁有許多土地的下巿(夏墅)遷至此處,因年久失修,埋沒在一片荒湮蔓草間,兩相對比,撫今追昔,「風水輪流轉」確為萬古不變的名言。
海尾--從下後田仔到海邊,是一片平坦的小臺地,高於海平面約二十餘公尺,利用農業機械耕耘,種植了一大片的高粱,往西就是香爐山了。
紅山--在其他文件有寫作洪山,考慮到一般以姓氏(洪)命名的,都和居民有關,但細查聚歷史,沒有洪姓居民在此活動,故採用紅山一辭。紅山坡度不大,但面積寬廣,和金門城隔三公灣相望,海岸邊有一個長岬角,就是明代延平郡王鄭成功在外海督校閱導水師的巨石。(四之四/全文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