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清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俊偉。
點閱率:1,245

清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強調勤勉向學,透過主觀的努力突破先天的限制,其中有一段是兩位和尚的對比,最容易被一般教科書改編的內容:「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這一則故事是整篇文章主旨的佐證。
第一個問題在於,曾經是真理的事情,隨著時局變化,未必再這麼牢靠。一昧的講究一個單一的標準,固然容易深化信念,卻也容易導致失去彈性。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佛說,去執、皆空,皆俱備救濟、解放世人的意含。近期,周慕姿《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2021年),僅憑書名,讀者就不難猜測在省思什麼議題。努力是好事,一昧的努力是不是好事,就值得再三反省。特定價值觀的強調、固守,是否傷害了其他人?
回顧原文故事,故事本身不差。立志是好事,沒有志向,宛若無頭蒼蠅,只要保留彈性空間。無傷大雅。至於將故事的教訓導向勤學,也非壞事,只是過於接近教科書內容,現代人觀看,會覺得十分板正嚴肅,跟《弟子規》的內容沒有多少差異。比起勤學,筆者認為更該敬佩的是一份冒險精神,一步步克服危機所達到的成果。漫長的旅程、未知的環境,展現求道者的意志力。求道者的意志力勝過求利者(用讀書來賺錢,學習動機未必強烈),如此還算是合理的事情,也符合現代人關於多元價值與意義的追求,毋須框限在考試的面向上。
富和尚謀定後動,選擇的是降低風險的作法,僧人前往南海,如果不是搭船,或許陣亡率是十之八九也未可知。富和尚乃千金之僧,固不宜死於盜賊之手,理所當然;窮和尚能夠活著回來,也未必就不是「生存者偏差」。
古代唯一翻身的機會就是中舉、中進士,士農工商,穿官服送往迎來總比當底層民眾被欺負好,關乎家族興旺榮衰,家族數十位年輕才俊中只要有一、兩位在科舉上有所斬獲,其他人的喜怒哀樂、生死老病都是毋須特別關注的「合理代價」。價值觀如此,彭端淑撰寫此文,實屬正常之事。寫了這篇迂腐庸俗的〈為學一首示子侄〉一文,他們這一族的後代中沒有再出什麼精彩的人物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