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照片‧說故事》官兵開山鑿洞,打造海上堡壘

發布日期:
作者: 圖/正氣文/白頭翁。
點閱率:661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風雲變色,國軍一路敗退至金門,才在「古寧頭大戰」一役穩住陣腳,先後又歷經「八二三砲戰」等多場戰役,共軍無法「攻下金門」、「解放台灣」,歸功於金門花崗岩脈絡綿延,官兵用雙手開山鑿洞,打造海上反共堡壘,如貫穿太武山南北可供雙向通車的中央坑道、同時停放多艘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的翟山小艇坑道、太武山峰千人座位的擎天廳電影院、烈嶼九宮碼頭四維坑道、以及備有數百病床的花崗石醫院與南雄迎賓館,都是聞名中外的地下工事。

然而,這些在岩石中的坑道,都是戍勤官兵一面備戰,一面以炸藥、簡易工具,用血、用汗和犧牲無數生命開鑿而成。有了這些坑道,才能抵擋敵人的砲火攻擊,成功的守住金門,捍衛復興基地致力發展經濟,開創「台灣經濟奇蹟」。

如今,金門陸續撤軍成和平島,許多戰備坑道功成身退,部份已交由「金門國家公園」接收管理列為戰役史蹟,對外開放為觀光景點。緬懷過去,當年欠缺「怪手」和卡車等大型機具,這張攝於民國四十九年的照片,重現昔日官兵開鑿山洞,用肩挑碎石出坑道辛苦的情景,所謂「飲水思源」,對曾在金門駐防官兵,能不增添感恩與敬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