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生態筆記》精靈末路,水獺輓歌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志強。
點閱率:1,030

研究結果顯示,野地生活的水獺平均壽命大約四~六年,屬於獨居性動物。幼獺出生後大約需要二~三個月才會外出,並且由母獺帶在身邊養育一年,而後才能獨立生活。雖然水獺並無特定的發情期,一胎大多只生二~三隻幼獺,但是由於牠們的壽命短、哺育時間長,一隻母水獺一輩子大概最多只能懷胎兩次。這種高死亡率、低出生率的動物,更顯得格外珍貴。

根據一些鄉民的資訊顯示,水獺會在明顯的地方排遺(大便),牠們的排遺會有一些異味,當然這是牠們用來宣示地盤的「工具」。水獺這種「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個性,其實只是警告其他水獺們:「這個區域的食物已經被本水獺搜括一空,你們就別白忙了」。由於牠們活動範圍甚廣,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都有可能,所以牠的地盤往往會發生重疊現象。在同一個區域中,體型較大的雄水獺和懷孕或哺育中的母獺領域性最強,常常為了捕食,會闖入到其他體型較弱勢的水獺地盤裡。

就讀者所認識的朋友中,許多人常常把水獺和一種體型外表相似的物種搞混了。許多人把水獺居住的地方想像成河流,並且水獺會在河流中築堤蓋壩作為居所。其實這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物種─河狸(Caster fiber, beaver)才會有的行為。至於水獺的居所則需要足夠的隱蔽性,土洞、樹叢、石堆、涵管、地洞等都可能是牠們的棲所,此外有時牠們也會自己挖洞居住。

無論過去本島居民如何看待水獺,畢竟水獺在先民乃至於現代的居民的生活中都曾經有過一丁點的記憶。或許在老一輩鄉民的記憶中,水獺是一種兇殘可以一口將人身上的一塊肉咬下;或許牠們會趁著月黑風高的夜裡,摸進雞舍裡偷雞搶食。許許多多惡行惡狀印象,出現在筆者與鄉民的訪談中。但筆者必須為水獺平反,一般水獺(甚至是任何野生動物)遇到人最多的選擇是逃跑。會有攻擊人類事件,通常是為了求生存而作出的奮力一搏。過去會發生水獺咬人事件,若不是鄉民的獵捕,就是母獺為保幼獺而不得不的選擇。相信不會有任何一隻水獺會發神經,自己找上人類咬他兩口吧!

這幾年政府一再大力推動「文化金門」這個理念,就筆者的認知「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對待生活、對待環境的態度,就標誌了我們的文化。筆者將本文命題為「水獺輓歌」,並非詛咒牠們。無非是希望讀者可以對於環境多些關懷,落實一個文化人該有的特質。畢竟讓一種物種消失,對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世界都是一份罪孽。

如果有朝一日水獺真的從本島消失,更深的一層意義是本島的水源受到嚴重的污染,生活環境的惡化已經足以讓生物無法存活。保育環境中的某一種物種,目的不單單是牠們的珍貴,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棲地的重建,意味著找回我們所生存環境的健康」,這是現代先進國家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的趨勢下所得到的發展政策。積極保育水獺除了禁獵外,更重要的是遏止棲地的破壞。然而筆者經年觀察下來,政府的行為與政策正與現代世界的趨勢背道而行。如果讀者或執政者還對未來生活懷有些希望,也請多關懷自己週遭環境的變化。並作出具體的保育行為,減少許多未經慎思熟慮的揮耗工程。

筆者常想,我們不單單只是一種哺乳類動物,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能力帶來的影響力遠大於其他物種。這種力量是毀滅性的破壞,還是讓我們可以依靠知識和大自然和平相處,端看我們自己的決定。畢竟「生存」與「滅絕」端看我們的一念之間。(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