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方傳說》池顯方與蔡復一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立水。
點閱率:1,147

池顯方與蔡復一都是明末同安兩島(即廈門島和金門島)歷史名人。地方志書記載池顯方「尤與同邑蔡復一稱莫逆」,兩人不但有文學之交,而且還有「面線親」。

池顯方字直夫,號玉屏,居同安縣嘉禾里(今廈門)其祖池兆銘原籍長溪(今福安市),永樂間從征沙縣寇,敘功授永寧衛中左所總旗,遂為廈門人。隨著家族的蕃衍,池氏漸成廈門望族,明末清初,文風丕展,科甲聯登。池浴德登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進士,任太常寺少卿(掌禮樂、郊廟、社稷等事)。其弟浴雲、浴沂均有義聲,被道光版︽廈門志︾列入「義行」傳。池浴德長子顯京,萬曆三十七年舉人,任懷慶同知(府之佐官,正五品);次子就是池顯方;尚有一女適光祿寺少卿、金門平林人蔡獻臣(池顯方為其外甥蔡謙光著︽千雲齋集︾、蔡甘光著︽恢齋集︾作序)。池浴德曾孫池繼溥是康熙二十九年舉人,任曲周知縣;其侄顯兗也是舉人出身,任職同知。庚乾年間,還出過貢生池其繩,進士池光遠,可謂是書香門第,詩禮傳家,滿門皆有詩作鳴世。如池浴德︽浴德詩集︾、池顯方︽澹遠詩集︾、池繼溥︽然齋詩集︾、池其繩︽求齋別集︾等。但也出過不孝子孫,如池浴德庶孫池法竟然把廈門水仙宮後鳳皇山下的池浴德墓賣與張鳳詔鏟平蓋屋(見道光版︽廈門志︾卷二),成為池氏家族的千古奇恥。

池顯方先在福建巡撫南居益(陝西渭南人,天啟三年任,曾在廈門沿海指揮抗荷鬥爭)處供職。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在應天府中式舉人,因母親年邁沒有參加會試(即考進士)。他於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在廈門創築玉屏寺(即虎溪岩),「初築玉屏吞海色」。可能是小島「不見流泉石空碧」,抑或是為了潛心讀書著作,終於帶著老母親到同安的端山晃巖。民國版︽同安縣志︾卷八記載;「晃巖在感化(里)端山(如人端坐而名),距縣北二十里(或載十三里),明邑人池顯方辭榮(指不赴春闈)入道,誅茅山棲讀書。其地先是居人(指水庫修建前汀溪、窯內、黃坑、加走埔等村居民)夜見山林放光,木石齊明,以經稱(佛光晃煜)故名。」這就是晃巖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名稱的由來。端山西麓有汀溪,山青水秀,「桃源人家似相遇」。那裡有「幽壑納余青,晴川浮片素」的激素洲、「穴山以為洞,入洞山乃見」的石淙洞、「會心不能言,但知為眾妙」的眾妙亭、「下際端山門,上緣晃巖屋」的松亭、「以塵觸其根,入耳都是韻」的韻亭,還有雙泉坪、花源澗、大龍湫、盤陀石、回獅峰等自然景觀,確是著書立說,參禪樂道佳處,完全適合池顯方和他母親的生活環境。池顯方「一生好入名山遊」,他工詩文,喜山水,嘗陟武夷、遊秦淮、登泰岱,因而「海內傾蓋盡知交」。大書法家董其昌(松江華亭人),地方史學家何喬遠(晉江人),文章風節黃道周(漳浦人)等海內名輩「皆折節樂與交」。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意大利籍的天主教教士艾儒略應宰相葉向高(同安佛嶺葉氏二十世)之請來福建傳道,池顯方也賦詩見贈,可見他交際之廣泛。因此,當他隱居端山時,仍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劉禹錫),造訪者衝著「中有幽棲處士家」而絡繹不絕。彎彎曲曲的汀溪小道,印滿了曹荃(無錫人)、邵之詹和陳相才(均是餘姚人)、張鳴盤(嘉定人)、秦鍾震(晉江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歷官知府)、孫朝讓等四方名人的足跡。他們慕名來此掃葉煮茶,吟詩作賦,給晃巖留下許多名篇佳作,池顯方撰著的書也叫︽晃巖集︾(共二十二卷),這些都是晃巖厚重的文化積澱,也是筆者二十年來苦心尋訪的動因。

二○○四年四月十八日,筆者在褒美村民葉子英地理師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晃巖的遺址。其址在汀溪水庫庫區東側(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汀溪水庫渠水經海底管道流入大嶝角嶼),水庫未建以前,晃巖與宋代生產「珠光青瓷」(以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命名的瓷器)的窯址隔溪相望,大約相去二公里。(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