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阿兵哥拌毒鼠米餌滅地區鼠疫立大功
瞧!這幾個阿兵哥在幹什麼,拌混泥土嗎?錯了,他們正以毒藥拌食米,製作「毒鼠米餌」,準備分送到各村里家戶撲滅老鼠。
早年,金門環境衛生欠佳,鼠蚤孳生,清光緒二十年,島上死於鼠疫者高達八千多人,民國三十四年,瓊林又傳疫情,死亡百餘人;翌年,後浦、古寧等地亦死二百餘人,之後也傳零星死亡病例。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退守金門之後,大力展開毒鼠滅蚤。民國四十一年獲農委會補助,由金防部派員成立「金門鼠疫防治處」,有計劃展開毒鼠、鼠疫研判、噴灑殺蟲劑等等工作。當時,由被稱為「金門老鼠王」的黃兆甫班長帶領一班專業士兵,專責調配毒鼠米餌,並巡迴各村里佈置捕鼠籠,多管齊下全力滅鼠。同時,金防部也通令官兵捕鼠滅鼠,規定每人按月繳交鼠尾,訂定比賽獎懲辦法,因而,曾出現部隊向民間蒐購鼠尾應付檢查、或私下以公發香菸與百姓兌換鼠尾當績效。此外,金門縣政府還訂獎懲辦法,鼓勵民眾滅鼠,定期實施觀摩評比。
這些年來,「金門鼠疫防治處」在黃兆甫和王文華兩位士官長,以及所有參與弟兄努力下,鼠疫已在金門絕跡,他們在太陽下揮汗拌毒鼠米餌的鏡頭,可以為歷史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