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陵水湖畔風華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劍明。
點閱率:1,175
字型大小:

山不在高有佛則名,湖不在深有水生波。從金門水頭航向烈嶼九宮,步越蓊鬱的四維山巒,經東林到南塘,直往楊厝與上林間保生大帝廟的福上山巔,躍入眼簾的是山腳下那九龍江口外烈嶼島西南的陵水湖,曾經是碧波盪漾、景色宜人。而湖畔這個村子│「上庫」即依山傍水而地靈人傑、風光明媚。昔日,陵水湖因上庫村而尊貴,上庫由陵水湖而豐美。

陵水湖毗鄰大海,海水可以由龜山港口自然引入,是早期湖畔人家上庫村先民開闢,用來晒鹽維持生計的鹽田。1946年隨政府為管制私鹽,金門僅存西園鹽場,其餘鹽田均禁產而廢棄。後於1963年駐軍為防務安全及戰備儲水需要,遂修堤築壩與海隔絕,並加以浚深擴寬、整建道路及栽花種樹,美化成風景幽美的湖泊,是早年烈嶼軍民唯一休閒垂釣的最佳勝地。我湖畔家鄉上庫因而近水樓台先得月。

上庫原是一個吳姓宗族聚落,後來由於吳家女婿的落居,始有余、洪、許、陳及沈等五姓的加入,七○年代島民人口鼎盛時期住著六七十戶人家,後期因遷台或旅居南洋謀生者,今日尚有四五十戶。先民自五胡亂華時期由中原南移泉洲,南宋末由泉州而烈嶼上庫。歷代都是以農業維生;農耕是先民最早的原始家業,而鹽業始於元朝泉州所建治之浯洲鹽場的一部份。早期的貧農生活裡,上庫多此一份農務以外的鹽田,是這方島內村落唯一僅有的產業,為其他鄉里所羡慕的佳境。

上庫鹽田禁止產鹽後,大部份居民只能靠著耕農來維持三餐溫飽,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耕種那幾片貧瘠的旱田,過著作穡人的艱苦生活。後來有些人下南洋謀生,有些人則耐不住作穡人的困境,開始動起了生意頭腦,做起「挑擔仔」俗稱(賣廣東仔貨)的雜細買賣,每天擔著裝有女用香水、鞋襪、布匹及各種梳妝用品,到島內各個村莊去兜售,而成為島上最多人做「挑擔仔」生意的村落。

點燃煤油燈的歲月,電影電視都還是農村裡聽不懂的名詞,老一輩者午晚飯後常聚在一家炸油條的「天資伯」的家裡,啜著大紅泡聊起天南地北。後來有位「大返叔」開了一間小店舖,一些年輕的便常到他店裡去閒逛湊熱鬧,後來並在他那裡召集了南管隊、宋江陣及歌仔戲班等民俗活動。因而村裡的婚嫁喜慶,或東家長西家短,大小訊息就在這二個地方不脛而走,這兩個地方也即成為村民自發性的交誼茶敘的休閒所在。

童年時期,孩子們經常聚在村裡「秀才厝」門口的石板埕,玩著「跳腳關」等類的遊戲;秀才厝是清末秀才吳文長的故居,是一棟「雙落雙護龍」形制的三落三合院構造,是烈嶼最大的古厝,曾經是教私塾的所在,現列為縣三級古蹟;是清末秀才吳文長先人經營鹽貨買賣致富,而且熱心公益著有貢獻,鄉里為表酬謝,則將公產土地贈予所興建的。筆者先人同時也功在鄉里受贈一地,蓋有相仿大厝乙棟,於1949年國軍進駐金門後,因無人居住被「胡璉部隊」撤作防衛工事。而秀才厝是為表彰吳文長於家道富裕後方苦讀攷中秀才之可貴而取名。由於秀才厝歷史文化背景的影響,其後裔族人,經商或從任公教,多能奮發有成,而晚近也有宗親立法委員吳成典博士、高雄師大教務長吳連賞博士,及名律師吳奎新等人的傑出表現,亦不無是見賢思齊所成就者。

昔日農村,一些年輕氣盛的青少年,為抒發情緒,則奔向大自然的空間,尋找自我的歡樂。如到福上山的「石頭公」捉八哥鳥、進相思林捕蟬,到陵水湖游泳撈魚;每當下雨湖水會暴滿與海相通,外海魚類會游入湖內覓食,待湖水消退後,有些魚兒來不及回游大海滯留在湖內的窪窟,此刻湖畔人家便結伴帶著戽水的桶具往湖裡漥窟撈魚,常是大人追逐捉魚小孩旁觀歡呼,構成一片熱鬧滾滾的漁撈場景。陵水湖早期確實給湖畔人家提供了豐富的天然資源和無限歡樂。

陵水湖是上庫村民祖遺的私有土地,由於老一輩者不諳法律,未向政府申請所有權登記,僅憑歷代祖先遺留下來的舊式契約,作為各家持分之依據,故被政府列為公有土地管理。是於晚近,經年青者的重視提醒,村老才向政府提出申請。惟主管機關竟以湖泊係駐軍修建,關係防務安全未予核准。然又礙於私人所有之事實,始暫作緩衝處理而優先放租給上庫村。村裡承租後再轉標租給居民經營魚類養殖,而村裡收益則由居民組成之「慈善會」保管,用於社區公益建設等福利措施。

七○年代,地區軍民人口眾多,民生物資消費量大,魚貨供需正常,價格又好,因而水產養殖利潤豐厚,居民競標激烈,「標魚池」也即成為上庫村冬至祭祖「吃頭」時最熱門的議題。直到九0年代駐軍兵源大量精減,民生消費生意蕭條,魚貨供過於求,加上大陸走私充斥,因而淡水魚價下跌,甚至乏人問津,導致村民養殖意願低落,陵水湖無人標租;原是上庫民生樂利的湖泊,此刻連漥窟的價值都沒有了。

陵水湖在乏人標租欠缺經營管理後,泥沙堆積,水草欉生,仿如一片荒蕪的草原。惟基於現實困境及永久權利之持有,村老始一方面向政府陳情,請求減免租金,一方面申請所有權登記。經首任「上庫村天后宮慈善會」理事長余國長老率村民及鄉紳人士,屢次奔走組成社團、陳情申請、與主管機關會議、協調及補證後,主管機關始放棄與民爭利的堅持,於民國八十三年八月十一日准由「上庫村天后宮慈善會」所有權登記而發給土地權狀,歸還上庫村所有。

陵水湖陪伴著我們成長,這裡烙印著許多難以忘懷的童年歡樂,自小目睹它從鹽田結晶池遺跡形成了「土坵」(窪窟);由土坵變成了湖泊勝地,曾經是壯闊波瀾,風生水起美景無限:那魚躍湖中激起圈圈的美麗漣漪;夕陽西下映出金黃的粼粼碧波;微風吹動湖水響出拍岸的優美旋律;水鳥鴦鴛恩愛相依悠游湖中;青年男女儷影雙雙漫步湖邊:::好一幅詩情畫意的美麗仙境,不盡令人遐思。

後期的陵水湖,偶有騎乘機車的陌生青年,好奇地在西岸萬神爺廟前,欣賞彩霞滿天的夕陽,眺望錦繡山河的對岸。唯有湖畔村裡的老人尚環顧著陵水湖,憑藉那依稀壯闊的輪廓,追憶它昔日明媚的湖光山色。有幸於今(九十三)年,蒙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青睞,向上庫村租借四十年,正重新規畫整治,將美化成賞鳥的觀光景點。企盼來日,咱們又可相約好友,漫步湖畔,欣賞它那璀璨風華與上庫榮景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