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戀曲》夏日水果情
由於長期茹素,體質自覺有些偏寒,如何改善成了養生外另一章!
偶然機會裡,見長期浸溼在海域工作的母親,常邀約吃她購買的榴槤,媽自己覺得胃寒,冬天吃地瓜會有胃酸逆流,而吃過榴槤的她,感覺情況有些改進,建議我們也吃吃看,而礙於榴槤那股特殊的水果味,我一時間很難以接受,以往媽一人吃不完的份,每每叫我帶回家食用,我則冰箱一放就算完事,而今年,在外子自己購買一粒榴槤回來食用後,他自己覺得腸胃功能有一些改善,也建議我食用看看,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下,咱們吃了一塊,發覺吃下過程中並無聞到那股「臭味」,反倒被它那濃蜜的口感與甜度特佳所吸引,接下來的動作,就是一箱一箱的買,從一箱售價六百五十元,買到現在一箱五百元,我想日後應會繼續吃下去,家中成員五人中,有四人愛吃,只有一人受了它味道的影響,深怕這味道會讓學校中的同學所討厭而拒吃,反而是吃多的我們,倒是不知真會將這榴槤味道散播出去否?
報上曾經報導過有一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特別愛吃榴槤,吃到臨盆時,胎兒過大,須由剖腹接生,而新生胎兒的體重,重達有六公斤之多,成為台灣有史以來最有份量的巨嬰,看來榴槤的高油脂、高蛋白的水果性質,熱量可真是不少,營養實在特高,視身體的需要看情況再取捨了。
倒是吃剩下的榴槤皮殼。讓我們發現庭院中的一大奇事,記得往年四、五月份雨季過後,小毛毛蟲即出現,在紅磚步道上,這些的小毛毛蟲可是咱們的剋星,一經接觸後,就發紅起癢,而外子的肌膚卻不為所動,以至於歸納出這是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同於他人,才會有這起癢的出現,故而見到毛毛蟲我則躲避之,而外子將食用後的榴槤果皮棄置在庭園一角當堆肥,隔日清早,眼尖的老么大聲呼叫著,原來是榴槤的果皮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毛毛蟲,可說一瓣果皮有上百隻的黑色小毛毛蟲,這奇景是生平第二次見著,第一次是小時候在颱風多雨過後,在養豬舍旁的一棵尤加利樹的樹幹上,爬滿了黃黑互配的毛毛蟲,當時在十來歲的小女孩眼中,可是恐怖驚心的畫面,這嚇人的景象,一直存在腦海中,如今,自家庭院中這夏季來臨前的小主角,又從不知處中孵化出來,也深受外子的歡迎,每次吃完後的榴槤果皮,他多會堆放同一處所,說是不久之後,我們家就會有老鷹來的告訴孩子們,理由是:有小毛毛蟲後,就會有吃他們的物種出現,加上現在就有的蛙類、鳥兒、老鼠:::以後蛇就會來,隨之吃蛇的老鷹就會到來,這就是完整的食物鏈,也是現在強調的生物多樣性之論調。
這幾日大學時代認識的友人,遠從台中沙鹿寄來一大箱的荔枝,宅急便的服務,果實鮮度猶如剛摘採下一般,甜度、鮮度極佳,大半送人後,自己留一些嚐鮮,這屬於燥熱型的水果,咱們可是百吃不厭,也很適合我們這偏寒體質的人來食用,大家又是幾日的荔枝水果餐,相信在這大量食用荔枝後,今年的荔枝水果就會畫上休止符,等待明年的青睞再繼續食用了。
而四月份時,庭院中的龍眼樹競相爭寵的開著乳白色的花兒迎向你,只可惜那時的蜂兒、蒼蠅多,影響結果量,在花季過後殘留在紅磚步道上的落花,可是讓照顧庭院的外子一遍遍的清掃,否則在潮濕的季節被踩踏多次後的殘花,那泥濘的感覺是有如米田共般的令人作噁。
目前小龍眼天天看著它長大,加上家庭廢水的滋養,今年應會比去年的產量豐收些,去年庭院中的那五棵樹齡六年的小龍眼,結果能力有限,但也著實的讓我們體會採果的樂趣與吃食的方便,想吃就摘,也學會從外觀來判斷龍眼的成熟度與甜度等書本上學習不到的辨別常識,常見孩子們上學前或放學後,進屋前順便先摘食的溫馨畫面,接下來是互相炫耀比較誰摘到龍眼王,在他們老爸認真照顧下的新生龍眼,結果不多但是顆顆碩大下,吃在大家的嘴裡,還是老話一句:自家生產的東西最好吃。
夏季生產的燥熱性水果,成了人人愛食成癮的水果,幾年後,以發芽長出的榴槤樹苗,不知金門地區的氣候適不適合它生長?荔枝也是下回栽種的目標,至少去年曾吃到金瑞大飯店後面停車場那四、五棵荔枝的果實,那鮮度、甜度特佳,可見金門地區是適合荔枝生長的,另外,多年前曾在營山村庄內也有人栽種,有這兩例,我們的荔枝夢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