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校園札記》我也是「解說大使」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秀菁。
點閱率:1,098

陰錯陽差,我也成了「一五○解說大使」之一,這二天,逢人我便笑說:今天我是來聽課的,我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這活動頗為特別,針對金門各鄉鎮國中二年級及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而辦,希望透過不算輕鬆的課程,培訓一批「解說大使」,為金門的自然、人文做推廣。

我隸屬於金寧鄉,上課老師是在陳炳容、葉均培老師,他們竭盡所能的傳授我們功夫,同學們得到多少,我不清楚,我個人則是大有斬獲。活動分室內與戶外進行,主辦單位金城國中要他們活動結束後寫出心得,將要做成「社區小報」,我看到了部份學生的努力,也感受到小學生的壓力,但這作業對於他們是有用的,因為他們是金門鄉土的「解說大使」!

首先談到金寧鄉的「自然村」與「行政村」之別,也讓只知自己所住村莊附近的同學能大致了解同鄉的其他地方;再來談到「浦」與「埔」之別,金寧鄉有四埔:埔後、埔邊、頂埔下、下埔下,「埔」指的是荒草地,而「浦」則是靠水的地方,有這麼一句俗話:四埔攏總無一個龍床舖,真有意思!

談到查詢資料的方法,其實很多,可以上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打關鍵字,看族譜、看金門縣誌、人民誌,廟裡的石碑、對聯、神像衣服帶子上的名字,都有跡可尋。金門用「石器」的歷史很長,做糖、做麵粉、做麻油:::,從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開始用石器,直到民國三十幾年我們仍在用。人在廟內向外看可以決定方位,由左而右依序為:神像,觀音、土地公、灶君:::、祖先牌位、地基主;中國自明朝起,左邊比較重要,而台灣、中國大陸正好相反,金門才有的是:中間最大,左邊次之,右邊再次之,左邊的文官比右邊的武官為大;地基主是房子最早的主人:「觀世音」何以現在也稱為觀音?源自於古代不能與皇上同名、同字,世也是「李世民」的世,祂屬於民間宗教,意義為:觀察、聽到人世間的聲音。

拜祖先的香爐「有耳」是因為要「綿延後代」,拜神明的香爐則為圓的;廳堂中間掛的畫像是很有意思的,代表多子多孫多福氣,或者指向人生的目標。了解金門的傳統文化,可以從宗族的宗祠、祭祠的廟宇開始,廟大半為中間:主神、右邊:土地公、左邊:註生娘娘,倒掛的蝙蝠代表「福到」,鞋、盒代表「和諧」,神的封號有高低,爺、公、娘娘、君、帝,其中「帝」的神格最高,看有蓋子的轎可以分辨出來。

「紅」宮「黑」祖厝,宮是仿皇官、宮殿,祖厝是陰的,黑白壁代表嚴肅感;看宮、廟必看石碑、對聯、方位、裝飾圖案、歷史典故。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所以我們向人打招呼、鞠躬時應「左手包右手」,那表示│青龍包住白虎,白虎才不會傷人。金寧地區的特色是村子的「愛國將軍」,因為金門的戰爭,金寧占的比例高;「李光前將軍廟」的前身是李光前廟,因李光前為國捐軀時僅是「團長」,頂多是中校或上校,不能稱為「將軍」,而因他對金門有功,死後在陰間又加了一級,所以成了「李光前將軍」。

節、節間、根、莖、葉,原來學問都那麼深,對生、互生、重生,單葉、複葉、掌狀複葉、羽狀複葉各有特色。在慈湖三角公園,我們看椰子樹、鐵樹,知道鐵樹有公、母之分,而鐵樹並非不開花,更非六十年開一次,部分地區母樹會開花、結果;走向北山海岸,我們看到了拜「七娘媽」的煮飯花,再前行看到了「鱟」的保育區,告示牌上的期限是二○○○年至二○○四年,「最有學問的魚?」答案就是:鱟,而其實談到「活化石」,也有我們不樂意看到的「蟑螂」。

在海岸邊,我們看到不少的藤壺,這東西現在沒啥用途,不過民國四十幾年的金門,可是把它敲碎,當做肥料的呢!老師要小朋友每人找出十個看起來亮亮的小石子,那就是花岡石的成分│石英,經風化後分解了,石英磚、玻璃都需要它。北山洋樓,處處可見戰爭的蹤影;振威第是一品官振威將軍李光顯的家,為三級古蹟,右後方的泰山石敢當的「石」字多了一點,應是收筆的緣故吧!廣場前的「石輪」可又是另一段歷史!

因戰爭緣故而建的「將軍廟」,訪問項目可以是:建廟時間、初建、修廟時間?建廟緣由為何?如果把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的戰場畫出來,將軍廟占最多處,有的是農夫黎田,黎到骨頭就地掩埋;有的是某人身體不好問童乩,因得罪某物而建廟,祂們多半穿軍服、拿步槍。

金門的「石蚵」以金寧鄉最多,金寧鄉的南山、北山也是列入國家公園範圍的聚落,但相較於其他聚落,它殘破多了,被炸彈打過的痕跡清晰可見,古寧頭戰役不是遠近皆知嗎?南山,正是以前的砲兵部隊所在,因而中共也集中火力攻打。

(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