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札記》我也是「解說大使」
高粱、花生、一條根是金門的經濟作物。隨著老師解說的照片來到了「后沙」,開始了許百萬(許盛)的故事,因為年紀輕,家貧又會吃,人家想害他,拿東西毒他,在廟裡睡覺的他,因口渴而隨口喝掉花瓶中的水,慢慢睡著;嬸嬸鼓勵高頭大馬的他去當兵,做鞋子給他,讓他從軍去;他當「掌旗官」,敗退之際,鞋子掉了,因此往前衝去「找鞋」,部屬看了跟著衝,結果這仗因這「福將」而打了勝仗;軍隊的人想陷害他,正值某縣太爺死,推薦他去,途中見一風水先生,風水先生說他當縣官恐有「血光之災」,建議他進縣衙時「背著」走進去,此時縣衙灶牆一怪物走出來,急忙之下,他將「朱筆」丟過去,接著牆倒,現出九十九萬兩,公門再給一萬兩,總合一百萬。
談到「匾額」,又是一門學問,古時送匾額給人,得要身份一樣或身份高的送,否則會被以為是在拍馬屁。古時候的考試制度實不簡單,由秀才、舉人、貢士、進士而狀元、榜眼、探花,先會考,到同安縣考,到福建省政府考,到京城考,然後殿試:朝廷用宮,皇帝欽點,第一甲、第二甲、第三甲:::,第二甲第一名(或為第四名)為傳臚,第一甲│進士及第,第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后湖許獬,即為會試第一名的「會元」,可惜皇帝欽點時成了第四名傳臚,因名字關係,實在冤枉!「獬」身上有很多動物和危險物:犬、牛、角、刀,許氏子孫乾脆將燈號寫為「會元傳臚」,金城鎮的總兵署,即為許獬讀書的地方。
許獬,明朝人,與金城的「觀音亭」有那麼一段因緣,相傳許獬未當官時,神明已看出他將來會不會當官,知道廟必定要經過許獬的庇蔭;許獬經過時,觀音起來致意;觀音喜吃糖果,善男信女拜完總得留一些,因而有人開始抱怨,許獬聽說若拜完不留會「被捉弄」;許獬某日來到,觀音要起來迎接,許獬說:「你在這裡要興,要惦惦仔興!」所以我們看到的觀音造型不太一樣│「要站起來的樣子」。
葉老師發明了「搏狀元餅」,用六顆骰子就可以玩古代考試制度的學歷,學起來後就對於不易懂的進階有概念。莊姓有個「御墨錦繡」的傳奇:莊某某,賣豬肉維生,但有一物絕不賣,那就是「豬肝」,孝順的他要留給父母吃,除非家中多了,或父母覺得有人比他們更需要。某日,一地理師來和父母談,地理師以身試法,一人死去,他將自己裝入棺木中,而奇怪的是棺木常被搬至某處,這次也是如此,所以告訴莊姓父母將祖先埋在此地,會出人丁,陪皇子讀書,日後果真應驗,於是皇帝將「鬼仔山」改為「錦繡山」。
「世界六桂宗親大會」剛在金門會師不久,洪、翁、龔、方、江、汪也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翁姓某人為避遺害,於是六個兄弟分別改姓,後來在不同時代成為進士。拜訪神明的家時,有所謂的「角頭廟」,非全村拜的廟;神農氏嘗百草,所以是黑臉。來到有二、三百年歷史的「雙鯉古地」,其實是驚奇處處,雙鯉迎珠輝生佳里,古龍蟠鎮福在寧鄉;廟前雙鯉湖光映照忠肝義膽,境內三村香火仰酬帝德神恩,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的雙鯉古地有著歷史的痕跡,也有著新生的喜氣。屋簷右上方的八字圭、脊墜、山牆,讓人可以佇足許久,吉祥物趨邪祈福、美觀大方,「雲」象徵水,古時農田需要水,亦象徵神仙住的地方,而八字,是因燕尾的尖處會讓人不安,於是稍作改變。
雙鯉古地位處「蓮花穴」,古時王船進的時候,常常帶來災難,某年六月二十二日,王船又進雙鯉湖,透過聽字的翻譯:宮「保佑」說:今天是我生日,我要看子弟操兵。於是南山、北山的居民互丟石頭,王爺不高興,來散播瘟疫被趕出,關聖帝君說:自取其辱!所以送王船,也送瘟疫;第二年,王船又來,居民又丟石頭,第三年,居民自己互丟,王船也就不來了,居民們丟得頭破血流,用泥土糊一糊就止血,晚上,南北山的居民又一起喝酒了,所以外人說「古寧頭番」,未必吧!也許是當時解決困難的方法。
保靈殿供奉「大道公」,即保生大帝,為中國醫藥之神,祂醫了龍的雙眼,治療虎的病,虎為感恩圖報,所以自願成為大道公的坐騎。「水尾塔」的最頂層刻有四字佛、法、僧、寶,寶面向村落,有其特殊意義。
金寧鄉有全金門最高的風獅爺,約三百八十五公分,位於安岐,其他村落也有造型不同的「鎮風之神」,榜林、東洲、后盤山,后湖的是一百九十八公分,我們笑稱說:可以去打籃球了!。其實,用心看、用心體會,我們會發現不管自然、人文,裡頭都很有「解說」的內容及效果,讓我們這群解說大使齊為金門的各鄉鎮而盡一份心力,慢慢的,我們會更發現金門之美!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