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傳說》護佑島民的圖像
─金門民間辟邪物
昔往金門物資缺乏,普通人家想蓋一間新房子,必經二、三代的勤儉,錙銖粒積才行,而且建築材料大都運自內地。故建屋必求天時、地理、人事配合得宜,以期「人丁興旺、富貴昌盛」。人們深怕房屋蓋成後始發覺「犯沖」,或住進去後累見疾病、糾紛:::等凶事,則以住宅不安,故以辟邪物加以厭勝禳解。另昔往島上多風沙,為防風沙,亦有以厭勝物鎮之者。
再則,金門地處戰地,自古以來即為兵家之地,戰爭為島民帶來災難,戰役冤死、亡魂眾多,故民間利用辟邪物的設置來祈福驅邪。
金門辟邪物可謂種類繁多,筆者就以常見者臚列略敘於下:
照牆:主要是抵擋路沖、宅沖等風水惡勢,再則尚可阻隔強風之作用。
八卦圖:以四方形平正紅磚或木板,上畫八封,嵌掛於大門門楣之上或牆上,因八卦出於伏羲、文王聖人之手,故可鎮宅驅邪。
倒照鏡:昔用銅鏡,今用玻璃水銀鏡,據說有反射邪穢之功用。
石敢當:石敢當最常見,大多用以鎮巷路之沖煞,有石刻、磚刻,也有直接寫於水泥牆上的,有簡單只刻「石敢當」三個字。
金門各村里居宅,皆比鄰而建,鱗次櫛比,故左右鄰屋自然形成巷道,若有一屋牆壁突出其間,俗稱塞巷或沖巷,會犯沖路神風煞,至居宅不安,必需有以抵擋,使居宅住了安寧,乃於當巷之處壁間立石,上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用以厭伏制勝。
風獅爺:金門因地理環境特殊,自來苦風苦盜,尤其明清以降,海寇疫災史不絕書,加以鄭氏據島伐木造船,大壞水土,村落常有一夕之間屋宅遭風沙掩埋者,故觀察金門聚落之厭勝十有八、九與鎮風煞、防沙有關。「風獅爺」大都設立於村落之溝隙路口(風口或路沖處),以之鎮風。
風制石:民間訛稱「皇帝石」,立於村口巷道四面擋風處。
水尾塔:立於河湖容易氾濫之處,說是可以鎮水。
石塔:在烈嶼黃埔村海口,佇立一石塔。旨在阻擋東北風之侵入。
蚩尤像:一般民宅的屋脊上會有一高六、七寸,頭盔擐甲、騎怪獸、執彎、狀甚威武的陶塑像即是。相傳遠古時候,黃帝與蚩尤作戰,被黃帝戰敗,其下屬之妖邪四散匿居,並時而出來侵擾地方,黃帝乃畫蚩尤像以稱安天下,故民間就把它來作厭勝物。
風雞咬令箭:金門村落中以雞為厭勝較著者為安岐村口之「風雞咬令箭」,其外形下為方塊立體,往上漸呈方錐,四面圖繪有雞口咬一令箭之形,其上並有八卦圖,其作用為鎮風、驅邪制煞。其他以雞為厭勝者大都見於烈嶼各村落,如東坑、西方、南塘、湖下、九宮、黃厝,設置於村口或屋頂。
北風爺:在烈嶼西方往后宅的公路旁,豎立一尊「北風爺」,用來護風水及鎮風煞。
其他辟邪物如:虎頭牌、賜福牌、一善牌、剪刀、仙人掌、麒麟花:::等均是常見的厭勝物。綜觀民間設置辟邪物所寄予的功效有以下幾項:
一、避邪:防範鬼魅入侵,佑護住宅平安。如八卦、剪刀、鏡與各種符咒為一般民間所採設。
二、鎮煞:對邪物惡煞的鎮壓,如風獅爺設置,乃藉猛獸塑像來制惡煞。
三、止沖:照牆及剪鏡均有阻擋與反制的效用。
四、制風:自古惡風、煞氣和邪魅常是共生的。民間設石敢當、風雞、水尾塔,均有「制風煞」之功用。
五、防災:民間認為災害乃是邪魅所帶來的,故以風獅爺、石敢當來鎮安。
民間辟邪物是護佑島民的心靈圖像,它有:撫慰常民心靈,移轉困頓恐懼,與反制環境阻力之替代作用。
金門先民面對大自然及生活環境之無情,其求福避禍,趨吉避凶之心尤甚,人文與自然因素交織成金門豐富之民間信仰,厭勝形成了與生活密不可分之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