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碉堡管理員手記(二)
在金門碉堡藝術展各個展點中,由于長寮重劃區的展點比較特殊,所以打從在長寮兒童展上班的第一天開始,課長許能麗就允諾要蓋一個前線指揮部給我們,在我們日日盼望的兩個月之後,終於有了消息,十一月十六日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我們長寮重劃區的前線指揮部終於落成了。真漂亮,是一個迷彩鐵皮屋,長二米,寬一點五米,三面都有窗,裡面有一張桌子和椅子,雖然不是很大,我覺得已經很好了,比之前兩個多月來的風裡來、雨裡去,好了不知幾萬倍,現在終於有了一個遮風、遮塵、避雨、避寒的地方,讓我覺得很知足了。之前常常有客人會問我:「這裡有蓋參觀戳章?」我總會熱情的說:「有啊,你要蓋嗎?在那裡!」客人看著周圍十四個分散的兒童展作品,又看看我,問道。我想,客人的意思應該是說,這裡是不是跟其他展點的碉堡一樣,每個碉堡都有工作人員在蓋戳章,不知要往哪裡去,而不可能想到蓋戳章會在我身上。因為B區範圍很大,一個人在露天站著上班,沒注意看我的工作證,客人還當我也是遊客。所以現在有了這個工作站,客人應該再也不會不知所措該往兒童展中的哪個堡找人蓋戳章了,也不會再把我當遊客了吧。
這個星期二我輪調到慈湖三角堡上班,內心忽喜忽憂。喜的是我終於可以一睹大陸藝術家汪建偉的軟目標和沈遠的喇叭茶的作品,那是我一直以來的祈盼。因為從開幕至今我都沒有機會進去好好觀賞作品,只在培訓期從外面看,(當時人很多又不能進去,裡面還在趕施工。)憂的是不知要怎麼解說比較好,雖說前幾天就開始做功課,可是真的要上陣了,又有點擔心,「加油、加油、加油!」我給自己打氣,希望不會漏氣。
初到碉堡,感覺三角堡的鐵門很特別,與其它堡不同,有點像電影裡看到的大型輪船上的鐵門,而慈湖三角堡周圍有護城河,所以碉堡看上去就像一艘船停在那裡休息。進到碉堡,真有點像走迷宮,由於作品的需要,堡內壁周圍都用厚海綿包裹著,在星星點燈的襯托下,路更顯得狹長而神秘,盡頭是機槍堡,這也是十八個參展碉堡中唯一的機步槍堡(林厝古戰場營區、南山排陣地、塔山砲塢參展的碉堡主要是砲陣地和彈藥庫)。
三角堡除了前面說到的有護城河,唯一的機步槍堡外,站在堡上還可欣賞到周圍湖海圍繞的景色,還可看到水頭碼頭、小金門、對岸廈門等,更重要的一點是位於雷區中的碉堡藝術館,這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在堡上還常聽到鳥叫聲,早晚比較多。對了,現在是鸕鶿季,每到下午三、四點,在堡上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鸕鶿在天上列隊表演,整齊有序,很是壯觀;有的成群飛到海邊啄食,從堡上看下去,黑壓壓的一片,吸引了很多人潮在慈堤上觀賞。看著眼前迷人的景色,我覺得應該請大家告訴大家,看金門碉堡藝術展一定要來慈湖三角堡,因為它確實很值得我們看,不僅藝術家的作品,還有碉堡本身的特性以及所處的環境位置的可視性─海、陸、空兼具。這在十八個個展中尤為不同。
時間過得真快,慈湖三角堡四天的輪值將要結束,明天我將又回到長寮兒童展上班。望著三角堡周圍才剛熟悉的一切,真有點依依不捨。下午風還真有點大,天氣變冷,站在堡頂上四面通風的小碉堡內,風冷颼颼的灌進來,讓我好不自在,無意間看見喇叭茶平板上的椅子有點亂,忙過去把它整理好,忽然間覺得風停了,也不覺得冷了,不對呀,怎麼前面的樹還在一直飄,風聲也很大,我怎麼就沒感覺,原來這時候我是站在大喇叭內伸出平板的尾端,大喇叭正好順著風向放置,所以在大喇叭內好溫暖,有那種刀槍不入的感覺。這個大喇叭也是世界上僅存的獨一無二的軍事廣播大喇叭,不過,它是仿大陸離金門最近的大嶝島上保存的世界最大的軍事廣播喇叭重造的,是大陸旅法裝置藝術家沈遠的作品,可能藝術家早有見地,知道堡上冬天東北季風一定很大也很冷,所以特地造了一個大喇叭讓我們在風大時暫避一下,免受風寒之苦吧!
隨著工作漸漸的步上軌道,碉堡展已快接近尾聲了,很多聲音都在問,展期結束後,這些碉堡怎麼辦,這些作品呢?特別是兒童展部份,展期結束後還能保留吧,我真的很想回答。可是,真的能嗎?面對眾人關心的眼睛,我心裡覺得很溫暖,還有這麼多熱心人和我一樣關注著金門碉堡藝術館的前途,並且還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大家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熱愛的這片土地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