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仙洲鳥語》吃魚的鳥類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玉鳳。
點閱率:525
字型大小:

下面介紹吃魚鳥類的一些常識:

魚鷹這鳥很特別,全世界只有這魚鷹為一科一種,外型上,牠的嘴型似猛禽,虹膜為紅色,胸有斑,呈暗色,頭部為藍色,耳羽地方暗色,眼先地方也是暗色,但是牠沒有過眼線,眉斑等這些紋路,背到尾羽都是黑褐色,三角形的翼羽有點暗色,翼下覆羽的邊緣,腹到脅、腋整個為白色。魚鷹的翅膀在猛禽中是屬於較狹長型的,牠少利用上空氣流在空中盤旋,要抓魚時,通常在較接近水域的地方,利用翅膀在那邊振翅。其腳有趾狀突起,因魚滑溜,這突起可抓住魚不會滑走,爪子很深,會直接穿過魚體,曾有人見過牠因抓到的魚很大,本身不夠力量而飛不起來後掉在水面上,不死心的牠會再度起飛,若果魚太重,又腳趾穿入魚體太深時,魚鷹會被托下水而遭溺斃。大部分的猛禽其爪子是可以伸縮的,像貓爪一樣可放開,外趾可以反轉而把魚扣住,得以捕食成功。魚鷹為單獨出現的捕魚高手,有時你可瞧見,抓到魚的去趕走沒抓到魚的有趣景象,抓到魚後,牠會選擇安靜、高處、沒人干擾的地方慢慢吃。

同樣吃魚的鳥種有斑魚狗,牠很聰明,身長不超過10公分的牠,捕捉魚身纖細的小魚來吃,對於寬扁的魚就不捉,曾見牠捉到嘴尖長的水尖魚,連嘴長魚身有15公分長左右,牠捉到後吞不下去,就採取將身體一直甩動,和旁邊枝條磨擦,想盡辦法的把魚嘴弄斷,以利吞食,牠的腳已退化,基本上不走路,在空中定點飛翔,發現魚時直接衝入水裡吃魚,牠為海陸兩棲,除吃魚外,金龜子類的昆蟲也吃,生活適應棲地的範圍很大。

翠鳥吃法和斑魚狗不同,翠鳥通常會站在枝條上面,或岸邊衝下距岸邊兩公尺的水面捉魚,捉到後再回到原位吃食,牠專吃小型蝦、魚等,腳不用來走路但是可站立,不在岸邊走動,牠的嘴巴寬大,以利吃魚等,另一種台灣鳥友慕名來金觀賞的是黑頭翡翠,牠的數量較少,在金沙水庫溪口兩岸的岩邊,在潮間帶退潮時來覓食,牠主要是吃彈塗魚、螃蟹等潮間帶的一些生物,覓食時通常停在高點飛起低空往下望,把魚用嘴巴叼起,再回到石頭上吃,和前面提到的兩種翡翠不同,所以我們常可見到黑頭翡翠的嘴、頭會有很多汙泥,這表示牠的飛行技巧很好。牠是空中定點捕捉,故其翅膀圓、寬很適合短距離飛翔滑行。

鸕鶿的嘴有牙齒,這是鳥類中不常見的,一般鳥通常有切割緣,沒有牙齒,因一般是用吞食而不用咬的,鸕鶿的牙齒主要是協助牠捉魚,覓食的方式有下列兩種,一種是小群的鸕鶿捕捉躲藏在水草旁的魚,小群來包圍後,再潛到2到3公尺深的水域捕捉。一種是在外海覓食,為成群結隊像打網一樣,所有的鸕鶿都下水,輪留交替往前翻滾,以其體型,一天吃2百到3百克重的魚2條就夠了,牠們約花一至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覓食,其餘的時間用來休息和旅遊,在下午5、6點回巢前,再稍微補充覓食一下,就結束一天的活動,在外海你可發現牠們在蚵架上的保麗龍漂浮物上休息,偶而洗個澡,大力拍動翅膀運動一下,真是得意的很。

小鷿鷈,是種一輩子都生活在水裡,從沒離開,連晚上睡覺都在水面的鳥,唯一離水面是繁殖時,牠的腳站在鳥巢上,巢是用藻類的草築成,遇到敵人時,會銜草將巢蓋住,然後站立其上,一付沒事樣,也會有警戒展示的動作。牠的腳是蹼狀趾外,但分開,和鴨子不同,一片片分開半蹼狀,這構造有利於牠在水裏覓食,可像蚊子一樣鑽動,非常快,可以追魚,除蹼狀趾外,牠的腳長得很靠近屁股,走路像企鵝樣,很滑稽,在岸邊走路會被攻擊,演化上不方便其走路。其亞成鳥屬於早熟性,一破殼就跟隨媽媽,坐在媽媽背上,載浮載沉的到處跑,有時媽媽會在不遠處築個小巢讓小鷿鷈偶而在巢中休息,覓到食物再送去餵小寶寶,若無天敵時,牠們則會回老巢休息,食物以小魚蝦或水生植物為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