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到總統府
三個孩子中,老大和老二學過溜冰,是時下最流行、大家耳熟能詳的「直排輪」,他們在國小階段進入溜冰領域,從此樂在其中,老二溜得尤其好,可說是小小溜冰隊伍中,溜得最好的一個,曾經在其就讀學校─大勇國小,有過一次精采的演出,博得全校兩千多位師生的加油喝采。數年前搬回金門,心愛的溜冰鞋是行囊中要項之一,卻不知遠離了教練、遠離了那群溜冰伙伴,周遭且未有溜冰風氣,也就聽由溜冰鞋「變小」而束諸高閣,不復溫享溜冰樂趣。
雖是如此,我仍難以忘懷凜冽寒冬中那一夜,他們兄弟跟隨長長的溜冰隊伍,從中壢一路直溜總統府,參加隔天一早莊嚴肅穆的元旦升旗典禮之寶貴記憶。
當然,那時候的總統府,儘管政黨已經輪替,仍是令人景仰的總統府,不是經歷今年總統大選,又是槍擊案疑雲,又是抗議靜坐,又是拒馬圍籬,紛紛擾擾,好似一個是非之地。
孩子初學溜冰,完全託學校教務羅主任之福,羅主任認識一溜冰金牌教練,想請他教女兒溜冰,但擔心單獨學習,缺乏興趣,乃詢問同仁是否願意讓孩子學溜冰。這是一項正當、健康、訓練平衡感極佳的運動,立即獲得響應,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日供應學校棒球隊各項器材的體育用品社,到校展示了數種溜冰鞋款式,價格三、五仟元不等,和萬客隆出售每雙九百九十元的溜冰鞋,有不同的質感。
從此,週三下午,學校在原有的籃球隊、棒球隊、跆拳道等社團之外,又多了溜冰活動,這項溜冰活動,起初只有教職員工子女學習,後因有家長詢問,乃開放提供家長選擇,全盛時期學生多達五、六十人,邱教練還找了助手來幫忙,以中、低年級男生居多、女生較少,羅主任的女兒後來也沒學了,舖路的人造福的反而是我們 。
台灣週三下午的校園,是生龍活虎的,有些隊伍是學校儲備選手,由指導老師長期培訓;有些隊伍外聘教練,由家長、學生自由報名參加,酌收費用,溜冰即屬後者,各項活動開始時間不一,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也不一,有些家長甚且全程參與,週三下午!不僅生氣蓬勃,更好似個親職教育日,熱鬧極了。
邱教練沒有固定職業,不過因為溜冰溜得好,很多學校聘請他協助訓練社團,在校園一帶頗具知名度,因此也不乏「生意上門」,他為人直爽風趣,常與家長說說笑笑,學生參加外面溜冰活動,家長自動幫他載送學生,有時也準備餐點;他是屬於「體育人」、一種心胸寬大、不拘小節類型的。訓練溜冰,初始是嚴厲的,常聽他大聲責罵學生,等上軌道了,就和學生玩在一塊兒,有時是你追我逐,有時是「老鷹抓小雞」,這些遊戲自然都是穿著溜冰鞋進行的,有些溜冰動作,在我看來,存在有一點點危險性,但邱教練從不為了「自我保護」而禁止孩子做這、做那,他教導並允許孩子做一些挑戰性的嘗試,當然,全副武裝、裝備齊全─頭盔,手肘、手指護套,護膝等,總要確實檢查,才允許上路。大人們,或家長、或老師,邊聊天邊看孩子盡情玩耍,也是一種享受哩!
那是個充滿孩童歡笑聲的午后!
「恆心、毅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運動何嘗不是,週三下午的溜冰活動,總有學生退出,有學生加入,大約就維持在二、三十人了,各種才藝學習,如鋼琴、美語、畫圖、多元數學等,分占著孩童課後時間,甚且不夠分配,溜冰只是他們眾多選項之一,但我始終堅信,孩子成長路上,身心均衡發展重於一切,運動不僅促使孩子身體強健,更刺激大腦靈活思考,因此,孩子學溜冰,總有我一貫的支持與陪伴。
接著,邱教練將足下功夫相當了得的溜冰老手,組成「曲棍球隊」,他們週三下午已足以協助邱教練帶溜冰新手,週六早上,就由邱教練帶到建德國小玩曲棍球,建德國小和對面的福豐國中,都是新成立學校,校舍頗具現代化,選在建德國小那大大的川堂玩曲棍球,乃著眼於現成的硬體構造,可以減少每一次使用前的場地佈置,邱教練也「隸屬」建德和福豐,才有使用場地的便利性,福豐國中還撥給邱教練一間教室,方便他發展溜冰活動及陳設溜冰器材呢!
在臺灣,孩子的活動,家長參與性極高,週六一早,各個家庭就將自家孩子載到福豐國中,先到二樓溜冰教室,換裝穿戴全套配備,玩曲棍球的配備是比溜冰的要繁複多了,簡直從頭裹到腳,乍看像個機器人,看了令人發笑。所謂「曲棍球」,顧名思義,以長長的曲棍擊球,射入對方球門的得分,這個活動,不管是攻、是守,或守門員都是穿著溜冰鞋擊球和防衛,這是一支結合國中、國小的曲棍隊伍,平常分成兩隊互打練習,遇有外面觀摩或比賽,邱教練總知道訊息而先行報名,然後再告訴學員加緊練習。
事實上,他們參加團體賽的次數不多,成績且差強人意,可能與他們只是利用課餘時間練習,選手往往無法到得齊全有關,倒是參加個人賽及幾次大型溜冰活動,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前進總統府那一次。
個人賽通常在桃園市陽明公園舉行,旁邊的陽明社區,就是當年興建中正國際機場,蔣總統經國先生指示將原住戶搬遷安頓於此。個人賽報名以年段做為區隔,有些年段報名踴躍,要爭取前六名極不容易,有些年段報名人數少,輕輕鬆鬆就能拿到獎項,我的二兒子溜冰速度比大兒子快,但那一次,大兒子抱了個第五名回家,二兒子反而「摃龜」。
曾經,由教練帶隊,搭乘遊覽車到台北參加馬拉松溜冰,配合當天隊伍行經路線,還實施交通管制,整條馬路全是溜冰人潮,由於參加人數眾多,溜冰的孩子速度無法太快,讓半走半跑的家長總算跟得上,活動的終點站是台北市政府,在那裡有摸彩活動,第一次看見台北市長馬英九,英俊挺拔,佛說:「人不因出身而尊貴,是因行為而尊貴」,今日耀眼的政治明星,將因何者何尊貴,不得而知。也看到了時任體委會主委的趙麗雲女士,他們同聲嘉勉人們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孩子們圍著請趙女士在T恤上簽名,我說,我們來自桃園,她說,她的媽媽住在中壢:::。
「溜冰到總統府」,這真是破天荒,孩子分屬國小中、高年級,有沒有足夠的體力在深夜,一路從中壢溜到台北,我有些猶豫,卻也躍躍欲試,我的鄰居給了我不少勇氣,她的孩子比我的還小,其中一個甚且是女孩,但她義無反顧,未加躊躇即報了名,增強我參加的意念。
老公未可置信的反問:「你們真要參加嗎?」
是的,已經報名了,不能失信於人。
教練告訴大家行程,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十點準時從中壢體育館出發,預計六點以前到達總統府,參加元旦升旗典禮,在這之前,在楊梅鎮有一場溜冰表演,因此,他要我們七點在校門口集口。
當天晚餐,吃得早,且吃得豐盛,總想孩子從食物中可以獲取多一些能量,因是冬天,手套、圍巾、帽子,一應俱全,大家搭乘教練的箱型車到達楊梅─一個我不曾到過的城鎮,孩子聽從教練指揮,在眾人圍觀下,做交叉前進、後退、跳躍等溜冰演出,主辦單位送他們T恤,背後印有活動名稱及鄉鎮名,我總忍不住想起從前行走江湖的馬戲團,心裡一直想笑。
時間接近十點,聚集在中壢體育館的溜冰隊伍愈來愈多,領隊自然是平日指導他們的教練,教練彼此間在行前一定經過協商取得共識,並推出總領隊,這些幕後工作都不是我們必須了解的,當晚,只要依自己教練之規定,注意安全、不脫離隊伍、按順序前行,整體隊伍就會是協調而一致的。將孩子交給教練,家長們就上了停靠在旁的遊覽車,大約有四、五部,但都開得很慢,始終保持在溜冰隊伍的後面,以備孩子體力不支或不想溜,隨時可以上車,事實上,孩子既報名參加,便多具有挑戰精神,尤其,綿延數百公尺的溜冰隊伍,浩浩蕩蕩,更強化他們「見賢思齊」、「輸人不輸陣」的決心,途中,只在龜山下坡路段,因考慮到安全性,由教練帶隊集體上車,其餘便都是溜冰前行了。
到達台北博愛路約凌晨四點,在那裡有摸彩活動,五點多到總統府前廣場等候,六點整準時參加元旦升旗典禮,由陳、呂正副總統主持。
典禮結束,步行在重慶南路上,看到了呂副總統,濃妝,臉上保持著笑容,正有一老伯牽著腳踏車欲過馬路,可能擋到副總統前行,隨扈人員立即上前阻止,副總統經過老伯旁邊,露出歉然一笑,和隨扈相比,她謙和多了。
回程,遊覽車上,溜冰的孩子,個個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