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砌在防空洞牆角的墓碑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其祥。
點閱率:696
字型大小:

此外在前水頭「前面山」的「中路」、「後田仔」、「後田仔頂」、「海尾」等地段分別有連續十數坵的田地,這些都購置於李姓或黃姓;另外鄉裏內亦有向黃姓購買的田地,如今「蔡厝」住宅後面數坵的田地、前水頭門牌七十四號前地籍號列山字6518─1號、關帝宮(又稱金水寺)邊地籍號列山字6483─2號等。所有田地由子孫自耕或給人種分收,「分收」是家鄉務農的語彙,指地主提供田地,佃農實施耕作並且自行負責播種(秧苗)、施肥、收割及勞務等費用,待作物收成時,依據約定比例分配收穫的作物,分配方式:四股(畦)田的作物,地主分一股,佃農分三股,早期隨父親耕種時,我有參與「分收」的經驗。蔡家的產業在水頭內灣亦有君保祖向他姓氏買下的「海田」,鄉人稱「蚵嘟」,蚵石田有兩坵(區),其位置在「大船路」(洪門港埭前直行)與「滬仔頭」,蚵石數目分別是兩千五百塊及一千五百塊左右,近年水頭商港興建,經丈量補償數十萬元,充作吾族共產。

我從始遷者允能公及妣的神主牌位摘錄「::乾隆辛卯年擇吉修理婆墓,將公婆神主葬婆墓右畔,二壙化作中砌虛堆,豎牌公婆名字::納山川鍾秀永昌百世之吉」,家道豐盈之後,感念先人恩澤,君保祖及祖妣林氏於乾隆辛卯年重修祖父允能祖(以神主牌位替代)及祖母黃氏士官墓,君保祖卒年失記忌辰二月十九日,祖妣林氏卒於乾隆壬寅年三月十九日,享壽七十四歲。

君保祖創下蔡家產業的版圖,擁有商店、海田、山田、宅第數間,今前水頭蔡家的田宅等產業規模皆承襲於此,前水頭蔡氏由「家族」衍生為「宗族」從此開始,經濟力增長生計空間範圍亦隨之擴張,可見君保祖及祖妣是位拓展家業的能人。將前水頭蔡氏家業再發揚光大的是第四代析分四房的四位房祖,每房皆有一棟宅第,血緣聚落發展告一段落,傳統宗族聚落不同姓氏其田宅一定作完整的塊狀空間配置,核心精華地早被先到者佔據了,剩下落腳地當然是聚落的邊陲,蔡姓從一家人繁衍成一族人而稱蔡厝,若非有強大的財力怎能拓展其生計空間!當然那得靠有能力的先人創業,才三代前水頭蔡家就有本事向異姓氏購置田宅,所費不貲呢!無怪乎早期我與父親隨行到田間工作時,遇到黃姓、李姓鄉親總會聽到:「恁(你們)蔡家好父公,祖業很多::」至今我才真懂其意涵。

訪談族老知「安葬南門外海墘尾」所指的是金門城的南門外,約在金門城酒廠的後方靠海處,其童年時曾與長輩們掃墓,只記得是祖墓,後來因戰爭因素,不便祭掃,逐年就遺忘了,今藤蔓菅莽雜樹叢生,尋覓舊地恐更棘手。然而我更好奇的是墓地在「南門外海墘尾」與前水頭中界蔡厝的距離很遠,達數百公斤重的花崗石墓碑,什麼時間又因什麼理由搬運來呢?更何況家鄉習俗將墓碑置於民家是禁忌呀!

從鄉佬口述知防空洞建於四十三年九月三日的「九三炮戰」之後,九三炮戰主要是砲擊水頭碼頭,水頭的船隻(軍艦)和碼頭設施嚴重的損失。此役造成水頭村的沒落,家鄉長輩說:「國軍來時(民國三十八以後),村內各家戶幾乎都有官兵進駐,如康衛部隊、克力強部隊、湯恩伯二十五軍、青年軍、李良榮兵團、胡璉兵團、十九軍、海軍巡防處等,水頭港是海軍的一個基地,海軍巡防處駐紮在這裏;胡璉司令官擴展對港貿易,金門有到香港的航線,貨輪在此停泊,全島的民用物資在這裏裝卸,再轉運各地,那時後浦的商販便時常利用騾馬來到水頭馱運商品。金防部(胡璉兵團指揮部)最初也設在水頭得月樓那棟洋樓,民國三十九年底「怒潮學校」也遷來金水小學。因為司令部的關係,村裏還駐有一支粵華劇團,每一個星期都有表演,有時是演正音(京戲),有時是演話劇,一般都在夜晚演出,從各地蜂擁至的人潮,常將水頭擠得水泄不通;夜晚,這裏還有露天的茶店,阿兵哥都會到茶店聊天、喝茶、啃花生,親民宛如一家,因此水頭的夜晚都非常熱鬧。九三砲戰後,水頭受到重創,整個海軍處撤走(移防料羅),水頭從此沒落」。

九三炮戰之後,軍民大力構工,我在胡璉︽金門憶舊︾讀到:「由於大局急劇逆轉,中央正在播遷,古寧頭戰後的金門,得不到足夠的後勤支援。為了要打敗敵人的再度大舉進犯,構築防禦工事便成為軍隊中的要務。但構工的材料那裏來?金門無樹可砍,不得不借用民間門板,軍民雜處,室無門以分內外,民眾當然發生反感。有的海岸邊已無板可借,便祇有拆毀民屋。軍民之間爭燒草,爭水吃::」。

遍築碉堡工事廣需建材,最後連野外墓碑皆被拆除來使用,族人不忍見此舉,遂自行先拆解,並漏夜扛回祖宅,期待時局平靜再組裝回去,怎知兩岸對峙更加緊繃,連民家亦規定得自行開挖掩蔽體,建造防空洞,拆解門板亦不敷使用,顧不得偷藏墓碑的動機,只好取出當牆基,讓防空洞更為安全穩固,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炮戰」,到一九六○年中共「歡迎」、「歡送」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的「六一七」、「六一九」炮戰,還有「單打雙停」的宣傳彈砲擊,此處成了避難所,庇護吾族平安。

墓碑這一放就五十年,參與者相繼離世,似乎都遺忘了此事,今細數此墓碑亦有二百二十二年歷史,因戰爭,讓ㄧ方墓碑多年來無聲砌在防空洞的牆角,沒有鮮花水果的祭拜,卻默默伴著飽受戰爭驚嚇的親族,看盡戰爭的殘酷。二百二十二年後,我發現了這方墓碑,戰爭過去了,防空洞也早已廢棄,但是「砌在防空洞牆角的墓碑」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