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生平事蹟
據聞鄉賢祠於文革期間遭受破壞,某年族裔在金門海濱發現二方神主牌,仔細一看,竟是黃偉之神主牌,尚完好如初,分別題刻:
「明賜進士出身中順大夫松江知府致仕逸所黃公神位」
「明贈中順大夫鄉賢諱偉公黃先生神位」此事直令村民嘖嘖稱奇,族裔認為是黃偉靈聖所致,今神主牌供奉於後水頭十號黃宅中。
*與黃偉相關的古蹟
??黃偉故宅
黃偉故宅在後水頭,據傳原為三進宅第,門額前有一青草石雕之石匾,寬四尺,高尺許,上鐫「邦伯」二大字,左鐫福建御史立,右鐫嘉靖辛丑冬。︽金門先賢錄︾︿黃逸所品德完人﹀一文云:「傳係黃偉在松江府任上所提拔之門生金貴享,後任福建巡按,於黃偉辭官居鄉時特來謁訪,題『邦伯』匾敬獻,又題『理學正宗』一匾,懸掛於黃偉家廳堂。」嘉靖辛丑係嘉靖二十年(西元1541年),時黃偉已過世三年多,故顯然上述說法有誤,另金賁亨筆誤作金貴享。
據逸叟十四世裔孫黃金墻先生表示,「邦伯」匾原嵌於黃偉故宅第一進門額,惟宅第年久失修而坍毀,最近才翻修落成,原前落之邦伯匾被移置於第三落門額上。「邦伯」之意,據︽辭海︾解釋係指「州牧,為諸國之長,故曰邦伯」黃偉官至知府,乃一府之長,故此邦伯匾乃是黃偉過世後,福建巡按對黃偉之頌讚。
黃偉曾修建汶水黃氏宗祠於後水頭,宗祠亦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神主牌移至黃偉故宅供奉,民國八十八年丹恩颱風時,屋頂塌陷,後牆也倒塌,神主牌只好暫奉於旁的貨櫃內,當中黃偉的神主牌已吞噬嚴重,殘存碑文為「明中順大夫祀鄉賢黃諱偉逸叟公暨恭人 (按:已被啃蝕之文字當為「陳氏神主」四字。)
今後水頭和後浦頭黃氏以「理學正宗」(按「理學正宗」匾,現懸掛在後浦村黃氏家廟中,該家廟最近拆除重建中。)為燈號,即是據黃偉之事蹟而來。
??黃偉墓
黃偉逝世於明嘉靖十七年三月十七日,葬在後水頭村南一處高地上,由太武山一脈而下,形如鳥張翼狀,穴號「飛鴉落田」,墓前有石馬、石虎和石望柱(已圮毀,僅存一小截)各一對,為明代四品官宦墓之規制,墓塚的形式別具特色,整座墓園由石材所構築,渾厚堅實,具有明代石雕藝術風格。
黃偉墓道碑在斗門村郊古官道旁,明代三品官以上方准設置龜跌式之碑座,而黃偉官至知府,僅四品官,設龜跌式之碑座乃是特例,碑文為「中順大夫松江府致仕知府黃公暨安人陳氏墓道」,墓地東北方金沙溪畔有倒地的石碑,碑題為「松江知府致仕逸所黃先生墓表」,碑文大半已磨損,很難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