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故事》永遠的張主任
「慈祥的容顏,親和的笑容」這是我對張春傳主任的印象。我一直尊稱他為「主任」,因為他曾經是大同之家育幼院的主任。我是育幼院的院童,曾經與他相處一陣子,張主任在育幼院的日子裡,對小朋友的付出的和用心,我永遠也忘不了。
猶記得剛到育幼院時,一切都是陌生的人和環境,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抗拒,但很幸運的,當時正是張春傳主任擔任育幼院的大家長,他常常關心我們這群小孩子在院內的生活,像朋友一樣的跟大家聊天,對我們噓寒問暖,提供一個像家一樣溫暖的環境,讓我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那充滿親切的笑容,總讓我感到無限的溫暖。
主任常常勉勵我們要好好唸書,他說貧窮人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別人更努力,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同時,主任也積極地為院童爭取各項福利,訂定獎勵辦法,以公費補助學費,讓我們可以安心的讀完大學。記得在我國中時,當時主任還為考上中興大學的一位大姊姊,籌募了四十多萬元,讓她可以安心的唸書。那時,主任也不忘勉勵我們這群小孩子,一定要向大姊姊學習,認真唸書,考上大學。只要考得上大學,不用怕學雜費沒著落,育幼院是我們永遠的家,一定會扶養我們到可以自立。主任對院童真誠無私的關愛和用心,讓人打從心裡由衷地的敬佩和尊崇。當時我就默默對自己承諾,一定要認真讀書考上大學。
後來,主任離開育幼院到別的單位服務,我們都很不捨,我也未曾忘懷他對我們的期望,也如願的考上了大學,他也為我感到非常高興。他也告訴我要知福惜福,將來學有所長,貢獻社會,以回報國家社會對我們的栽培,就是對育幼院最好的回饋。那時的我,深深感受到有這麼一位關心愛護我的長輩,真是人生一件很大的福氣。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更認真。
剛上大學時,卻得知張主任因結核性腦膜炎住進了榮總。人生地不熟的我,就和姊姊一起到醫院看他。見到他原本壯碩的體態變得消瘦,感到十分的不忍和心疼,想要叫一聲「主任」,卻哽在喉邊叫不出來,反而不爭氣的流出了眼淚,只好走到門邊,濕了眼眶。覺得上天讓這麼好的一個人,受到如此大的折磨真是很不公平。姊姊也教我回家後要常常為他祈禱,他的病就會好。後來,聽說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主任慢慢康復了。又經過不間斷的復健,已經可以不需拐杖自由行走,我真的好高興。
在我上大學的這幾年裡,一直感念張主任當初對我們好,因為有他,我才可以專心安心的唸大學。可是,後來的情形卻似乎隱隱的改變了:一開始請我們健保自付,請上大學的我們馬上將戶口遷離育幼院,讓我們有一種被趕出家門的感覺。接著,又發現學校住宿費一直沒有補助下來,問老師原因,才知因為住宿費沒有和學雜費的單子寫在一塊,所以也沒有補助,想想也沒有辦法爭取,只好多打點工賺點錢貼補。……一大堆事接踵而來,讓我心裡一直隱隱感受到不安。又隱隱聽說育幼院要擬出一份新的方案,新方案裡規定不同時補助大學學雜費,只補助學費,不補助雜費,且有很多申請限制,例如每年要回院義務服務滿五十六小時,取得服務證明,才能申請,……我仍能不能相信,直到去年暑假,惡夢成真,我們馬上收到發佈公文,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更令人感到寒心。連已上大學的我們,應適用於舊法的我們,也必須受到這新法案的規範。打擊真是一件接一件!我不知道耶,也許我年紀還小,我只能想或許大同之家現在財政有困難,才會這樣對待我們。所以只好停掉社團,多打一份工,只是,我不得不再想起國中時,張春傳主任對考上大學的大姊姊,積極籌募學費的那一幕,或許,這永遠只能是個回憶了。
那天,得知張春傳主任在今年的一月十六號,就要光榮退休了,我又記起了以前主任對我們的好。撫今追昔,人事已非,於我,我是有點感傷,可是,對於張主任,我卻是由衷地祝福他,認真做事的主任,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在家享享清閒的日子,我真為他感到高興,並希望張主任的身體越來越好。也要請主任放心,不管遭遇多少挫折,我會謹記您對我們的好,認真的做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