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既熟悉又陌生的節氣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丕華。
點閱率:649
字型大小:

至此,興奮之餘,又是束手無策,不知何以為繼,探索行動暫時擱置,四月三日偕同家人返金祭祖掃墓,聊盡做子孫的一點孝思,順便帶剛上幼稚園的孫子到吾鄉後湖海濱親水、塑沙、「撥沙碎」(孫子的口語是「挖貝殼」),重拾童年綺夢,是一趟多功能的返鄉之旅。(在家鄉一天半,嚐到粥糜、油條、擦餅、蚵仔煎、蚵嗲、魚乾湯,並在觀音亭邊清流叔的店口─旅美鄉彥楊亞獅兄的先尊,等候小獅兄的擦餅皮時,不期而遇到周建南、陳學金、王先森及羅德勝諸兄,雖僅短暫之會,三言兩語,仍屬難得)。

回到台北,仍不放棄尋寶之心,再翻一遍「周禮注疏」,還是沒有新收穫,猛然想起,周禮既有點線索,但「禮記」不知有什麼更多的記載,於是,從「禮記注疏」的「曲禮」開始,「檀弓」、「王制」均無所得。(禮記為孔子弟子集所記一百三十一篇,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疏),及至「月令」,一時視野大開,寶現矣,筆者雖非「苦心人」,但應是「有心人」,暗自慶幸,這一生雖無絲毫成就,但在公務生涯中尚沒有被名利打昏,亦未被擾煩紛爭的漩渦掃到,收入不豐,只在溫飽之餘,卻買了不少的書,以致七十五年因職務調整,離開金門時,十幾箱又笨又重的書籍,虧得好友陳術才、莊友選鼎力協助裝運,林鴻儒董事長盛情由基隆專人專車冒雨運到中和寓所,且直接搬上五樓,恩德隆情,不敢或忘。如今才得能在有所需,有所尋時,從書叢中逐一淘金挖寶,只是仍有「方恨少」之嘆,又是題外話,卻是有所感念與感懷。

禮記卷第十四,月令第六是這樣開頭的:「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民日參中,旦尾中」(註:星辰方位也)「是月也,以立春」,「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返,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立春的時節,是在歲的首月,天子親率文武百官東郊迎春,還要大事犒賞,可見當時朝廷重視與隆重的一般,而孟春正月的自然生態與天候狀況為:「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鷹來」,這就是後世史家在律曆對「立春」與「雨水」的寫照,接著是:「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

仲春二月的記述是:「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注疏:「漢初驚蟄為正月中,雨水為二月節,至在後以來事稍變改,故律曆志云,雨水為正月中,驚蟄為二月節,由氣有參差故也。」原來驚蟄節序在立春後,雨水之前,到漢朝才依氣候變化調整為雨水在前,驚蟄在後。二月的自然生態是春雨下了,桃花要開了,黃鶯啼了,鷹到別的地方覓食去了,斑鳩來了。到了二月下半月是春分的節氣,禮記這樣描述:「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感動,啟戶始出。」

季春三月是清明穀雨,「相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于桑」。(注:鴽為鵪鶉)。

進入初夏四月是立夏小滿:「是月也,以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瓜秀。」仲夏五月,芒種夏至:「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生死分」「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季夏六月為大小暑:「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為螢」。「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五)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